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內有問題不可怕,黨總是要新陳代謝,要純潔自己的隊伍,這樣,我們黨才能發展、前進。可怕的是資產階級庸俗作風在腐蝕我們黨,講情面,拉關系,“與其種刺,不如種花”。40多歲的人想著怎樣上去,能為自己說好話的人多一些好;50多歲的考慮自己要下來了,何必得罪人呢,為自己謀一個后路。這種作風傳染到我們的同志身上,領導干部身上,這個黨就好不了。很多事情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要注意,可我們被這種庸俗的作風耽擱誤了。
摘自《在中共上海市紀委全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1991年1月24日)
對各種不正之風、官僚主義也要揭露,以引起大家的注意。雖然沒有達到犯罪的程度,但是由于不負責任、搞不正之風、以權謀私等等,給國家造成的損失可是大得不得了。而對這種人往往沒有辦法把他們繩之以法,現在還沒有瀆職法,但是可以叫他們下臺。現在一些領導干部就有點手軟,有一位局長就當面跟我講:“我是下不了手。”你為什么下不了手?你要是為人民利益著想的話,有什么下不了手?當然,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自己要行得正、立得穩。你自己吃吃喝喝,接受人家送禮請客,講交情、關系,你敢得罪人嗎?所以,我們應該扶持和鼓勵正氣,一定要壓倒這個邪氣。大家都來根據黨性、黨的原則辦事情,絕對不能講情面、講關系,不要怕得罪人。
摘自《重視和做好信息工作》(1990年11月28日)
現在我們的黨風大量發生的問題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以權謀私,包括有些人雖然自己手里沒有權,但他們可以通過各種關系來達到個人目的。比如千方百計地為自己撈好處,為自己搞到更好的房子、撈到更高的收入,或者是安排自己的親屬。歸根結底,這是嚴重的個人主義。老百姓沒有辦法來做這些事。這就是黨風不正。這個問題應該很值得我們注意,這是脫離群眾的一個很要命的因素。
二是庸俗的官僚主義、自由主義作風。什么事情都當老好人,什么人都不敢得罪,不能堅持原則。現在很多企業、事業單位和機關死氣沉沉、管理混亂,主要還是黨員領導干部不能從嚴治廠、從嚴治黨、從嚴管理造成的。發生了很多很嚴重的問題,從來沒有聽到領導班子內部有什么自我批評,一直到群眾揭發了、問題很嚴重了才知道,領導干部沒什么相互的監督。這也是當前黨風中存在的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三是行業和企業里存在的不正之風。每一個行業、每一個單位、每一個企業都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一點權力或者職權,來謀取好處。苛捐雜稅、攤派,加重了人民群眾的負擔。我們黨員領導干部應該教育職工,不能這樣搞。這種不正當的手段,會激起人民群眾的不滿,影響我們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必須管。
摘自《市委今年的工作重點是抓黨風和廉政建設》(1990年5月5日)
今年,我們主要是抓黨風。盡管經濟工作很重要,但黨風不轉變,經濟很難抓上去。我們提出要抓黨風、促廉政,把重點放在這里,并落實到基層。據我了解,上海的農村干部是比較規矩的,但問題也不少。有些干部搞特殊化,占好地,為自己蓋房。我們拍了照片,蓋的房如同花園。另外還存在著政企不分、黨政不分等現象。我們有村民委員會,但負責人又兼任某經濟組織的頭頭,人、財、物都在他口袋里。鄉黨委書記又是合作聯社的董事長,賬目也不健全。這種體制,黨、政、經不分,很難實行監督,任用私人、貪污腐化、違法亂紀等都容易發生。我想搞一個文件,來解決這些問題。
關于廉政問題,有些群眾對我們至今沒有抓出個局長來不滿意。的確,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抓出一個局長。當然,沒問題不能亂抓;有問題,抓了出來,就要嚴辦。一個區檢察院的書記員,盜竊了該院保管的沒收的金首飾等贓物,價值40多萬元,已經槍決了。
關于經濟問題,治理整頓要抓好。當前的困難是可以解決的,但至少要有五年時間。今年是可以熬過去的,可拖得太久也不行,老百姓有個信心問題。如果工人垂頭喪氣,不干活,就不行了。關于治理整頓,中央已有文件,我們要加以具體化,要使工人、農民大家都有信心。
摘自《向楊尚昆同志匯報時的發言》(1990年2月2日)
這幾年來黨風方面出現的問題,是改革開放中碰到的新問題,沒有經驗,思想準備不足,對一些是非問題、罪與非罪問題劃不清界限,對分配不公造成的后果和危害體會不深。但是,有的問題也不完全是改革開放以來才有的,在這之前,黨在進城后,黨內的特殊化問題始終沒有解決好。有的人嚴重脫離群眾,有的人封建意識、享受意識很重,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沒有很好堅持下來。
