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擇快樂是我的權利
二戰時,許多波蘭人都被德國兵抓進了集中營,在慘無人道的折磨中悲慘地死去。戰爭結束后,幸存者寥寥無幾,而且大多數人在劫難后都有著不同的心理或生理疾病。體檢結束后,醫生卻發現有一個人身心都很健康。當人們問到他是怎樣挺過那段地獄般的日子時,那個人沉默了一會兒,答道:“我覺得,無論境況如何,我都有選擇快樂的權利。”
無論環境如何殘酷,處于其中的人也可以完全不受影響,以達觀的心態漠視惡劣環境給身體帶來的種種苦痛或不便,并從中發現快樂,找到內心的寧靜和泰然,這體現著一個人擁有獨立、自由的意志力量。快樂或幸福,實際上取決于我們如何對待環境的心態。正如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所說:“幸福并不是看你是誰或者你擁有什么,它完全取決于你怎么想。”
拾金不昧感眾人
2013年9月14日,美國一個名叫詹姆斯的流浪漢在當地一家商店外撿到一個背包,里面裝有2400美元的現金、39500美元的旅行支票以及護照等個人文件。對于年過五旬、流浪八年的詹姆斯來說,這無疑是一筆天上掉下來的橫財。但他沒有見錢眼開,而是立即攔下巡邏警察交出了背包,警察隨后找到了失主——一名來旅游的中國學生。面對媒體,詹姆斯說:“我雖然很拮據,但絕對不會拿背包里的一分錢,因為上帝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我。”事件經媒體曝光后,詹姆斯的故事感動了許多美國人,他成了新聞人物。一些美國人主動為他籌款,一位捐款者說:“他的行為恢復了我對人性善良的信念。”波士頓警局總監也向詹姆斯頒發了特別榮譽獎,并稱贊了他的行為。
一名窮困的流浪漢拾金不昧的原因,不僅在于他的誠實品格,也在于他內在信仰的堅定,這使他能做到潔身自律。東漢名士楊震也是這樣的人,他在任職東萊太守時,有一次路過昌邑,他曾舉薦的縣令深夜攜帶十斤黃金來贈送,楊震拒絕了,縣令以為他裝清高,便說深夜不會有人知道,楊震嚴肅地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能說無人知曉呢!”對管理者來說,在員工中應大力倡導自律和誠實的意識,尤其是樹立“天知地知”的信仰非常重要。現實中許多貪官行事都抱著神不知鬼不覺的心理,但等有一天敗露后,后悔已經晚了。
修筑黃金臺,誠招賢士來
戰國時期,燕昭王剛繼位就一心想要招納賢才,以重建家園,但卻遲遲未果,為此他整天悶悶不樂。后來有個叫郭隗的智者晉見,他給燕昭王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人愿出千金買千里馬,等了三年沒買到,又派人去買,三個月后聽說有一匹,手下趕到時馬已死,手下用五百金買回來死馬。主人見了很生氣,手下說:“大人息怒,您想您連死馬都肯花五百金來買,還愁買不到活馬嗎?此舉必會引來天下人為你提供千里馬。”果然不出一年,就有人送來了三匹千里馬。郭隗接著說:“大王,您若真想招納賢才,請先從聘請我郭隗開始吧!若像我這種才疏學淺的人都能受到您的器重,那些德能遠勝于我的賢才,必然會聞風而動,不遠千里趕來。”燕昭王聽后連連點頭稱是,于是尊郭隗為師。燕昭王還在沂水之濱修筑了一座高臺,臺上放置了幾千兩黃金,作為禮聘賢士的覲見禮,這就是史上有名的“黃金臺”。黃金臺的修筑震動了天下,不久就引發了“士爭湊燕”的局面,投奔而來的有魏國軍事家樂毅、齊國陰陽家鄒衍,還有趙國的游說家劇辛等,燕昭王對他們一一委以重任,在群賢輔佐下,燕昭王勵精圖治,迅速使燕國成為一個富裕興旺的強國。
人才之于企業,也如同之于國家一樣。為向外界表達自己引進人才的誠意,我國企業也有必要學習燕昭王的做法,修筑自己招賢納士的“黃金臺”。事實上,微軟、谷歌、蘋果等企業都設有展示自己所需人才特色的“黃金臺”,從物質、精神等方面為人才成長和發展提供了豐厚條件,從而引進了不少創造性人才,為企業騰飛做出了卓越貢獻。
