/林盛

2013年11月28日,省委十三屆四次全會在省人民大會堂舉行。
全面深化改革是大勢所趨。縱觀國內,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引領下,中華大地處處涌動著全面深化改革的熱潮。浙江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必須更高地舉起改革開放的旗幟,扎實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各項工作,以“干在實處”的成效,更好地落實“走在前列”的要求。
歷經35年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歷程,站在歷史新起點上的浙江,開啟全面深化改革新的偉大征程。前不久結束的省委十三屆四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浙江省委關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再創體制機制新優勢的決定》,為全面深化改革吹響了巨聲號角、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明確的時間表、清晰的線路圖、堅定的新目標、扎實的新舉措。一張代表著全省人民新期待的改革藍圖,將徐徐展開:
著眼于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最大限度激發民間活力,推動民營經濟新飛躍;
著眼于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以“五水共治”(污水、洪水、澇水、供水、節水)為突破口,倒逼轉型升級;
著眼于培育開放型經濟新優勢,抓住國家加快自貿區建設和擴大內陸沿邊開放等重大契機,提升國際國內合作交流水平;
著眼于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加快縣域經濟向城市(都市區)經濟轉型,率先形成新型城鄉關系;
著眼于推進海洋強省建設,創新海洋產業發展、海洋資源整合和開發、海洋環境保護等體制機制;
著眼于開拓文化發展新境界,加快建設文化強省;
著眼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完善建設法治浙江和平安浙江體制機制;
著眼于建設美麗浙江,強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理念,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機制。

省委書記夏寶龍在省委十三屆四次全會上參加分組討論。
改革的熱情在涌動,改革的共識在凝聚,改革的實踐在升華。《決定》明確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深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浙江的實踐,努力在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走在前列,再創浙江體制機制新優勢。“八個著眼于”的浙江改革路線,對應了中央提出的“六個緊緊圍繞”改革路線圖,并且明確浙江深化改革分步推進時間表,即到2015年,一批改革具體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到2017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基本完成決定提出的改革任務,為到2020年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打下堅實基礎,這同樣對應了中央深化改革的時間表。
實施項目制是推動工作落實的有效手段。全面深化改革,同樣需要采用項目制,以項目為牽引來推動各項改革部署的落實。為此,全會確定了近期重點突破的改革項目。經濟轉型升級方面,建立健全“五水共治”和治污治水、城市治堵、“浙商回歸”、“四邊三化”、“四換三名”、產業集聚區提升、市場主體升級等體制機制,在“三改一拆”基礎上推進“無違建縣”創建,健全創新型省份建設體制機制,創新主體功能區建設體制機制,建立健全加快縣域經濟向城市(都市區)經濟轉型的體制機制。
實施改革試點方面,健全推進“四大國家戰略舉措”的體制機制;深化嘉善縣域科學發展示范點建設;積極推進國家有關部門在我省開展的各類專項試點;加快杭州市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自主創新示范區、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和全國文化創意產業中心建設;深化寧波對外開放綜合配套改革,推進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等改革試點,打造國際貿易中心城市;積極推進紹興市柯橋區企業投資項目高效審批試點、海寧市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試點等工作;繼續推進麗水市農村金融改革、臺州市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創新等改革試點;支持湖州爭創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謀劃開化等縣生態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
全會還對政府職能轉變、法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作風建設等方面提出了近期重點突破的改革項目。
實干精神是治家之寶、發家之寶、傳家之寶,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坐而論道不如干出實效。全會強調,全省各級各部門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靠實干強實力、靠實干創實績、靠實干求實效的良好工作局面。堅持責任制保證、項目化推進、創造性落實,堅持抓具體、具體抓,咬定目標,急而不躁,塌下心來琢磨事,齊心協力想實招,一件一件抓落實,一步一個腳印向前推,確保各個改革項目善作善成、取得實效。
全面深化改革是人心所向。過去35年,浙江人民領風氣之先,得改革之惠,喝到了“第一口水”,掘到了“第一桶金”。現在,不僅要繼續“致富”,還要不斷提高生活品質,增強幸福感,這就要治水、治氣、治堵,還要治懶、治奢、治臃。過去的改革,重點是打破傳統體制束縛,人們在改革中普遍受益。現在的改革,牽涉利益格局調整,要觸動一些人的“奶酪”,必然會受到既得利益集團的重重阻撓。
要順應民意,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和膽識,打好全面深化改革這場攻堅戰,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全會指出,為切實加強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省委成立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省改革的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建立省領導牽頭負責機制,有效落實重大改革事項。省人大常委會要通過法定程序,作出促進改革創新的決定。省政府要制定有關改革實施方案,并抓好組織實施。省政協要積極為全面深化改革建言獻策,加強對改革措施落實情況的民主監督。
全面深化改革,對干部隊伍自身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改革者要有英雄氣,要有擔當力,要有創造力,要有執行力。全會指出,要圍繞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目標,更加注重干部隊伍能力建設,不斷提高調查研究的能力、開拓創新的能力、攻堅克難的能力、依法辦事的能力和公共服務的能力,努力造就一支數量龐大的、高素質的“獅子型”干部隊伍。
改革再出發號角已經吹響,我們必須堅定信心、增強勇氣,牢固樹立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橫下一個決心、殺出一條血路,大膽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奮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切實跳出條條框框的限制,著力克服部門利益的掣肘,以自我革新的氣度和胸襟,堅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實現改革紅利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