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宇
海南有國家認定的革命遺址和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還有優良的生態環境,但紅色旅游一直走不出發展緩慢的困境。本文旨在分析海南紅色旅游發展現狀,剖析其存在問題,分析其優勢、劣勢、機遇及挑戰,為海南紅色旅游打破瓶頸做好鋪墊。
到2005年,海南省共有110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其中國家級9個,省級27個,其余為市縣級。九個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分別為中共瓊崖一大舊址、海瑞墓、李碩勛烈士紀念亭、云龍改編舊址、宋氏祖居、定安母瑞山革命老區、萬寧六連嶺、瓊海紅色娘子軍紀念園和儋州東坡書院[1]。
2007年2月22日,國家發改委、中宣部、國家旅游局召開全國發展紅色旅游工作會議。海南省共有四個革命遺址被列入“全國百個紅色旅游景點景區名錄”,“海口-文昌-瓊海-五指山線”被列入全國“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1]。
2011年4月6日,為了紀念建黨90周年、紅色娘子軍成立80周年,瓊海市旅游委舉辦“建黨90周年萬泉河峽谷紅色拓展之旅”。萬泉河峽谷360°景區、海南百運旅行社精心設計了“紀念建黨九十周年萬泉河峽谷紅色拓展之旅”創新產品線路。結合海南紅色第一鎮——陽江鎮的紅色旅游資源和萬泉河峽谷360°景區的探險、漂流、拓展訓練等時尚戶外運動項目,組成一個完整的紅色旅游產品和線路,將紅色教育與拓展訓練完美結合,彌補了海南紅色旅游缺乏固定線路的缺陷。
截至2012年3月,海南全島確定的革命遺址有501處,覆蓋海南18個市縣,共有7個紅色旅游點被列入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分別是:五指山市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海口市瓊山區工農紅軍瓊崖縱隊改編舊址、瓊海市紅色娘子軍紀念園、定安縣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萬寧市六連嶺革命遺址、文昌市張云逸大將紀念館和海口市解放海南島戰役烈士陵園。
“海南是中國的海南,博鰲是亞洲的博鰲,三亞是世界的三亞”,這三個人們耳熟能詳的短句道出了海南的尷尬與無奈,無形中,作為省份的海南已經被地級市三亞和昔日的無名小鎮博鰲比了下去。三亞作為一個地方品牌比海南還要響亮,海南要建立國際旅游島,要建立自己的品牌,但同時必須承認,海南本身的品牌建立起來了,并不意味著海南旅游的品牌尤其是海南紅色旅游的品牌也隨之建立起來,后者有賴于旅游資源的開發,旅游路線的設計,旅游項目的創新和旅游及相關產業從業人員的服務質量。
如前所述,凡事都是個性和共性的結合,是硬幣的兩面。海南紅色文化不能脫離海南地區大的文化背景。海南遠離中國大陸,海域面積廣闊,海洋資源豐富,椰風海韻賦予海南人民不拘小節的灑脫氣質和淳樸善良的性格,他們在藍天碧海、白云沙灘鉤織的自然美景中和諧快樂地生活,呼吸沒有被重工業污染的新鮮空氣,欣賞天然無雕琢的原生態美景。他們更關注的是實實在在和快快樂樂的生活,對事業沒有像在鋼筋水泥搭建的現代化城市中疲于奔命的上班族那樣執著,其心態更明凈清澈,心靈更自由無羈,情感更熱情奔放。海南地區整體文化基調為海南革命尤其是紅色娘子軍的傳奇故事抹去了幾分沉重,而多了幾分輕松和浪漫。
不理解海南文化,就無法真正理解在海南這片熱土上誕生的紅色娘子軍傳奇。無論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的展品,還是瓊海紅色娘子軍紀念園的文物,都顯得單薄和碎片化,沒有傳遞出文化的豐厚內涵,它們不是孤立的,和海南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有機融合在一起的,是海南文化的縮影。
海南紅色旅游資源不是局限在一個地方,分布在多處,這是優勢,表現為紅色旅游資源豐富,但也是劣勢,資源得不到整合,就容易碎片化。海南紅色旅游發展起步晚,受重視程度低,缺乏科學有效的統一規劃,紅色旅游發展沒有整體指導思想和行為指針,各景區孤軍奮戰,各自摸索各自的,合作意識弱,更沒有把自身置于國際旅游島大背景下發展。統籌性差導致的直接后果是,各地區在紅色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盲目借鑒別處經驗,走重復建設道路,自身比較優勢沒充分發揮出來,造成了資源浪費和景區設計雷同的現象,在游客中樹立不起良好口碑,限制了客源的擴展。