當前,廉政建設難辦的是政企不分,很多貪污腐化從這里出來。政府機關掌握很大權力,可以掌握企業的命運,利用職權,卡一下企業,企業就要給你送東西。而我們的企業又是國家的,吃光花盡無人管。資本主義也有行賄,但不像我們這樣,企業破產也無所謂。
黨風建設,很重要的是靠加強紀律檢查工作。黨風上的有些問題,是歷史原因造成的,要長期努力,不可能一個晚上就把黨風搞好。首先要把市委、市政府的黨風、政風搞好,帶動整個社會風氣的好轉。我一再講要從嚴,對同志們提出很高要求。紀檢、監察工作很難做,一定程度上比我們的工作還難做,直接得罪人,又沒有什么油水。應該給紀檢干部送一副對聯:“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橫批是“剛正不阿”。
摘自《紀檢干部要敢于碰硬》(1989年8月17日)
政府廉潔、高效是人民群眾非常關心的事情。
我們是人民公仆,公私要分明,要一塵不染、兩袖清風啊!把公家東西攫為己有,這樣干下去,老百姓能擁護你嗎?你的號召能有人聽嗎?所以,對局級干部,對區縣鄉的干部,必須從嚴要求。要堅持原則,不能動搖。
我們要嚴肅處理這類事情,過分一點也不要怕。這并不是說處理干部可以過分,而是因為現在是姑息成風,嚴不起來。以罰代法的情況比較普遍,干了違法亂紀的事,只是罰兩個錢,代替了法律處分,代替了黨紀國法的處分。這樣搞下去不行。要把問題性質搞清楚,你以權謀私,搞貪污受賄,就必須由黨紀國法來處理。現在說要從嚴,過分一點也不要怕,是針對違法亂紀行為老是得到原諒而言的。不是常有這樣的議論嗎?“法不責眾”,“你處理一個,得罪一大片”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對事情的處理就是要強調“過分一點也不要怕”。當然,我們在對人的處分上還是要恰當,不能過分。
摘自《在上海市監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89年2月20日)
我對有的政府干部吃吃喝喝,對人民疾苦漠不關心,工作不熱心,辦事效率低,感到最生氣,有時還要發脾氣。
摘自《接受日本駐滬記者聯合采訪時的談話》(1988年10月21日)
我對信訪工作是重視的,因為我總覺得這不只是簡單的處理來信和接待來訪,實際上是我們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一個很重要的形式。聯系人民群眾可以有很多形式,如直接的訪問、調查研究、深入基層、開座談會、對話等等。現在有很多同志要見我,不是我架子大,實在是沒有時間。所以,只能通過信件這個方式聽取群眾的意見。我深深感到,我們離開人民群眾就一事無成。通過信訪工作,不但能跟人民群眾建立一種信息的聯系,而且可以促進我們同人民群眾建立起血肉關系。群眾來信并不完全是涉及他們的個人利益,有好多是對我們整個政府工作提意見。他們很熱心,如果我們置之不理,那人民群眾怎么能有積極性呢?相反的,我們對來自人民群眾的呼聲、來信來訪件件有著落,他們感到投訴有門,提出的意見受重視、有著落,他們的積極性就能調動起來,一傳十,十傳百,就會造成很好的影響。所以,我覺得應該把信訪工作看作是我們黨和政府取信于民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
要做好信訪工作,還要講究工作方法。第一條,領導要重視。從上到下各級領導都要重視信訪工作。信訪工作要不是大家都重視的話,那什么事情也辦不成,信訪工作也就毫無意義了。我認為,對群眾來信要做到件件要落實、件件有答復。你辦得成也好,辦不成也好,都要有答復,但光答復還不行,不能什么都答復“解決不了”,那太簡單了。所以要下一番功夫,扎扎實實地做工作,最后得出一個結論,能辦還是不能辦。第二條,處理要認真。人民來信告那個部門,你還叫那個部門去處理,結果往往是護短。我只說往往,沒有說一律。你轉給他去辦,他一下子就退回來,認為過去的處理是正確的,并說人家是誣告。所以,搞信訪工作的同志一定要仔細看有關單位送來的報結材料。第三條,方法要得當。我剛才講了,把來信批給誰辦是很重要的,這里面有很大的藝術。我在這點上總結了很多經驗,批給這個人就辦了,批給另一個人就老是辦不了。不光是批給一把手的問題,批給誰的一把手、批給哪個機關是很重要的問題。你要考慮,處理這件事,哪個機關最有權威,能夠指揮得動,便于協調。否則,批給一個不搭界的部門,那就辦不了。轉來轉去,拖很長的時間,最后轉回來還說是辦不了。
總之,希望同志們認真地把信訪工作抓好,通過認真、扎實地抓信訪工作,促進政府機關樹立一個廉潔、高效的作風,在社會上創造一個好的風氣。
摘自《信訪工作是聯系人民群眾的重要方式》(1988年8月17日)
我們現在是一個法制很不完備而且缺乏法制傳統的國家,一下子要制定很多法律、法規有相當大的困難。你把一些做法變成法律,總得考慮它們要有長期性、穩定性、嚴肅性,不能老是改。今天剛發布,明天就改,就沒有嚴肅性了。
