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祖甲
自王林事件揭露以來,媒體上一度銷聲匿跡的 氣功又引起人們的關注。查百度,有的稱其為“中華文化的瑰寶”、有的譽之為“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的奇葩”。對此,我不敢茍同。
我以為“氣功”只是流傳于民間的一種調整心態的方式、方法。有些氣功宣傳還帶有一定的迷信巫術性質,如把握不好,容易將人誤導入歧途。
我的依據是:三十多年前,“氣功”的概念并不存在。我國權威的詞典《辭海》及《新華詞典》等辭書里都沒有收入這個條目。我國的經典小說《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也沒有使用過這個概念,即便是解放前流行的《七俠五義》、《施公案》等等武俠小說也沒有見過這個概念。只是在1990年出版的《漢語大辭典》里才收入這個概念。那時已經是“氣功”在民間廣泛流傳了。
《漢語大辭典》對“氣功”的解釋為:“我國特有的一種健身術,以集中意念、調節呼吸、柔和運氣等等方式,誘發人體潛能,促進各系統的機能,增強體質。”(《漢語大詞典》第6卷第1026頁)
按照資深的研究者、原中國中醫研究院針灸氣功研究室主任張洪林的考證,我國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的首篇就有論述:“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這個“氣”的語詞在《黃帝內經》里還有許多,暫且不一一引用。在兩千年前的古代,人們不可能有現代科學的意識。所謂“真人”就是神,這在神話小說《西游記》里可以看得到。由此可見,所謂的“氣功”帶有神秘迷信的色彩,容易引人進入癡迷的境界。
據張洪林的研究,“氣功”最早是解放后一個農民出身的、曾任北戴河氣功療養院院長的劉某提出的。但看一看劉的自述,劉說他曾經患過胃潰瘍病,引起失眠。后來經本鄉的農民介紹,練了102天內養功,胃潰瘍治好了,其他病癥也有減輕。于是,他提出了“氣功”概念,得到高層領導的支持,當上了北戴河氣功療養院院長。讓人值得質疑的是,什么叫胃潰瘍病?是否出現腸胃流血?流血能用氣功止住嗎?
至于說外氣更為玄妙。有“大師”炫耀自己發功能夠預測火箭的發射,有“大師”更是吹噓自己在千里外發功可以撲滅大興安嶺火災和殺滅細菌。為此,清華大學的某個教授寫出“論文”,準備在《中國科學》雜志上發表。結果被具備科學良知的科學家擋住了。
現在的醫療氣功不少是靠發外氣來治病的。所謂氣功醫療大體分兩種。一是推拿按摩,這是人與人肢體的接觸,促進病人的血流通暢,增加肌體的抗病能力。然而這些往往只是用于肌體的損傷等疾病,對于細菌或病毒造成的肌體腐爛等疾病是無能為力的。一是發外功,像金庸小說里描寫的情節。但是在科學上是錯誤的。既然氣功師有體內之氣,那么他怎么發出來呢?發出的動力有多大?其傳播的渠道何在?氣功師從來不用臉上的七竅發功,那么這些能是通過手掌上的汗毛孔發出來嗎?假設,真能發出功來,那么是通過什么渠道到達病人身上的?傳遞電力有電線,傳送熱力、天然氣、石油需要管道,即便是雷電也由雨水、金屬器具傳遞等等。氣功師有什么渠道?隔空能傳輸嗎?這個結論是不問可知的。電影、電視、小說里描述的發功治傷都是虛假的。故而“氣功”是無法做科學測試的,這就是至今沒有一個“氣功師”經過測試,并領取行醫執照的緣故。
上世紀80年代,隨著“耳朵認字”的出現,“氣功”也曾廣泛流傳。也許是經受十年動亂的沖擊和壓抑,人們需要宣泄自己心中的苦惱,借氣功發泄、解除煩惱。所以那時練氣功呼喊大叫的很多,這種心理效應可以理解,但作用到底有多大,不是由受功者的感覺和敘述能夠確定的。不過那時練氣功還沒有多少商業化。過后,陸續冒出的“自然中心功”、“中華養生益智功”、“元極功”、“香功”、“人體科技茶”,以至于李洪志的“法輪功”等等,不一而足。不少“氣功大師”借此大發其財,像張香玉做“帶功報告”,每一場大約500人左右,大約40分鐘,每人交35元。兩個星期收入近41萬元,結果進了班房。
這些“氣功大師”的活動有如下幾個特點:一、傍高層領導、名人、大腕,找靠山。二、高舉幌子、信口開河、邏輯混亂、胡編亂造、花樣百出、注重表演。他們的文化素質不高,科技知識缺少,卻能口若懸河,把練功者弄得暈頭轉向。三、得到某些媒體的傳播、支持和吹捧。
有以上這些特長,他們曾到處橫行,絕無阻擋。不過,在1999年“法輪功”大鬧中南海以后,這些氣功大多被以邪教名義取締,不少“大師”逃亡海外,死于他鄉。
難道我們還能讓騙人的“氣功大師”死灰復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