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國
(王建國,民革河南省委會副主委,焦作市委會主委/責編 盧淼)
加強民主黨派自身建設,進一步提高自身素質和參政議政能力,是一項長期性的重要任務,也是一項帶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工作。中共中央1989年出臺的 《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和2005年發布的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都明確提出支持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為民主黨派的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民革 《章程》明確提出:“本黨把加強自身建設放在重要地位”。因此,民革應把不斷完善自身建設理論體系和促進多黨合作事業發展作為加強自身建設的根本,確保參政黨的建設沿著正確方向發展,推動自身建設不斷的發展、進步和提高。本人結合自己擔任地方民革組織主委多年的親身體會,就民主派如何加強自身建設與大家進行探討。
我國的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一制度是適合中國國情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黨制度,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多黨合作歷史中,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共同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了 “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的多黨合作制度。
1.加強民主黨派自身建設是發展多黨合作與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需要。
我國實行的多黨合作制度是以民主黨派的存在和發展為前提的,民主黨派自身建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和決定著多黨合作的質量和發展的歷程。要想促使我國政黨制度的優越性得以充分發揮,必須加強民主黨派的自身建設,提高其自身素質,才能更好地發揮民主黨派的政黨作用。政治文明主要表現為政治觀念、政治制度和政治行為的文明,我國實行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完善這項制度需要加強民主黨派自身建設,擴大社會主義民主也需要加強民主黨派自身建設。
2.加強民主黨派自身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政黨關系的需要。
民主黨派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政黨關系中肩負著重要責任,民主黨派要注重黨內和諧,堅持共產黨的領導,不斷加強和改進自身建設;加強民主黨派自身建設是新形勢下民主黨派自身發展的需要。國內外錯綜復雜的形勢對民主黨派自身建設提出挑戰,同時,民主黨派自身的變化對其自身建設也提出了新要求,所以,面對新形勢,民主黨派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
3.加強民主黨派自身建設是鞏固參政黨地位、發揮參政黨作用、充分履行民主黨派職能的需要。
執政黨執政能力和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對民主黨派的期盼,促使我們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民主黨派履行職能水平的高低,也直接體現了民主黨派自身建設的程度,同時直接折射出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進展,因而也促使各民主黨派要充分重視自身建設工作。
1.以思想建設為基礎的政治學習和理論研究。思想建設是民主黨派自身建設的核心,是關系民主黨派自身發展的一項長期而根本的任務。做好思想建設工作,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政治覺悟和認識能力,才能堅定不移地貫徹多黨合作制度,更好地履行參政黨職責。民主黨派作為參政黨要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發揮重要作用,就必須做到始終保持其進步性和廣泛性,要不斷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努力把自己建設成社會先進生產力的促進者,先進文化的弘揚者,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維護者,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加強思想建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
2.以組織建設為基礎的高素質的黨員隊伍。組織建設是民主黨派自身建設的根基,只有基礎牢固,才能使民主黨派充滿生機和活力,不斷成長壯大,成為合格的參政黨。組織建設對民主黨派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不能健康發展,民主黨派就不能按照其政治定位很好地發揮應有的作用,就會有損于整個政黨的活力和良性發展。加強組織建設,就要提高民主黨派的整體素質,就要從建設高水平的領導班子、抓好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加強民主黨派基層組織建設、吸收培養高素質成員等方面著手,為民主黨派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3.以制度建設為保障的規范化運作方式。制度是有序高效地開展各項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制度建設作為推動工作的一種重要手段,它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特點,是保持全黨思想統一的保證。要把它作為一項長期的重要的工作來抓。一要堅持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二要定期召開集體會議,民主決定重要會務事項,并分工負責執行,堅持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進行重大決策。三要建立領導成員聯系基層組織制度,加強上級對各基層組織的了解和指導。四要加強黨派機關建設,發揮黨派機關的組織、聯絡、協調、服務等多項職能,建立和完善機關各項制度。
