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 怡
(作者系自貢市委常委、組織部長)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聯系自貢市實際,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鹽都先鋒行動”為引領,激勵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在服務發展、服務群眾、服務基層中充分展示新作為、新形象、新業績。
發展是解決自貢市各類問題、實現富民強市目標的“總鑰匙”。面對日趨激烈的區域競爭態勢,自貢市要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迫切需要全市上下進一步增強發展意識和能力,努力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轉型跨越的強大動力。一是適應農村變化,把黨組織建立在產業發展鏈上。針對農業產業化、集約化發展趨勢,依托專合社、協會、基地,設置“產業型”、“基地型”黨組織,讓黨的組織體系覆蓋到產業鏈上,切實發揮促農增收致富的堡壘作用;依托異地商會、企業和駐外機構,建立“區域型”、“流動型”黨組織,讓黨的組織和政策跟著流動群體走,以此帶動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增收、返鄉創業帶富。二是貼近園區建設,通過強企業黨建促經濟發展。圍繞建設“產業自貢”目標,著力選好配強園區黨組織領導班子,組織引導機關干部、企業黨員深入開展“先鋒建功行動”,服務自貢千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針對小微企業黨建工作薄弱問題,繼續探索“國企黨建帶非公”模式,形成企業之間互利雙贏發展的新格局。三是融入項目一線,依靠先鋒力量引領攻堅破難。項目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平臺。要深度介入項目建設,做到“項目指揮部與臨時黨組織同步組建、專業人才與黨員干部同步配強、項目管理與黨建活動同步運行”,以先鋒力量促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互動發展。
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歸根到底是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要圍繞建設“幸福自貢”要求,進一步強化思想教育、增強服務效能,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一是在思想教育上,實現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覆蓋”。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化黨員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和志愿者活動,引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自覺在感情上貼近群眾、思想上尊重群眾、行動上深入群眾,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二是在平臺建設上,實現機關部門聯系服務群眾“零距離”。縣鄉村普遍建立黨群服務中心,運用好政務服務平臺、黨員遠程教育平臺、黨群即時互動平臺,增強基層黨組織利用網絡平臺宣傳政策、匯集民意、服務群眾、引導輿論的能力,不斷拉近與基層群眾的距離。三是在作風轉變上,實現治理庸懶散奢效能問責“長效化”。貫徹“為民、務實、清廉”要求,完善機關干部績效評價和責任追究辦法,讓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以群眾評議干部、基層評議機關為載體,促進干部改進作風、機關提升效能。
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是他的登峰造極之作,迄今無人能超越。這首作品在1824年5月7日首演,第一樂章以快板奏鳴曲式,斗爭為主題;第二樂章以快板,詼諧曲進行;第三樂章是慢板,抒情性、整理性的;第四樂章為急板,代表作《歡樂頌》首次將合唱(人聲)引入交響曲,倡導“自由 平等 博愛”。
黨的根基在基層、活力在基層。推動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要把重視基層、強化基層、服務基層作為鮮明導向和重要保障,健全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政策往基層傾斜的上級組織服務下級組織的機制,進一步發揮基層黨組織服務發展、服務群眾的基礎性、根本性作用,確保基層穩定、社會和諧。服務基層,基礎在于加大投入保障。要放活政策,優化環境,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向基層聚集,引導各種資源向農村流動,加大在基層一線培養、選拔、使用干部力度,調動好、保護好基層黨員干部為民服務的熱情,夯實黨組織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基礎。服務基層,重點在于創新社會管理。引導基層黨組織實現從管理者向服務者的角色轉變,增強為民服務能力、社會治理能力。完善黨代表任期制、黨代會常任制,以黨內民主推動人民民主。完善網格化管理,組建網格服務團隊,動態做好民意采集、民情研判、利民惠民、問題調處工作,做到“工作在一線落實、問題在一線解決、成效在一線體現”。服務基層,路徑在于統籌城鄉發展。突破以往“小而全”的資源配置方式,促進城鄉黨建資源向“區域統籌、互通共享”方式轉變。針對自貢“大城市帶小農村”特點,完善企業、社區、機關與農村互幫互助機制,實現城鄉經濟發展與黨建工作統籌聯動。服務基層,關鍵在于落實黨建責任。堅持“書記抓、抓書記”,全面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完善“書記領辦項目”制和“聯述聯評聯考”機制,通過工作項目化、項目責任化、責任具體化,破解基層黨建工作難題,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