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生
超凡“大師”,古來有之。唐朝有個大師很了不得,自言能咒人生死,似乎是“閻王辦”的,這一招把人鎮(zhèn)住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很多人都想結交這個大師,想法很簡單,即便不能從大師那里得到什么便宜,也能防止有人賄賂大師把自己不明不白地咒死。
上層人物都以結交這位大師為榮,如果自己還不認識這位大師,和這位大師不是好朋友,說明自己層次還不夠高,需要自己“找差距”。就這樣,大師名氣越來越大,傳到了天子李世民耳朵里。歷來主張“兼聽則明”的李世民不想輕易下結論,讓人傳喚那個大師,他要當庭驗證。李世民問滿朝臣子:“眾愛卿,誰愿意當場試一試?”這可不是體彩中獎,文武百官連同侍衛(wèi)太監(jiān)們一下子變得鴉雀無聲,個個屏住呼吸,生怕皇上點到自己的名。
這時候,大臣蕭禹從容奏到:“皇上,微臣愿意一試,請大師咒臣死。”蕭禹一步一步向大師走來,兩眼緊盯著大師,壞笑著,還一個勁地做著鬼臉。大師看著蕭禹,臉上一陣紅一陣白,進而渾身哆嗦,手腳抽搐,突然撲通一聲倒在地上,死了。
面對這個場景,唐太宗當場發(fā)表演說:不要忘記前人說過的話:“國將興,聽于人;國將亡,聽于神。”
宋真宗期間,大將曹克明任西南某地巡檢。那個地方很亂,經(jīng)常有人鬧事造反。他剛一上任,就有人給他帶來一位大師,說他能隔空抓蛇,用抓來的蛇配藥,中了箭傷,傷口敷上大師的藥,眼看著就愈合如初了,根本不用隨軍軍醫(yī)。
曹克明微微一笑:這么靈?那可是個好東西呵!我得試試。大師一聽,非常高興,說:“請將軍抓一只狗或者雞來試。”曹克明說:“那太麻煩了,軍中哪有雞和狗啊,用人試吧。”說著,拿過自己的弓,搭上箭,沖著大師的屁股“噗”地就是一箭。大師疼得像殺豬一樣嚎叫。曹克明說:“趕緊敷上他自己的藥。”士兵抓上一把大師的藥,抹在大師屁股的傷口上,那大師一接觸自己的藥,當時一翻白眼,口吐白沫,死了。曹克明這一招,嚇得那些心懷不軌的人,很久都不敢動不安分的念頭。
這些智慧、果敢、不信邪的古人令人折服。讓人遺憾的是,“滾滾長江東逝水”,千余年過去了,科學昌明,網(wǎng)絡發(fā)達,飛船升天,“大師”非但沒有絕跡,反而大行其道,門庭若市。
信奉“大師”,尤其是官員信奉“大師”,危害顯而易見。破壞經(jīng)濟發(fā)展此其一。山東省原泰安市委書記胡建學從“風水大師”處得知自己有官拜副總理之運,唯獨命里還差一座“橋”,便下令將國道工程改道,使其穿越一座水庫,在水庫上建起一座橋,以彌補命運之不足。這一改道,浪費國家資財數(shù)億元。敗壞風氣此其二。“群雁高飛頭雁領”,官員帶頭相信“大師”,社會風氣自然難以凈化。影響形象此其三。公開場合信馬列,私下場合信鬼神,這樣的官員在百姓心中還有多少凝聚力?
為何一些古人能以正壓邪,一些今人反而鬼迷心竅?說到底是信仰問題。我們今天一些官員盡管口口聲聲說信仰共產(chǎn)主義,誓為共產(chǎn)主義奮斗終身,心底里卻非“大師”不信,只是口頭無神論者而已。
“治國必先治吏”。治“大師”必先治官員,要讓徹底的無神論者進入我們的決策層。這就要求我們要加快干部人事制度,尤其是領導干部制度改革步伐,諸多怪現(xiàn)象自然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