苦練笑容,終成高手
威廉·懷拉原是美國享有盛名的職業棒球明星,40歲時因體力原因退休,轉行去一家保險公司應征推銷員。人事經理對他說:“雖然你很有名氣,但很抱歉,保險公司推銷員必須有一張迷人的笑臉,而你卻沒有。”威廉不服氣,回家后苦練了幾天笑容又去見經理,經理看了直搖頭:“這哪是笑啊,分明比哭還難看。”威廉立志苦練,為了不影響鄰居,他每天早上跑到海灘上練習,回家后躲在廁所里對著鏡子練習。經過一段時間后,他又去到經理那里展示微笑,經理說:“我覺得可能是由于您之前職業的關系,您的笑容很不自然,建議您多去看看別人是怎么笑的。”于是威廉用相機拍下了無數人的微笑照片,并逐個研究。半個月后,他再次去經理那里展示微笑,經理說:“我是第一次見到像您這么執著的人,我很佩服您,但是真正的笑是發自內心、不需要任何修飾的。”威廉又回去苦練,并決定讓自己每天都微笑一點點,終于悟出“發自內心的笑容最迷人”的道理,而且他徹底打開了長期難解的心結——離開近一年的妻子回到了他的身邊。當他再一次走進經理辦公室后,沒說兩句話,經理連忙站起來,激動地和他握手:“恭喜您,您被錄用了,如果您不介意的話,從現在起就可以開始工作了。”憑著一張令顧客無法抗拒的笑臉,威廉很快成為了美國銷售人壽保險的頂尖高手,年收益高達百萬美元。
真正迷人的微笑需要以健康、樂觀的心態為基礎,這是一個人待人處事能力和個人修養的出色體現。學習微笑待人,本身也就是在學習如何保持陽光心態來對待生活,如何與人和諧溝通和交往,如何更好地理解人、關心人。這其實就是健康生活的必修內容。
只要堅持,就有奇跡
一個新組裝好的小鐘放在了兩個舊鐘當中。兩個舊鐘“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著。其中一個舊鐘對小鐘說:“來吧,你也該工作了。可是我有點擔心,你走完3200萬次以后,恐怕便吃不消了。”“天哪!3200萬次!要我做這么大的事?辦不到,辦不到。”小鐘吃驚地說。另一個舊鐘說:“別聽它胡說八道。不用怕,你只要每秒擺一下就行了。”“天下哪有這么簡單的事情。如果這樣,我就試試吧。”小鐘很輕松地每秒鐘滴答擺一下,不知不覺中,一年過去了,它擺動了3200萬次。
常言道:沒有比腳更高的山,沒有比腿更長的路。成功的遠大目標看起來似乎遙不可及,但可分解為許許多多個小目標,只要邁開步,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終有到達總目標的那天。若因目標遙遠而失望、疲勞、懈怠,從而放棄應有的努力,那只有半途而廢、望洋興嘆的份兒。
安一盞路燈,全城有光明
富蘭克林是美國著名的科學家、發明家和政治家。18世紀初,年輕的富蘭克林在費城經營一份報紙,他在審稿時發現,搶劫等暴力犯罪多半發生在夜晚黑暗的街道,很少有人會在光天化日下攻擊別人。為了城市安全,他向費城政府申請在城里最熱鬧的街道裝設煤氣街燈,但遭到了拒絕。他轉而求助于當地商人,請他們在店前裝設路燈,但依舊沒人贊同。他又求助于社會大眾,也無人支持。無奈之下,富蘭克林自掏腰包在報社門前裝設了一盞路燈。商店的老板漸漸注意到,夜里人們會走過他們的店門,聚集到報社門前的街燈下聊天。不久,一個店家也在店前裝設了街燈,并且驚訝地發現自家白天的生意變得更興隆了。接著店家陸續開始跟進,一個又一個的路燈相繼裝設,城市在夜里變亮了,其設置和維護隨后也由市政府接管負責。富蘭克林發現,報紙報道的犯罪案也如預計那樣大大下降了。
富蘭克林只不過想要給城市帶來更多的安全感和便利,這點善意最初不為市民所理解和支持,他本可置身事外,但他相信善意的付出終究會有人跟隨,結果他以一盞路燈的光明,讓整個城市都有了光明和安全。他的成功表明:在大多數人不理解也不期待別人改善這個世界的時候,不要輕易放棄你的善意付出,它終能贏得人們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