4.以機關建設為樞紐的活動載體。機關工作在黨派工作中的重要性十分突出,而機關工作人手不足的情況也十分明顯,一職多能,一肩多挑是機關工作面對現實情況的必然。機關工作人員必須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加倍的努力才能勝任機關工作,才能適應黨派工作對機關工作的要求。但也需要領導班子更多的支持,支部工作更多的配合,共同營造機關工作良好的氛圍和有利的態勢,使機關工作的重要作用得以更好地發揮。
1.學習是自身建設的主題和要務。
民革是參政黨,肩負著參政黨的政治使命。“只有加強學習、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善于思考,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正確的政治方向,真正提高自己的參政能力。”因此,民革務必把體現參政黨性質的思想建設,放在自身建設工作的核心地位。而思想建設的主要途徑是加強學習,尤其是政治學習。只有加強學習,才能提高參政黨的政治水平和政治覺悟,增強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在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中永遠不迷失方向;只有加強學習,才能提高領導班子的理論修養和思想境界,增強“四種能力”,帶領黨員認真履行參政黨職能,在改革開放的征途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只有加強學習,才能提高廣大黨員的責任意識和組織觀念,增強組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把民革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2.優秀的組織工作是自身建設的基礎。
組織建設是基礎,基層組織是堡壘。加強組織建設是提高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建設面向新世紀的參政黨的需要。組織發展工作要按照兩個 《紀要》的要求,嚴把發展范圍、發展標準和發展程序,從本級組織工作需要出發,有計劃穩步發展。同時還要注重入黨前后的考察培訓工作,維護參政黨組織的進步性和整體素質。要將那些擁護中國共產黨、熱愛民革、熱心參政議政、素質高的優秀黨外人士吸收到民革黨員隊伍的大家庭中來,為組織發展源源不斷地補充新鮮血液,使我們的事業后繼有人。要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增強領導班子內部團結,不斷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參政議政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要著眼于多黨合作事業的長遠發展,按照 “三個為主”、注重質量等原則,做好組織發展工作,確保政治方向不變,“愛國、革命、不斷進步”的優良傳統不變,優勢和特點不變,永葆組織青春。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經過移植的苗木,高生長量減少,而直徑生長量增加,根量也增加,側、須根較發達、而主根較短。留床苗因為營養面積小,光照不足,通風不良,地上部分枝葉少,苗干雖高但細弱,側、須根不發達,地下根量小,而主根過長。
3.制度規范化是自身建設的準則和保障。
制度建設是理順工作關系、維護工作機制、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保障,是參政黨自身建設中的根本性、長期性的任務。要根據本級組織的工作特點和工作實際,增強針對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進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尤其要關注制度的落實工作,切實發揮制度的規范和約束作用,促使各項工作在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的軌道上健康開展。
4.機關是黨派工作的樞紐和載體。
黨派機關是聯系黨員與領導班子的紐帶,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由于黨派領導班子屬于專兼結合、以兼為主的領導體制,因此機關工作至關重要。黨派機關工作的實際作用可謂無所不及,黨派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機關工作的成效。例如:“調查研究,參政議政的智囊;掌握情況,黨務決策的參謀;上傳下達,文書信息的中樞;待人接物,財物管理的總務;消化問題,化解矛盾的前沿;協調關系,增進團結的平臺”等。因此,各級黨派組織必須注重機關建設工作。機關工作積極到位,對全盤工作乃事半功倍之舉。機關工作須本著干事不爭功,謀事不越位的原則,恪盡職守,不負重托,使黨派機關成為領導放心,公眾滿意的黨員之家。
5.參政議政是黨派自身建設的出發點和歸宿。
參政議政是參政黨的主要職能,是參政黨自身價值的重要體現。“參政能力的強弱,參政水平的高低,是民主黨派能否作為參政黨長期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條件,同時也是民主黨派履行參政黨職能、長期參政的重要條件。”各級黨派組織務必重視參政議政工作,可以采取多項舉措來提升參政議政的能力和水平。諸如:貫徹“一人一案”、“以質勝出”的理念;舉辦參政議政工作講座,深化成員對參政議政工作的認識;加強參政議政骨干隊伍建設,提高參政議政工作水平;圍繞當地中共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參政議政,依靠當地人大、政協工作平臺發揮作用;出臺規章制度表彰優秀提案和提案人,力促參政議政工作與時俱進等。
6.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是增強組織凝聚力的重要抓手。
組織和開展一些既愉悅身心又有意義的活動,為成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搭建更廣闊的平臺,架起溝通和交流的橋梁,以激發大家立足本職、干事創業的熱情,進一步增強組織的凝聚力,為做好黨派各項工作夯實基礎。
加強民主黨派的自身建設是民主黨派不斷探索與思考的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民主黨派要不斷順應歷史和時代發展變化的要求,全面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參政議政能力、民主監督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社會服務能力和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