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不詳 嘉柏麗爾·香奈兒在陽光下舒展雙臂 約1915年 埃德蒙·查爾斯·胡收藏,法國巴黎 威利·里索 嘉柏麗爾·香奈兒與蘇西·帕克在巴黎康朋街31號寓所的客廳 1959年 威利·里索收藏,法國巴黎 ? Mario Sorrenti 馬里奧·索蘭提 米歇爾·希克斯與凱特·莫斯身著香奈兒1993秋冬高級定制服系列 藝術家:不詳 嘉柏麗爾·香奈兒在巴黎康朋街31號精品店門前 1962年7月


1922年12月,連接巴黎和蔚藍海岸的豪華臥鋪夜車開通,這趟列車將法國南部海岸沿線的美景盡收,香奈兒常常搭乘這趟列車去往她位于法國南部洛克布魯的 La Pausa 別墅度假。
1924年6月24日,芭蕾舞劇《藍色列車》由塞爾吉·迪亞吉列夫率俄羅斯芭蕾舞團于巴黎香榭麗舍劇院首演,劇名就取自這趟豪華列車。應迪亞吉列夫之邀,該劇由達律斯·米堯創作音樂,尚·考克多撰寫腳本,亨利·勞倫斯設計舞臺裝置,畢加索負責節目單及布景創作,香奈兒則擔任全劇的服裝設計。

? Succession Picasso 2013
畢加索 芭蕾舞劇《藍色列車》的幕布 1924年 畫布、油彩 1020 X 1170厘米 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英國倫敦

