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君巍
網絡管理通過構建起一個合理的醫院信息網絡,實現各項信息管理。對診療信息上傳衛生信息中心和科教網絡,實現共享。為病人提供優質服務,為科研教學提供了更豐富的素材。管理系統對信息網絡進行故障、安全等管理,提供高效穩定的信息網絡給醫療人員的診療使用帶來便捷。結合口腔醫院實際,進行符合口腔??漆t院的信息網絡管理,以改善日益突出的醫療供需矛盾的需求。
建立集聚、高速、穩定、安全的網絡架構是醫院實現信息管理的關鍵基礎。信息網絡包含醫院內部和外部網絡,網絡管理的目的是根據需要使兩者相互連接。
1.1 醫院網絡概況 作為一所市口腔??漆t院,是高校的教學醫院和實習基地,承擔著全市口腔醫療、預防、科研、教學等工作。醫院信息化應用網絡技術,有機整合醫療、科教信息,利用口腔醫療設備、計算機網絡平臺和醫院管理系統所組成的三位一體的綜合信息系統。網絡架構圖如圖1所示。通過這樣的架構實現了口腔醫院信息網數據庫,全市信息中心網絡口腔專科診療數據庫和高等教育網絡中口腔醫院教學數據庫的數據通信及同步。

圖1 網絡架構圖
1.2 外部網絡架構 (1)市衛生信息中心網絡。與市衛生信息中心網絡的連接,掌握最新政府醫療政策,實時傳遞辦公文件。使醫院口腔診療數據庫同步到信息中心網絡,可以實現臨床診療數據價值最大化體現,增加醫院診療的可視度,為資源共享提供可操作性。(2)高等教育網絡。高等教育網絡的接入,搭建起教授、專家、科研人員等醫學者學術交流平臺,滿足教學與科研的要求,蘇大圖書館等資源窗口的設立,完成科教資料的查閱、共享、發布。(3)醫院網站。進入互聯網推廣,架起病人與醫院溝通的橋梁,讓病人了解醫院的動態信息。完善醫院網站,豐富網站內容,提升網站服務。使大家了解口腔健康不僅是牙病患者關注的熱點,同時也促使全民重視口腔健康。
1.3 內部網絡架構 (1)His網絡。由于口腔健康的普及,門診需求逐年遞增,強化護士分診系統。優化分診系統已成為重中之重,為此我們調整科室網絡布局,根據口腔專業科室細化,一人一診室的特點,對分診網絡進行按門類科學劃分。分為口腔內科、口腔頜面外科、口腔修復科、口腔正畸科、專家專科5個分診臺,為進一步細化職能,分出兒科隊列、口腔粘膜疾病隊列、口腔種植隊列等。排隊隊列細化到切實解決候診時間長的問題,為患者辦實事。為每個醫生工作站中加入電子病歷系統,記錄病人歷史診療信息。并整合檢驗、放射接口,實現開具申請單,調取結果報告。醫生可以做到一站式診療過程。(2)PACS網絡。由于口腔??铺攸c,在牙種植、牙外科治療、牙內科根管治療、牙正畸等方面都需要影像診斷,所以圖像的清晰準確直接影響到診斷和診療效果。我院放射科的曲面體攝像機、計算機成像系統、干式激光機、RVG、數字化牙片成像系統(DR)以及口腔錐形束CT機等多種先進的口腔影像專業設備,有大量高清大文件圖像數據的產生,PACS完成了這些圖像的采集、傳輸、存儲、調用??梢杂行У乜s短診療時間,提高診療效果。為圖像的長期保存和共享帶來了途徑。(3)網絡口腔手術示教網絡。我院擔負著教學醫院的工作,開展了實例教學模式,通過實時口腔手術視頻直播、現場語音解說同步的方式,用于常規手術教學、創新手術或陰暗手術演示以及學術會議交流。示教包括視頻語音兩部分,圖像通過采集傳輸,通過高清屏幕顯示,語音通過電話終端,具有靜音選擇、音視頻同步、多方交互等特點,滿足聲音雙向傳輸的教學需求。(4)OA網絡。搭建一個與全市衛生系統的溝通平臺,細化到各單位各部門負責人。在內部可以完成內部文件的交流、傳遞。
1.4 內部網絡與外部網絡對接 口腔醫院的特點是復診次數多,時刻需要隨訪,所以需要重視預約掛號、復診預約服務。將醫院信息發布到衛生局信息中心的網絡平臺、移動平臺和醫院門戶網站,實現了一卡通及一號通的服務功能。(1)一卡通。一卡通以市民社??橹鳎皇菫榻€人終身健康檔案,從而建立起統一的、系統的、連續的、動態的、共享的個人健康檔案庫。二是資源整合、雙向轉診和醫療協作。三是通過一卡通平臺,改變醫療服務流程。我院一卡通系統建設重心放在掛號收費系統的建設上,醫院掛號收費一卡通系統是針對目前醫院內病人就診過程中,重復多次排隊掛號收費而造成不必要的秩序混亂,達到改善醫院整體就醫狀況和就醫環境。(2)一號通。在一卡通的基礎上,再次深化,進行了一號通的建設。跳出一卡通網上平臺預約的思路,進入通信的領域。通過現在電話查看醫院診療信息,并進行預約掛號、復診預約、診間轉診。
建立合理的網絡,為了保證其高效的運行,行之有效的網絡管理組織、硬件配置規劃、網絡管理的故障及安全等措施是必要的。同時要將其制度化,使網絡管理工作常態化。
2.1 管理組織分解結構 網絡的管理成為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有序的管理組織團隊,組織分為三個層次:領導組由院主要領導構成,確定方針明確團隊目標;工作組由分管信息網絡領導構成,制訂計劃;執行組由口腔門診科、口腔放射科、信息科等科室主任、護士長構成,擁有共同的行為規范,獲得有效的授權執行工作,具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實現資源共享并反饋結果。