紅色景區要契合紅色主題,具體說就是旅游商品要不落俗套,紅色精神展現方式要多元,景區設計和布局應合理并凸顯人文關懷意識,開發合適的旅游項目,注重游客的主觀體驗,基礎和配套設施建設要滿足游客的基本需求。針對目前情況,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紅色商品流于俗套。在有紅色商品銷售處的景區,供游客挑選的大多都是和紅色主題毫無關系的商品。由于質量低劣,出現的場合過于唐突,這些商品銷路極差,存在賣不出去而大量積壓的現象,造成極大程度浪費,被積壓的商品顏色陳舊甚至外觀變形。更不可思議的是,印有領袖人物圖案的“紅色撲克”竟然也登上大雅之堂,并以高價出售,嚴重背離了紅色主題,輕佻而庸俗。
第二,缺乏體驗型旅游項目。第一代紅色旅游以參觀和游覽為主,具體說就是瞻仰烈士遺像,參觀革命文物和瀏覽革命人物生平事跡介紹等,而第二代已開始注重游客的主觀體驗,以開發重視游客參與度的旅游項目為重點,讓他們在紅色精神的懷抱中將旅游、休閑、運動融為一體。但紅色景區普遍缺少受大眾歡迎的旅游項目,談不上與時俱進。
第三,紅色精神展現形式單一。形式決定內容,豐富多樣和富于變化的形式能更好地體現內容。紅色旅游展現的是革命精神和烈士遺志,揭示了現代人觸摸不到的時代發生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其基調恢弘龐大,表現形式可不拘一格。紅色景區多設紀念館、陳列館或展廳,名稱雖不固定統一,但展現形式大同小異,用櫥窗展覽圖片或設置展臺展覽文物。這是常規形式,凸顯紅色旅游的莊重性和社會價值,但只采用這種形式而忽略其他必定收效甚微。歷史事件比較久遠,枯燥的記錄性文字在游客眼前晃動,無法以生動活潑的方式進入他們內心。
第四,景區基礎和配套設施跟不上。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1.交通狀況不佳。由于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不高,開發有限,沒有鐵路通往這些景區,游客前往紅色旅游景區,主要是通過公路采用自己駕車或乘坐大巴的方式。路況不佳增添了游客前往景區的困難,減少了他們參觀游覽的激情和興趣,既然不能乘興而去,自然也不能收獲圓滿旅程。交通情況的制約,使游客進不來,散不開,出不去,直接影響了客源。2.餐飲、住宿、娛樂、購物等設施不完善,食物粗糙欠精細,紀念品單調無驚喜,住宿環境不舒適都制約了游客的消費欲望。3.供水供電、公共廁所等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不具備大規模接待游客的能力。有的景區公廁內馬桶數量少,沖水設備處于待修狀態,游客只能自己從水龍頭接了水進行沖洗。有的景區設施不齊全,不能及時為游客提供方便。有的景區占地范圍廣,景點之間缺少簡單便捷的交通工具,游客只能依靠步行,造成不必要的時間和體力浪費。
第五,景區布局和設計不合理。景區有吸引力與否不在于規模大小。有的景區規模小,但主題鮮明突出,給游客留下的印象直觀具體。有的景區占地廣闊,卻利用不善,游客穿梭于其中,往往感覺乏力疲憊。同一景區內設置兩處陳列區域,展示物品有重復之處。
對經濟活動戰略地位進行分析時,SWOT分析是最常用的方法,其中S代表優勢(Strength),W代表劣勢(Weakness),O 代表機會(Opportunity),T代表威脅(Threat)。SWOT從這四個方面對某區域的經濟活動進行辨證、客觀的分析,最終目的是提升區域經濟活動的競爭力,并為其戰略制定提供全面系統的思路和理論指導[2]。
1.品牌潛力
一個地方,就是一個品牌,比如延安、西柏坡等,因其承載深沉厚重的歷史。海南是品牌,它是全國唯一一個熱帶省份,椰子樹,橡膠林,沒有污染的空氣,別具特色的海上娛樂運動,細膩的沙灘和湛藍的海水,風光旖旎的熱帶風情吸引著廣大國內游客。三亞是熱帶城市,在海南經濟改革開放中首開先河,免稅店的創建為當地經濟發展貢獻良多,也吸引著追求時尚、崇尚奢侈品的海內外游客。博鰲是品牌,每年一度的亞洲論壇為這個地方增色不少,使其知名度迅速攀升,以致引發瓊海市是否要改名博鰲市的熱議。海南雖然不如三亞和博鰲名揚四海,但作為中國唯一熱帶省份,自有其無可比擬的優勢,海南紅色旅游依托海南省大平臺,而海南的革命事跡帶有無可超越的特色,在品牌創立方面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2.區位優勢
