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劍鋒
用什么檢驗干部轉變了作風?這樣那樣的標準,都沒有群眾是不是感到方便重要,都沒有讓群眾看到笑臉重要,都沒有少讓群眾跑幾趟重要。有人說,這叫群眾標準。也就是說,干部轉變作風,要讓群眾說好,這最重要:自己說好,不是真好;群眾說好,才是真的好。
48歲的高德華,怎么也不想到的是,家里會迎來這樣一位不尋常的客人:吉林省委書記就當前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來向他以及周圍的農民群眾征求意見來了。更讓高德華想不到的是,進屋后,書記和農民兄弟們一起脫下鞋、盤腿坐在了炕頭上,你一言、我一語地拉起了家常。無形中,大家就感到是一家人,誰也沒有拿省委書記當外人。
書記說:“我這次來,除了看你們,跟你們進一步商量如何脫貧致富之外,還想就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征求征求你們對省委的意見和建議包括批評,你們怎么想就怎么說,咱們就是說實話,嘮實嗑。”一位村民率先提出疑問:“最近干部經常到我們村來,幫助脫貧,我們很歡迎。可以后能不能總常來,就不知道了。”書記說:“干部來得還是少了。要解決你的疑慮,就要建立各級干部常下鄉下村的長效機制。”你一言我一語,大家嘮的是實事,生產生活中的難事;書記就群眾關心的問題,一一作了回答,群眾感覺很親切。
坐在書記身邊的村民王俊祥深有感觸地說:“剛才你和我們說了這么多掏心窩子話,這都是我們想聽的話。下次你再來時,咱們再多嘮點實嗑、多說點心里話。”接下來,又有村民反映基層醫療水平差,農民進城看病難等問題。書記誠懇地說:“我覺得老百姓是歡迎那些能聽心里話、嘮實在嗑、幫助大家解決實際問題的干部,不歡迎的是搞‘四風’的干部。針對轉變干部作風特別是‘四風’問題,你們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讓我們了解到了當前農村存在的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我們將認真研究并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
“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一直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官僚作風、“衙門作風”、“官老爺作風”。這些作風,讓一些人很享受;享受權力的愜意,忘記了“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這個真理。定了很多措施,做出很多承諾,也向群眾做出保證,要服務群眾,為群眾謀利益;可要他們遠離“四風”,深入群眾時,往往是享樂主義占據上風。甚至把服務群眾當成謀取利益和享受權力的機會,很多事,一次能辦到,往往讓群眾跑兩趟,甚至更多。
本來一趟就能辦成的事,你卻讓群眾跑兩趟,甚至跑更多趟;本來是很簡單的一件事,你卻故意弄得很復雜,讓群眾又請又送;本來是應該給群眾辦的事,你卻讓群眾不“出血”辦不了事;讓群眾怎么想?讓群眾怎么看?說遠離了“四風”,說轉變作風,不可信;只有群眾真實感覺到作風變化,感覺到你是真心為了群眾、真心解決問題,才能贏得群眾信任。
群眾路線是實的,不是虛的,更不是“中看不中吃”的擺設。只有真下基層,真下到群眾的田間地頭,真坐上群眾的炕頭,真聽群眾的實話,真和群眾嘮實嗑,真為群眾著想,真給群眾解決問題,真讓群眾不白跑,真給群眾帶來方便,才能贏得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