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興宇
河南省焦作市藝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4540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之一,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并且其發病率在逐年增加。當前15 周歲以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已經超過了3%,每年有100 萬以上的人口死于該病,500 萬-1000 萬的人口致殘[1]。通常隨著患者病程的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癥狀會逐漸加重并且不可逆轉,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質量[2]。近些年來隨著人們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認識的不斷提高,社區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預防及控制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對我院附近社區的7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存質量以及社會支持情況進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夠進一步推進社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預防、控制及治療。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一般資料:通過便利抽樣法從我院附近的社區中抽取了已被確診、病情處于穩定期以及可以順利完成相關溝通交流并且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的74 例社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全部患者均依照慢性診斷學肺疾病的臨床診斷標準被確診。其中,排除存在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排除肢體存在殘障的患者,排除其他不適宜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
研究方法:利用本院自制的調查問卷對74 例患者的生存質量以及社會支持狀況進行調查研究,調查的內容主要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職業、受教育程度、婚姻情況以及患者的肺功能狀況等基本信息;另外利用生存質量測評表對患者的生存質量進行檢測評估。該生存質量測評表主要包括4 個因子: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狀況,其中又細分為13 項條目;患者的社會活動狀況,其中又細分為7 項條目;抑郁心理,共包含8 項具體條目;焦慮性心理,共包含7 項具體條目,各項的評分均為1 -4 分,生存質量隨著得分的升高而降低,總分為各項評分的累加和,介于35 -140分之間。患者的社會支持狀況通過社會支持評定量表進行評分,評價項目主要包括主觀支持情況,共包含4 項條目;客觀支持情況,共包含3 項條目以及對支持的利用情況,共包含3 項條目,各項的評分同樣為1 -4 分,社會支持隨著得分的增加而變優。調查問卷主要由患者完成,研究人員負責向填寫者解釋填寫的相關要求及方法并幫助存在視力障礙等存在困難的患者完成問卷。
數據處理:運用統計學方法借助SPSS 14.0 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并通過Pearson 方法對數據進行相關性分析。
患者的基礎信息和肺功能狀況:通過調查可知,患者的年齡介于35 -83 歲之間,其中,男性患者45 例,占60.81%,女性患者29 例,占39.19%;文盲患者共有17 例,占22.97%,小學文化程度13 例,占17.57%,中學文化程度29 例,占39.19%,中學以上文化程度12 例,占16.21%;已婚患者59 例,占79.73%,喪偶患者13 例,占17.57%;工人身份的患者38 例,占51.35%,干部身份的患者17 例,占22.97%,農民身份的患者7 例,占9.46%,無業患者共12 例,占16.21%。74 例患者中,最近12 個月內進行過肺功能檢查的患者共有12 例,占16.21%,其中輕度患者共有3 例,占25.00%,中度和重度患者分別有4 例,各占33.33%,極重患者共有1 例,占8.33%。
生存質量以及社會支持情況調查結果:經過調查,74 例患者的生存質量評分平均分為74.84 分,患者的社會支持總分為34.88 分,具體的生存質量及社會支持評分結果,見表1。

表1 74 例患者的生存質量及社會支持評分
社會支持情況及其生存質量之間的關系,見表2。
通過表中數據可知,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社會活動狀況分子較高,由此可知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社會活動狀況較差,患者的社會支持以及患者的生存質量、生活能力以及活動狀況之間為反相關的關系(P <0.05)。
生存質量及社會支持:患者的生存質量主要是指患者的生理狀況、心理精神情況以及社會活動情況等的感受情況以及對這些指標的滿意情況,具體包括患者的軀體健康狀況、社會適應能力及其心理情感等方面的感受狀況。患者的生存質量是衡量患者的病情狀況、治療效果以及預后效果的關鍵指標。通過本組研究數據可知,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評分最低,其次為其社會活動情況,筆者分析這同患者的營養不良、體重情況、呼吸困難等原因造成患者的生活能力受到約束而使得患者的社會活動頻率降低而引起的。通過本研究還可以看出患者缺乏對其肺功能進行自主監測的認識。社區護理人員應當注重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監測認識,這對于肺部疾病的防控以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另外,護理人員還應當提高患者的體育鍛煉意識,積極改善患者的營養情況,降低其呼吸困難情況,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幫助患者盡快康復[3]。通過本研究還可發現,社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抓管支持情況整體上要高于另外兩個維度。但是社區護理人員依然要注意加強對患者的指導及幫助,是患者的社會支持進一步提高,全面幫助患者早日康復。在相關性上,主要表現為反相關的關系,由此可知社會支持情況越好則患者的生存質量就會越高,尤其是情感方面的支持對患者的康復意義重大,因此加強對社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幸福感以及愉悅感十分重要,護理人員應當積極做好對患者及其親屬的健康教育工作,改善整個社會的支持狀況,使患者能夠獲得更高的生存治療,從而加快患者的康復效率。
1 李揚,余麗君,向平超,等.北京市某社區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相關生活質量及影響因素的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7).
2 盧冬梅,李利.社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質量及其與社會支持的相關[J].護理管理雜志,2010(12):850 ~851.
3 周恩飛,羅勇,徐衛國,等.上海市郊縣基層醫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規范診療知曉情況調查[J].臨床誤診誤治,2010(1):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