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2013年1月14日 《瞭望新聞周刊》
當前,收入分配改革已遠遠超越收入分配本身,成為改革全局的焦點性問題。從總體看,到2020年實現城鄉居民收入倍增是有可能的。問題在于,城鄉居民收入倍增很大程度依賴于中等收入群體的倍增。如果中等收入群體能在目前23%的基礎上,每年提高2個百分點,到2020年達到6億人,則就意味著消費主體的形成和利益關系調整的新突破。十八大還明確提出,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總體實現。目前的主要問題是:城鄉間、各類群體間不僅存在水平的差距,更有制度不公平的矛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可以有差距,但是逐步實現制度統一是大趨勢?;竟卜站然傮w實現重在制度公平、制度統一,尤其是醫療保險、養老保障的制度統一。今后幾年,加快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需要在加大投入的同時,著力推進制度統一、制度公平。
2013年1月15日 《南方日報》
黨的十八大報告系統提出了要以“四個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社會管理體系。一是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制。報告中首次把“法治保障”納入到社會管理體制中來,彰顯出法治在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加快形成政府主導、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報告對基本公共服務的責任主體、覆蓋范圍和供給模式提出了明確要求,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執政本色。三是加快形成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報告首次提出了現代社會組織和現代社會組織體制這兩個概念,明確提出了“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新要求,有利于促進政府與社會的良性互動。四是加快形成源頭治理、動態管理、應急處置相結合的社會管理機制。這是社會管理理念的重大創新,體現了從傳統的被動維持穩定向主動創建平安模式的轉變。
2013年1月22日 人民網
建筑工程有爛尾樓,輿論場中也有“爛尾新聞”。回顧近期一些熱點事件,不少在媒體聚光燈挪開之后便沒了下文,這從表面上看是媒體注意力轉移、熱點轉換的結果,仔細推究,則有一些地方和部門處理事態不給力等原因。防止新聞“爛尾”,亟須機制創新,實現從應急處置到常態治理的轉變。延長處置鏈條,建立事件調查和處理信息的全程公開制度,才能在公眾目光下不斷推動問題解決。健全監督問責機制,紀檢、監察、司法等部門形成合力,引入社會力量加強監督,才能倒逼干部守土有責、恪盡職守。更重要的是,應從媒體報道、公眾反映中,從個案的披露和發酵中,舉一反三,反思同類現象,查找深層癥結,建立防錯糾錯機制,才能了卻舊賬、不欠新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