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生涯
最需要做職業規劃的九類人
◎向陽生涯
每個人的職業生涯都有周期,其中20~40歲這20年最為關鍵,說這是職業生涯的“黃金階段”也不為過。
到底哪些人面臨最嚴重的職場危機,又是哪些人最需要做職業規劃?向陽生涯專家團隊經過深入研究和分析,從專業、崗位、個性特征三大角度盤點了九類急需職業規劃的職場人。
外語類專業
小田是日語系畢業的,有日語一級證書。工作將近三年的他,一直不斷跳槽,做一些不痛不癢的項目助理工作。因為不想再這么混下去了,他也確實不知道自己到底該怎么辦?
在今天的職場上,外語已經是通用技能,也是外企的基本要求,除了語言能力沒有其他特長,很容易成為“小文員”“助理”等輔助性崗位上的小角色。向陽生涯中國職業規劃師強調,語言專業畢業的人一定要學會重新定位,從運用語言工具到培養核心業務技能,才能夠順利走好職場道路。
計算機類專業
杰凱大學讀的是計算機專業,畢業后他順利進入了一家IT公司,做了一名程序員。應屆畢業生一撥接一撥進入職場,他們掌握了最新的技術,而杰凱每天忙于應付眼前機械的工作,完全沒時間學習。更殘酷的是,公司每年還有超過50%的淘汰制度。
在如今這個競爭激烈的信息時代,計算機專業畢業的人進行職業規劃非常重要。向陽生涯職業規劃師張楨寧認為,如果不及早充電和為未來發展做好規劃,計算機專業畢業的人很容易就會被淘汰出局。
管理類專業
李科捧著澳大利亞某大學MBA學位回國,學業優秀的她出國前曾有過2年的外貿公司工作經驗,自認為具有職業競爭力。然而,她向心儀的十幾家管理咨詢公司、顧問公司、外企投遞了簡歷,卻大都石沉大海,回復寥寥。
近兩年,年輕人出國讀MBA的比例相當高,就是因為這個專業相對而言是比較“寬泛”的專業。向陽生涯首席職業規劃師洪向陽認為,管理類專業的求職者務必盡早確定行業、職業等求職目標,做好職業規劃至關重要。
行政人員
依蓮有長達6年的行政生涯。從職位名稱來看,似乎在不斷晉升。可依蓮卻滿腹怨言:“行政工作越做越沒有意義,自己仿佛是個高級打雜人員,一點含金量都沒有。想轉型,卻始終搖擺不定,這是她目前的狀態。
從事行政秘書的人多為女性,通常這一類輔助性崗位的專業技能并不高,創造價值也不明顯。向陽生涯首席職業規劃師洪向陽認為,女性要想在行政秘書等輔助性崗位上走向成功,要科學地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并在規劃后立即采取行動,提升核心競爭力。
客服人員
“我被客服工作困住了,工作三班倒,薪水原地踏步,每天接觸的大都是客戶投訴或咨詢。心情非常壓抑,再也做不下去了!”早就對客服工作心生厭倦的小玲最近打算跳槽,但投了很多簡歷卻一直沒有回音,這令她糾結不已。
對于小玲這樣的一線客服工作人員,向陽生涯中國職業規劃師閆嶺建議,在工作中,要更多關注從工作中能夠獲得的知識、觀念、能力、經驗、視野、技能、心理素質等內生涯因素。同時在情緒管理、壓力調試、溝通技巧等方面加強自我訓練。
質檢人員
章方是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的,目前在一家藥品公司做質檢工作。“我所在的公司規模很小,能夠化驗的項目也少。我是外向型的人,讓我天天無所事事,真的很痛苦。這份工作可替代性強,升遷機會也不大。我想轉行,又不清楚自己可以做什么?!?/p>
通過大量的職業咨詢案例,向陽生涯發現,從事質檢工作的人員跳槽率連年來只增不減。關于個人性格、職業興趣方面的分析,不妨找專業的職業規劃專家尋求幫助。
不善溝通者
陸齊是一名IT男。平時他除了開會,很少與人溝通。工作了4年,已經是公司老員工的他一直與晉升無緣,他選擇了辭職。來到新公司,他又埋頭苦干了2年,可依舊原地踏步。
據調查,善于溝通的員工薪酬普遍比不善于溝通的員工高,而懂得團隊合作的員工普遍升職比較快。
缺乏自信者
“我覺得自己既不漂亮又不是特別聰明,沒有競爭優勢,每次面試都因為不自信而失敗,我該怎么辦?”今年剛畢業的文科畢業生張霞一臉愁緒。
自信永遠是最重要的生存法則之一。像張霞一樣不自信的求職者比比皆是。專家提醒,對于這一類人來說,關鍵是解決“想做什么”的問題。有了清晰的目標,明確自身優劣勢,就能擺脫不自信了。
興趣“廣泛”者
王明興趣很廣泛,愛好美術、攝影、網絡游戲等。畢業3年,他按照“興趣”找工作,換了八個分屬于不同行業的崗位,最后導致職業定位完全迷失。
興趣廣泛是一個優點,但在求職的過程中,如果對自己的定位不準,到頭來發現自己什么都能做卻什么也做不好。向陽生涯中國職業規劃師提醒,不要把擇業范圍定得太廣,集中發展自己的主要興趣并專注于其中,持久發力才是成功的關鍵。
(摘自《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