海南鄰近廣東、廣西、香港和澳門,飛行距離短,交通便捷,機票、長途汽車或火車票都比較便宜,遇到假期黃金周打折期,旅途費用就更顯得平民化。港澳通行證更是為大陸游客去香港、澳門旅游及見證當地文化或瘋狂購物消費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在繁忙都市中打拼的現代人,傾向于充分利用休假制度,通過旅游觀光的方式來犒勞自己,積聚了半年或一年的壓力要在長達一周或十天半月的休假中釋放殆盡。既然假期來之不易,僅去一兩個地方無法達到休閑放松的目的,也不足以作為獎勵自己的措施,將幾個地方一網打盡才顯得過癮和對得起自己,海南由此成了中途驛站,這是其區位優勢的體現。
1.政府重視不夠
海南要建設國際旅游島,把目光放在生態旅游和由旅游帶動的其他產業諸如房地產、金融業的發展上,對紅色旅游重視力度明顯不夠。紅色旅游似乎是湖南、陜西、江西等省份的專利,與海南關系不大。海南的任務就是要欣賞自然風景,享受椰風海韻,體驗熱帶風情,盡享海鮮美食,大飽耳福眼福,讓五官感受大自然天然無修飾的美麗。海南工業不發達,工業基礎薄弱,黨勝利閉幕的第六次黨代會也是把綠色崛起作為海南發展的基調。綠色已成為海南最大的資本和優勢,綠色就是純天然和原生態。盡管如此,海南紅色旅游不應該被邊緣化。
2.管理者思想觀念保守
紅色旅游景區管委會大多數吃財政飯,以財政撥款維持景區正常運轉,長期以來,片面依靠政府扶持,養成了等靠要思想,面向市場主動進行開發的意識不強。在這種消極被動思想的帶動下,他們意識不到自己在紅色旅游資源開發方面的積極能動性,諸如開拓市場、促銷活動、擴大客源、旅游項目設計、景區修葺等,其工作僅局限于做一個名義上的管理者,執行主管部門的指令,按規章制度辦事,長此以往,思路越來越狹窄,意識越來越僵化。
3.服務質量欠佳
從以下三個方面可以找到服務質量不佳的根源:一,服務意識不強。一些景區在售票處設置了導游服務站,卻沒有清楚標識,游客雖然有導游方面的需求,但在不明就里的情況下只好進行自助游。再者,有些紅色餐廳的服務員表現消極被動,不知道如何向顧客推薦紅色菜肴以致生意蕭條。二,服務人員普通話不標準。這是大陸游客遇到的最大難題,聽懂尚且困難,交流起來更是問題。三,人員素質有待提升。不經游客同意拍攝其照片并將其沖印出來或制成鑰匙扣,并向游客進行兜售的不文明行為是紅色景區內不和諧的畫面。在紅色景區內設置的旅游商品銷售點內,工作人員翹起二郎腿,旁若無人抽煙或猛煲電話粥的現象更折損了紅色旅游的整體形象。
對于江西、湖南來說,紅色旅游產業已成為它們的支柱產業,是造福當地老百姓的主要手段,其紅色旅游開發較早,運轉模式成熟,有較大的市場知名度和穩定的客源。相對來講,海南紅色先天上缺乏優勢,畢竟海南在革命時期不像延安、井岡山那樣具有無可撼動的地位和無可超越的歷史意義。
海南紅色旅游起步晚。1999年,江西省率先提出紅色旅游概念,得到廣泛認同,江西革命圣地早已成為全國最受矚目的紅色旅游熱點。2003年,江西、陜西、湖南等13個省區153個主要紅色旅游點接待人數高達1734萬人次,2004年僅江西省紅色旅游接待人數達1350萬人次,2005年江西省紅色旅游接待量突破1500萬人次[3]。其他省區紅色旅游規劃也走在海南前面。
國際旅游島建設是國家戰略,對于促進海南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旅游產業做大做強具有重要意義。機遇可遇而不可求,紅色旅游在國際旅游島的大背景下,只要找準點,總結經驗和教訓,把刀用在刀刃上,使巧勁,做好產品品牌設計和包裝,加大宣傳力度,必定會開創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向已經習慣于湖南、江西等地紅色旅游的游客展現別樣風情。
[1]羅霞,陳歡歡.探尋海南紅色旅游之路[N].海南日報,2005-04-06.
[2]李曼.江西省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D].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27.
[3]王亞娟.紅色旅游開發研究——兼論河北省紅色旅游開發[D].華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