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人性化教育”的提出
“人性化教育”,即在教育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具有完善的獨立人格。中職教育的對象大部分是剛剛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初中畢業生,他們往往在學習方面缺乏主動性、持久性和創新精神,沒有形成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基于此,我認為,在當今信息社會的背景下,“人性化教育”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為迫切。特別是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探索和實施“人性化教育”具有較強的時代特征和現實需求。
二、“人性化教育”的內涵
“人性化教育”不是一個全新的教育理念,而是教育本義的回歸。“人性化教育”是基于人性、提升人性的教育。“人性化教育”的具體實踐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教育行為的人性化,即“人性化教育”滲透到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和細節之中;二是教育結果的人性化,即通過教育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人性,培養具有人性光輝的人。
三、“人性化教育”的實踐
“人性化教育”在中職計算機教育中的實踐,即根據課程要求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讓學生在寬松、平等與和諧的氛圍中掌握相關的計算機知識,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并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體驗互助合作和共同成長帶來的喜悅,以培育學生美好的“人性”根基,具體包括五方面。
1.營造寬松環境
很多中職生在計算機學習方面有逆反心理,為了使學生健康成長,必須營造寬松環境,具體包括兩點。其一,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教師應讓學生認識到,計算機知識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意義,須熟練掌握和運用,應充滿自信,踏實學習。其二,教師要認真備課并制作詳細的學案。在課前,教師應把學案發給學生,以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了解重點和難點,使學生擺脫畏難情緒。例如,在教學“單間辦公環境網絡設備的安裝與調試”這一內容時,我精心地制定學案,把比較枯燥的內容清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如表1所示)。
2.多用賞識激勵
其實,中職生學習計算機課程具備很多優勢。例如,動手能力強、勇于實踐等。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善于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及時表揚,發揮學生的特長,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樂趣,并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例如,有個學生玩游戲上癮,父母拿他沒辦法。我了解這個情況后,多次與他溝通。通過聊天,我發現他能較為熟練地操作計算機,就讓他擔任計算機科代表。此后,我經常安排他幫忙整理機房、布置實驗環境,還建議他考取各種計算機技能證書和等級證書。畢業后,這個學生找到了較好的工作,其較強的工作能力獲得單位領導的肯定。
3.創設教學情境
為了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教師可借助網絡中的各類學習資源,提前準備相關素材,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例如,在教學“網絡安全”這一內容時,我通過播放視頻《誰來保證我們的網絡安全》,讓學生意識到網絡安全問題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既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又認識到網絡世界的規則。又如,在教學“DV制作”這一內容時,我給學生布置的作業題目是“我愛我家”,即要求學生把自己從嬰兒到現在的照片加工成數碼照片,并給每張照片附上簡介,同時錄一段家庭成員料理家務的視頻(或家庭成員一同旅游的視頻)。學生從腳本制作、素材整理到后期制作及渲染輸出等均獨立完成。在作業講評課上,有5名學生自愿參加作業展示,既分享作業成果,又回顧成長經歷。這次作業對每個學生都是一次愛的洗禮,既體驗親情,又學會感恩。
4.開展社會實踐
“人性化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育具有美好“人性”的人,而現代企業用人不僅要會做事,更要會做人,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創造條件,延伸課堂教育,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提升能力和完善人格。
以培育中職生美好“人性”為目的社會實踐具有這樣的意義:讓學生服務他人、服務社會,使學生體會“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成就感。具體實踐內容包括三個。第一,成立志愿團,培養學生的奉獻精神。例如,我在學校成立了“計算機愛好者”志愿團,由學生自愿參加,會長競選產生,義務為全校師生提供計算機故障維修、系統安裝和查殺病毒等服務。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學生收獲尊重,提高解決各類問題的技能。第二,帶領學生參與義務勞動,培養學生的職業責任感。例如,我帶領學生整理計算機機房,其主要涉及系統安裝、軟件安全和網絡調試等方面,既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培養學生對工作負責的精神。第三,率領學生參與義務教學,體驗參與社會實踐的樂趣。例如,業余時間應社區邀請,我率領學生義務給社區居民講解有關計算機和網絡的知識。雖然學生犧牲了休息時間,但贏得了居民的尊重,體驗到參與社會實踐的樂趣。
5.實施多元評價
中職生在初中階段往往被老師和同學認為是“學困生”,為了讓他們重新認識自己,促進他們的有序發展,整體性、多元性的評價方式必不可少。因此,教師在設計計算機課程評價體系時要側重綜合能力和職業素養的提高,從學生職業生涯持續發展的角度考慮,讓學生在評價中獲取技能的提升,感受學習的成功,具體包括三點。
(1)評價標準職業性
對中職生的評價應引入行業標準,關注職業能力的培養。例如,在教學“網絡安全配置與測試”這一內容時,為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我在設計每個教學任務時,采取了小組合作的形式,旨在讓每個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項目經理、網絡安全工程師、布線工程師和測試工程師等),遇到困難盡量通過小組內部交流及查看設備手冊解決。最后,每個學生的成績分為小組成績和個人成績分別登記。
(2)評價形式人文性
對中職生的評價既要引入企業、行業標準,又要關注學生的身心特點。為此,教師要盡力挖掘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多用積極的語言,肯定學生的成績,找出學生的不足,指明學生努力的方向。當然,學生可質疑教師的評價標準,還可通過平等交流的形式提出意見。
(3)評價方式靈活性
評價中職生應尊重其個性差異,所以,采用靈活的評價方式比較適宜。例如,評選最佳員工、最佳小組長及最佳測試員等,就可讓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體驗成功的喜悅。
四、“人性化教育”再思考
在計算機教育中實施“人性化教育”,既提高教學效果,又促進學生成長。為了今后在計算機教育中更好地開展“人性化教育”,我認為還應堅持四點。
1.堅守理念
教師應在教學中堅守“人性化教育”的理念,充分認識到“以生為本”的重要性,進而真正從學生全面發展、持續發展的角度考慮教學行為,最終把“人性化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的各個環節。
2.魅力教師
教師要加強文化修養,提升思想境界,成為熱愛生命、熱愛生活和熱愛工作的典范,以積極的精神面貌和飽滿的工作熱情開展“人性化教育”,最終成為具有人性魅力的教師。
3.生命課堂
教育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心靈與心靈的慰藉,靈魂與靈魂的撞擊。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面對的一段生命歷程,因此,教師要讓每堂課具有生命的意義。而“人性化教育”成就了“生命課堂”,譜寫了師生美好的生命歷程,使師生體驗人生的價值,感受生命的意義。
4.培養“人性”
中職教育不僅重視技能的培養,更重視美好“人性”的培養。因此,只有更好地開展“人性化教育”,才能讓中職生懂得生命的珍貴,感受“人性”的滋養,學會思考人生,懂得積極思維,提升在生活中感受幸福、創造幸福的能力。
(作者單位:北京市順義區社區教育中心)
(責任編輯: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