同時,法律、法規要有權威性,公布以后必須執行,如果老是做不到,立法就沒有多大意思。所以我想,在當前情況下,還是要實事求是,一時還不成熟,不能列為法律、法規的,還是多搞些政策性的規定、條例為好,要講求實效嘛。對某個問題做幾條規定,順應潮流作為政府的政策去辦,經過幾年實踐證明這個問題可以立法了,再去立法。
立法要講求質量,不要追求數量,任何一項法規絕對不是人大通過后自然而然就有權威了。我們各個委辦局還是要把重點放在調查研究、制定政府的政策上,使政策適合于現實情況,不斷地修改完善,同時加強宏觀管理、政策管理,然后挑選其中為當前所必需、有緊迫性的,而且比較成熟的,把它上升為法規,使大家能夠更嚴肅地執行,不成熟的不一定強制性地這樣做。1986年國務院通過的《工業產品質量責任條例》,就是國務院委托我主持起草的,我是一條一條摳的。我在起草時深刻感到,要真正加強質量管理,每一條規定都要有處罰條款,沒有處罰條款,就會成為空話。比如拿工業酒精配酒毒死人等,凡是由于食品假造假冒害人致死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我就把這些寫上去。有人說這不行,太具體了。我說,不具體都是等于零的。所以,我還是堅持認為處罰條款要比較具體一點。各委辦局的領導同志、市政府的領導同志本身要重視法規,重視宏觀管理,不要今天形成法規,明天依舊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摘自《法制工作要講求實效》(1988年8月15日)
為政清廉,辦事高效,做問心無愧的人民公仆。這些口號都是中央提出的,我們應該身體力行。“廉潔政府”和“高效政府”口號的提出,受到了人民群眾的歡迎。
市政府關于剎吃喝風、受禮風的決定主要是針對局級以上干部制定的。言教不如身教,你以身作則了,別人就會跟著來。現在先從我做起。有些問題是要靠法制來解決,要采用各種方式來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比如說,“七所八所”的問題,就是設在基層的稅務所、派出所等等,他們都是直接跟人民群眾打交道的。這里面確有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這些事情怎么解決呢?我覺得就是要嚴刑重罰,逐步健全法制。另外,就是要把每個所的工作范圍、工作制度公布于眾,讓大家來監督,這樣風氣才能好轉。
摘自《對全市局級以上干部的三點要求》(1988年6月28日)
我覺得應該提倡實干、辦實事的精神。我是強調宏觀管理,但不是不管實事。宏觀管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別把權卡在自己手里,你不要爭權,要調動各個方面、各級干部和群眾的積極性,讓大家都去做。你別卡人家,也別把權卡在手里,自己又不辦。我是說你要考慮宏觀,把權力盡可能地下放。不要把什么事情都攬到自己手里,那樣什么事情也辦不成。本來有人辦的,就讓人家辦;他辦不了,你就高效率地幫他辦好。加強宏觀管理,不是讓你不辦實事,你還得監督實施,還得去協調、仲裁。下面扯皮,你還得下去解決這些問題,你不去協調、仲裁,他搞不好啊!你還得提供咨詢服務,還得下去拿主意,告訴人家怎么辦這個事情。
我們不提倡說空話,希望每一個同志都能成為解決問題的能手。領導干部不要老是坐在那里講,不下去。現在,好多工人的積極性不高,基層干部的積極性不高,老在那里拖拉、扯皮。你老坐在那里,不下來抓住具體問題、解決問題,誰干啊?不瞧著你啊?你有本事,就下去抓住具體問題拿主意、想辦法呀!協調、仲裁,把事情辦好,你才算領導。所以我說,我們這一屆市政府就要看實績,看政績。你是不是把“菜籃子”搞滿了,把物價搞下來了或者穩定了;你是不是把生產搞上去了,把經濟效益提高了;出口是不是增加了,外商投資是不是增加了。你要搞出政績來,不要講空話。我看,對有實績的同志、扎扎實實工作的同志,要把他提到領導崗位上來,把那些老說空話、占在那個位置上不辦事的人拉下去。應該有這么個風氣,我們的政府工作才有轉機。不要搞關系學,不要怕得罪人。
摘自《在上海市政府第一次常務會議上的講話》(1988年5月10日)
現在我們的一些政府機構管了許多不該管的事,既牽制了自己的精力,又往往由于對情況不明而誤事。現在搞承包,項目的效益怎么樣、有沒有承受能力,承包人自己最清楚,搞壞了他自己負責任,我們不要去過多地干預。
現在基層搞一個項目確實很難,有人統計過,要蓋109個圖章。有的事,一會兒說行,一會又說不行;這個人說行,到那個人又說不行了,沒個依據。要用法來管理。你先把項目的情況和有關法律法規對照,依法辦事,不要蓋那么多圖章。但是有一條,如果事后有關部門在檢查時發現項目情況不符合法律法規,就重重地罰你。我們要搞法治,不要搞人治。現在是人治,官的權力太大了,想卡就卡,提高效率就是一句空話。
摘自《關于利用外資和發展外貿的意見》(1988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