尚·莫拉爾 嘉柏麗爾·香奈兒與塞爾
吉·里法 題詞“給我的弟弟塞爾吉,可可”1937 年 香奈兒收藏,法國巴黎
《文化香奈兒》展覽最后一站將畢加索1924年為《藍色列車》創作的巨幅布景從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搬進了廣州大劇院。在藝術家卓越的畫作下,香奈兒傳奇的人生以及彌漫著經典氣息的創作共同鋪展出5幕傳奇。香奈兒曾說,“是藝術家們讓我知道了什么是嚴謹”,香奈兒風格由此誕生,并在近一個世紀里保持著恒久的魅力。
“這幅宏大的布景可說是本次展覽的主旋律。展覽以畫面中蘊含的活力為靈感,將香奈兒的一生娓娓道來。以大海為背景,兩名半裸的女子自由歡樂地奔跑著,雙臂高舉。這樣的形象、這樣的創作默契(超脫了時代的紛擾),無不使人聯想起嘉柏麗爾· 香奈兒的精神。”《文化香奈兒》策展人尚·路易·弗蒙說,“嘉柏麗爾· 香奈兒的作品是她人生的寫照。沒有一款服裝、珠寶、香水不曾受到她生活經歷的影響。沒有一道童年的傷痕、沒有一場愛情的邂逅不曾體現在她的作品中;沒有一段與藝術家的友誼不曾從本質上改變她的思想,進而影響到她風格的確立。而她決心為自己塑造的形象,又與此風格完全一致。”
“時尚不僅僅存在于女士服裝中,時尚更彌漫在空氣里。它乘風而來,我們感受著它,呼吸著它。”——香奈兒《一幅布景與五幕傳奇·呼吸》
1923年,香奈兒被西敏公爵的魅力所俘虜,她無法抗拒公爵身上優雅從容、見多識廣、瀟灑淡然的氣質。
香奈兒熱愛無拘無束、奢華閑適的戶外生活。那一時期,她常常穿著斜紋軟呢外套、羊毛針織衫和長褲。出海時,優雅的jersey 針織面料服裝是她的首選。有時她會配上一頂小帽,或白頂藍檐的海軍帽。
她將男式服裝的剪裁與比例加以改良,以便更貼合女性的身形,又保留了男裝設計的精髓,這也成為她的標志性風格。最先推出的是靈感來自當地漁夫罩衫的 jersey 針織水手領上衣,這個款式后來成為了經典。接著,她又設計了橫紋水手衫、水手長褲和海灘休閑裝。在當時,這種面料一般只用來制作男士內衣,但因為舒適易穿,香奈兒首開風氣之先,將它轉而運用在女士外衣上。
“香奈兒套裝是為行動中的女性設計的。”——香奈兒 《一幅布景與五幕傳奇·行動》
香奈兒喜歡戶外生活,艾提安·巴勒松帶她進入了騎馬和賽馬的世界。1905年,她在穆朗城認識了艾提安·巴勒松,接著,她又來到他位于巴黎近郊的霍亞里越莊園。這位豪門公子愛馬成癖,還自己培育純種馬。
為此,香奈兒不僅創造了自己的騎馬裝,也為觀看賽馬設計了許多服裝。同時,她也注意到馬廄里小伙子所穿的輕軟舒適的菱格紋外套——那種菱格紋,在馬鞍墊子上也可看到。菱格紋融入了她的時尚設計,多年后,更成為2.55手袋的經典元素。
“一個不被愛的女人是失敗的。”——香奈兒 《一幅布景與五幕傳奇·愛》
生活中的男性密友不經意間促成了她全新時尚風格的形成。代表人物之一就是狄米崔大公。
狄米崔大公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堂弟,在十月革命屠殺俄國皇室成員前夕被驅逐流放,因此幸免于難。兩人的愛情故事開始于1920年,結束于1922年。但是,俄羅斯風格的元素一直影響著她的創作。
也是由于狄米崔大公的引薦,香奈兒結識了同樣流亡到巴黎的恩尼斯· 鮑,這位法國后裔曾是沙皇的御用調香師。香奈兒委托他創造“一款聞起來像女人的女性香水”。于是,N°5香水于1921年誕生了。之后,恩尼斯· 鮑又創造了多款珍貴的杰作,包括1927年推出的俄羅斯皮革香水。此外,她還結識了狄米崔的姐姐瑪麗亞女大公。瑪麗亞開辦了一家名為基特米爾的刺繡IaIFr/Vi5mGwATGVdx4wg9MTXq7AFqwmNEyhWsi0APE=工坊,專為香奈兒品牌工作。
“書,是我最好的朋友。” ——香奈兒《一幅布景與五幕傳奇·夢·想》
香奈兒的詩人和作家朋友們為她打開了通往想象與夢幻世界的大門。莫迪里阿尼為她周圍的藝術家與作家朋友繪制了一系列鉛筆素描。
在香奈兒的藏書中,許多都是她的詩人、作家朋友們特別題贈予她的,她邀請杰曼·施羅德專門設計了一套書封,還在每一本的扉頁上用鉛筆寫上了字母C。她與尚·考克多的親密友誼,從兩人間的大量通信可見一斑。天使的形象在考克多的創作中反復出現,尤以影片《奧菲斯》中的白天使與黑天使為代表。羽毛裝飾著香奈兒女士的一系列作品,從她設計的第一頂帽子,到1925年推出的用羽毛裝點的披風,再到她為阿蘭·雷奈影片《去年在馬里昂巴德》的女主角德菲因·塞里格創作的服飾,無不一脈相承。
“我的全部本領就在于把別人添加的東西一一除去。”——香奈兒《一幅布景與五幕傳奇·夢·想》
她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條:一樓的精品店、二樓的高級定制服沙龍、三樓的寓所,以及門上有著“女士專屬”字樣的“創意工作室”。當然,還有位于頂樓的高級定制服工作坊。康朋街31號自成一方天地,在這里,香奈兒的品牌風格逐漸打磨成形。她重新定義了女性的輪廓線條,將身體從束縛中解放出來,賦予它行動的自由,并由此帶來某種獨特的魅力。
香奈兒始終將行動自如作為設計服飾的重要準則。因此,她在量身時會讓客人交叉雙臂,以便在合身裁剪的同時又留有自由伸展的余地。編結滾邊勾勒出整體線條以及口袋與袖子的輪廓,也令外套的結構更鮮明。口袋擺放的位置,讓女性能夠隨性地將雙手插入其中,在香奈兒女士的時代,這是一個相當男性化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