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生人正處于承前啟后的歷史拐點之上,他們其實在20年前已經受過一次政治洗禮,那一次跌宕起伏之后,很多臺前幕后的風云人物早已分道揚鑣,在接棒梯次和各行各業里的佼佼者,不乏60年代生人。浦志強們只是一個群體,這個群體道路的選擇,或許走不到終點,雖然他們大多數人至今仍然篤信格瓦拉的格言:面對現實,忠于理想,直到最后的勝利。但他們的選擇,其實更多時候依然是曲折迂回,備嘗坎坷。
社會中堅的坐標已轉移到60年代生人,從某種意義上說,未來5到10年的中國,屬于他們,生于憂患,仍必須面對憂患,這就是60年代生人,這就是浦志強們依然堅毅前行的時代意義。
這是時代的宿命,我們別無選擇。
——楊錦麟
看到這些被壓抑的人的故事,我們只有努力不讓我們的國家變成那樣,不要讓人們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無法再次面對的事。讓所有人能有尊嚴地生活是國家存在的意義。
——愛土居(新浪網友)
結局是兩人各自都家庭和睦,回不到的是過去,甜蜜的是回憶,漸行漸遠的是兩人的心,“完美”的結局透露出來的是制度對于人性的扼殺,但愛還是發了“芽”。
——昆侖結Jason(新浪網友)
讀過Nothing to Envy,閱讀的過程中,曾幾度陷入哽咽,記憶中印象最為深刻的也是這兩人的愛情那一段,書中描述得甚為純潔;真正的愛情是偉大的,是不會受到社會制度的牽連與壓迫的,但可悲的是,往往最為純潔的愛情卻無法走到最后,但相見不如不見,彼此作為生命中最美麗的回憶吧!祝福善良的朝鮮人民。
——Yoyoyuan_Yuan(新浪網友)
她的高貴、優雅和禮儀,會使后人永遠記住她的。而不像我們現在的明星,靠整容、靠薄露透、靠緋聞抓人眼球。
——一季年華被風吹亂(新浪網友)
當年從黑白電視機里看了《羅馬假日》后,才發現世界上竟然有這樣的女子。后來,也是從黑白電視機里得知她去世的消息。其實,她只是離開,回到了她應該去的地方。一晃,20年過去了。
——不系之輕舟(新浪網友)
獨自過了13年,很難對這樣的生活心生向往,也不知道這樣的人生對親人、他人或者社會、人類的意義在哪里。假如也不被人知,和狼孩的區別是什么呢?都是一個脫離了族群順著本性而活的生命。局外人。
——amonchen(新浪網友)
無論過怎樣的生活,有尊嚴和信仰地活著,生命就會得到敬仰。
——Thankju(新浪網友)
這樣的選擇是人性的進步,還是文明的一種倒退?不管怎樣,有些人選擇忠于自己的內心,也是一種對生命的注解。
——阿甘的妹妹(新浪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