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翠蘭,劉 維
(寧夏回族自治區平羅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寧夏 平羅 753400)
玉米是平羅縣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近年來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平羅縣玉米播種面積已突破2萬hm2,并且隨著玉米品種更新加快以及高產創建活動的開展,玉米總產已占全縣糧食總產的50%以上。為了篩選出適宜當地栽培的高產玉米品種,為大面積高產創建提供良體支持,2012年我們引進了4個玉米品種進行了引種試驗觀察,現將結果初報如下。
引進玉米品種為五谷2785、五谷8237、五谷705、五谷704,甘肅省種子公司提供;對照品種為正大12,寧夏回族自治區種子公司提供。
試驗設在平羅縣靈沙鄉東潤村,試驗地土壤為砂壤土,地下水位較高,前茬為小麥玉米帶田,土層深厚,肥力中等,地力均勻。試驗隨機區組排列,每品種為1小區,3次重復,小區面積61.2m2。2012年4月15日人工開溝點種,采用寬窄行種植,寬行80 cm,窄行40 cm,株距20 cm,保苗80 000株/hm2;每小區種植12行,行長8.5m,處理間留寬0.5m的走道,區組間留1.0m走道。播前結合整地基施磷酸二銨625 kg/hm2、小麥玉米配方肥(N-P2O5-K2O:21-11-7)450 kg/hm2。玉米生育期共灌水3次,6月16日結合灌頭水追施磷酸二銨225 kg/hm2、尿素270 kg/hm2;7月21日結合灌二水追施尿素375 kg/hm2;8月11日灌3水。期間防治玉米紅蜘蛛、玉米蚜蟲2次,其余管理同當地大田。玉米生長期田間觀察記載物候期,統計群體動態及主要性狀,收獲時每小區隨機抽取10株進行常規考種,小區單收計產。
由表1可以看出,引進品種的物候期一致,出苗期與對照品種正大12相同;3葉期、5葉期均較對照提前2 d;拔節期、抽雄期、吐絲期、灌漿期均較對照提前3 d;生育期160 d,較對照品種縮短4 d,在當地屬中熟品種。
由表2可以看出,引進品種的株高以五谷2785最高,為327 cm,較對照品種正大12高20 cm;其次是五谷704,為325 cm,較對照高18 cm;五谷8237最矮,株高287 cm,較對照矮20 cm。引進品種的穗位高度均低于對照品種,其中五谷2785較對照低9 cm;五谷704最低,為99 cm,較對照低61 cm。穗長以五谷705最長,為22.2 cm,較對照長0.6 cm;五谷2785、五谷8237、五谷704差別不大,均低于對照。禿頂以五谷8237最長,為4.36 cm,較對照長1.92 cm;五谷2785為3.18 cm,較對照長0.74 cm;其余品種均低于對照。引進品種穗周長、穗行數、百粒重均低于對照。行粒數以五谷705最多,為38.4粒,較對照多4.0粒,其余品種均低于對照。成穗率以五谷704、五谷705最高。達99.1%,較對照高0.6百分點;其次是五谷2785、五谷8237,較對照高0.5百分點。

表1 參試玉米品種物候期及生育期

表2 參試品種主要農藝性狀
從表3可以看出,引進品種均較對照減產,折合產量以五谷704最高,為14 405.23 kg/hm2,較對照品種正大12減產1748.36 kg/hm2,減產率10.82%;其次為五谷705,為14 323.53 kg/hm2,較對照減產1 830.06 kg/hm2,減產率11.33%;五谷2785、五谷8237分別較對照減產20.51%、20.64%。對產量結果進行方差分析的結果表明,對照品種正大12與引進各品種之間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五谷704、五谷705之間差異不顯著,均與五谷2785、五谷8237之間差異極顯著;五谷2785、五谷8237之間差異不顯著。

表3 參試玉米品種產量
試驗結果表明,引進的4個玉米品種中,五谷704、五谷705兩個品種產量最高,分別為14 405.23、14 323.53 kg/hm2,生育期均160 d,屬中晚熟品種,可在平羅縣應用。五谷2785、五谷8237產量較低,不宜推廣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