2.2 硬件配置 作為口腔??漆t院由于規模上不可能與大型綜合性醫院相比,但在可行性范圍內擴大房間,合理布局醫院信息管理中心——服務機房還是相當有必要的。選用新型HP ProLiant機架式服務器,考量其優良的傳統設計,具有出色可管理性:HP Insight Control;穩定性:企業級正常運行時間。配備UPS不間斷電源,續航能力計劃在8-10小時之間,并布雙電源線。雙空調維持機房溫濕度條件恒定。CISCO高效路由交換器,布置100-1 000 M網絡線。
2.3 故障管理 網絡故障主要分為硬件故障和軟件故障,對網絡故障進行分析也主要可以從硬件與軟件兩個方面著手:網絡故障分析與診斷的原則可歸納為:由服務器到工作站(就是出現工作站不能入網的情況時,先確定服務器是否有問題);由外部到內部(即當有工作站出現網絡故障時,先檢查其外部直接可看到的設備情況,如與之相連的交換機或集線器有沒有故障,電纜有無纏繞導致內部線纜斷裂或接觸不良);由軟件到硬件(就是網絡處故障后先從操作系統、網絡協議、網卡驅動程序及配置上找原因。重新安裝網卡驅動或網絡協議、操作系統,看看故障是否消失。再確定排除軟件。故障定位及排除的常用方法:告警性能分析法、查看網絡設備日志法、替換法、配置數據分析法。選用合適的故障定位方法是故障能否有效、直接排除的關鍵因素。
2.4 安全管理 安全在于管理和技術,重點在重視管理,組建高技術隊伍,規范管理制度[1],建立起一個完善的應急預案。(1)防病毒控制。雖然windows中也內置了連接防火墻,不過這道防火墻功能較弱,對于醫保網絡這類安全要求更為苛刻的網絡,安裝第三方防火墻是完全必要的。防火墻可以在你的系統邊緣構建一道“安全之墻”,防止各種攻擊破壞信息系統。限制他人進入內部網絡,過濾掉不安全的服務和非法用戶,限定用戶訪問特殊站點,監視網絡安全。(2)數據安全。醫院服務器可采用3種備份方式:①服務器使用新型技術型號。采用raid陣列卡,通過多硬盤組合技術來減少硬盤數據的丟失。②采用備用服務器[2],數據實時同步。③定時寶貴數據轉移保存。采用異地備份方案。(3)用戶權限和訪問控制。保障網絡資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法訪問。進行網絡安全配置[3],包括進網訪問控制、網絡權限控制、網絡監測與閉鎖控制等。檢查用戶是否合法并是否獲準訪問服務。我們設置各個層面上的用戶權限,由超級管理員來分配權限,設立各級管理員、操作員等分管人員,實現逐級管理并隨時監督各級工作。用戶定期更改密碼,絕對不能讓無關人員知道而引起文件丟失和病毒破壞。(4)專網接入。拉設醫保專網實現最安全的高速傳輸路徑。減少被侵犯的可能性。同時減少干擾點的產生。
2.5 建立網絡管理規章制度 制定有關管理規章制度,制訂有關網絡操作使用規程和人員出入服務機房管理制度,制定網絡系統的維護制度和應急措施等,建立適合自身的網絡安全管理策略都是及其必要。
現行網絡架構和管理模式,與傳統模式進行比對分析,有下面幾點的突破。
3.1 多網絡信息同步 使人們可以多方位的從衛生信息中心平臺、移動平臺、網絡平臺、科教平臺等了解及時準確的信息咨訊。各網絡同時有各自的特色傾向,人們可以選擇自己需要的門診診療信息、門診病歷圖文數據信息、醫療科研信息等。
3.2 網上、手機預約掛號系統及時準確地發布醫生排班信息 有利于患者進行就醫咨詢,提前安排就醫計劃,減少候診時間,也有利于醫院提升管理水平,合理分配醫療資源,提高工作效率和醫療質量。采用標準化接口模式,實現預約掛號系統與醫院內部系統的信息同步。標準自動化預約,保證服務的公正性。提供多種渠道的預約方式,適合各層次、各年齡段人群使用。
3.3 加強與外部的合作 通過市衛生信息中心網絡的通信,加強了同類醫院、同類部門的學術、科研協作。
3.4 與高校信息數據的對接 使教學科研同臨床實操協同統一 豐富了校園教學題材,同時也將最新研究能第一時間在臨床進行實踐,教學、科研、醫療在協同發展。
3.5 提高臨床教學質量 通過建立口腔手術示教系統,徹底解決了實習學生現場觀摩手術所造成手術間擁擠、影響手術者操作和手術室管理等問題,有力地促進了臨床教學質量的提高。
3.6 促進人們關注口腔健康 近年網絡的接入,影響了老中青三代人的生活狀態,網絡對行為的影響毋庸置疑,人們可以通過電腦、筆記本、手機等方式進入醫院網站了解最新動態,引導人們更加關注口腔衛生健康。
3.7 發揮團隊效能 網絡管理組織,這個團隊的各成員相互團結,每個人發揮自己的優勢,使管理工作順利進行,發揮出更大的能效。
3.8 強化安全管理 對網絡中硬件和軟件進行故障安全等管理,做到制度化,使管理更規范。
1 程順達,高海燕,邢茂林.淺談醫院信息系統中的安全管理[J].現代養生B,2009,6:49-50.
2 李國亮.醫院網絡數據災難恢復與備份[J].中國醫療設備,2011,2:87-88.
3 耿輝.醫院網絡安全與維護[J].現代企業教育,2012,4: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