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節約型”校園就是要增強師生節約資源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樹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學的消費理念,建立相應的管理運行機制,提高管理和服務的效率,形成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良好風尚。建設“節約型”校園不僅是學校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學校培養合格社會人才、履行高校社會責任的需要。
一、建設“節約型”校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近年來,高等院校不斷擴招,資源浪費現象普遍存在。具體表現在四方面:一是制度的不合理造成能源、資源浪費嚴重;二是辦學缺乏相對的穩定性,特別是經過多次重組的高校,擁有若干校區、上萬學生,辦學成本較高;三是超標準維修、超標準裝修、公款請客和公款旅游等現象比較普遍;四是水電浪費極為嚴重。資源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就高校而言,能源不足與能源浪費并存。因此,構建“節約型”校園,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二、建設“節約型”校園的具體要求
建設“節約型”校園就是要將節約的理念貫穿于學校的各個層面,讓有限的辦學資源發揮最大的作用。具體而言,有五個要求。
1.加強宣傳教育力度
要在高校定期開展以“節約”為主題的課程和講座,組織團委、學生會開展豐富多彩的節能宣傳活動,并結合校園實際,積極鼓勵師生參與節能、節水和環保等方面的實踐活動。其目的是通過大力開展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宣傳教育活動,使師生牢固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自覺做到艱苦樸素、勤儉節約,自覺抵制奢侈浪費行為,努力形成“崇尚節約、摒棄浪費”的校園文化風尚。
2.加強管理制度建設
建設“節約型”校園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各高校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建立有利于節約的各種規章制度,包括建立嚴格、科學與合理的成本核算制度;建立項目審查制度,校園設施運行監管制度,數據公示及共享制度,環境管理制度,固定資產最低使用年限制度等。切實做到降低資源能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以健全的管理制度保證“節約型”校園的建設。
3.加強組織領導
各高校要把建設“節約型”校園放到學校的重點建設項目中來。要設立專門的節約資源領導小組,由學校領導擔任組長,各院、各部門組織人員參加。各級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頭厲行勤儉節約。要把執行情況納入教職員工的管理和考核中,對浪費現象進行批評處罰,對違反規定的開支不予報銷,對違反規定的單位和個人嚴肅處理。
4.加強節能、節水設施建設
建設“節約型”校園要先從硬件設施的維修和改造入手,積極推進技術的改革,逐漸加大高科技節能、節水設施的投入,擴大節水、節電型設備的安裝和使用范圍。要加大再生資源的使用,通過建設校園污水處理站、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等措施改善高校資源的使用結構,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益。
5.加強考評獎勵機制建設
在創建“節約型”校園的活動中,高校應按照活動的實施方案,對有突出貢獻的師生、員工,在全校范圍內通報表揚,并作為今后評優、評先的重要條件。在創建“節約型”校園活動中,凡是沒按照活動實施方案來做,造成浪費和嚴重不良后果的師生、員工,高校應取消其評優、評先的資格,并給予通報批評。總之,高校應把廣大師生、員工的政治榮譽、物質利益和他們在創建“節約型”校園活動中作出的貢獻相聯系,為更好地建設“節約型”校園提供有利條件。
三、建設“節約型”校園的具體措施
為了建設“節約型”校園,高校可實施七個具體措施。
1.節約用水
廣泛開展節水活動,以實際行動降低能源、資源的消耗。具體而言,應做到三點。一是高校師生、員工要自覺養成隨手關閉用水設備的良好習慣,杜絕“長流水”現象。二是加強生活用水設備的日常檢查、維修和管理,及時處理跑水、冒水、滴水和漏水等問題。三是綠地用水可使用雨水或符合水質條件的再生水,減少對自來水的使用。
2.節約用電
加強校園照明、空調等主要用電設備的維護與管理。具體而言,應做到五點。一是對高校的大型物業實行專業化、現代化管理,促進節能減排。二是引導師生、員工努力做到隨手關閉教室、樓道的照明燈,及時報修有破損的電器開關。三是電腦、打印機等設備要盡量減少待機消耗,長時間不使用時要關閉電源。四是高校各部門要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減少照明設備的耗電量。五是在公共場所禁止使用大功率電器。在使用空調時要合理控制溫度。夏季不低于26攝氏度,冬天不高于20攝氏度,并注意開空調時不開門窗。
3.合理用餐
高校應嚴格核算、管理伙食成本,加強食堂管理。具體而言,即制定文明用餐規范,大力倡導吃完所購食物、不留剩飯剩菜的“光盤”行動。
4.節約運行費用
高校要制定合理的辦公用品配備標準,嚴格控制辦公物資的采購和使用數量。具體而言,應做到兩點。一是對辦公物品的領取實行實物登記管理。采購辦公用品時,要以節能產品為首選。珍惜紙張,提倡無紙化辦公,修改文稿盡量在電子媒介上進行,打印時提倡紙張兩面使用。二是盡量不購買一次性辦公用品。此外,高校應堅持“勤儉節約”的辦事原則。具體而言,應做到兩點。一是嚴禁講排場、擺闊氣等鋪張浪費現象,嚴格執行公務接待標準。二是加強公務用車管理,嚴格配備、管理公務用車,從嚴控制公務用車購置。禁止公款出國旅游。
5.節約建設成本
高校應制定開支標準,控制各項經費支出。具體而言,應做到兩點。一是按照“樸素、實用、適用和節約”的原則建設高校校舍,嚴格控制校舍建設項目的造價標準,要在不影響正常辦學條件的基礎上,分期、適度安排新建項目,避免資金壓力過大。二是有效降低工程成本,不搞豪華裝修,例如堅決杜絕“豪華校門”“豪華辦公樓(室)”“豪華賓館”和“豪華電梯”等。
6.提高利用效率
高校應加強日常教學辦公耗材的控制和管理。具體而言,應做到兩點。一是嚴把進出口關,建立出入庫制度,加強物品的監督。二是確保教學儀器、設備的按時、正常使用,綜合協調各類教室的使用時間,保證教室資源的有效使用,避免資源空置。
7.倡導健康消費
建設“節約型”校園,高校應樹立科學的理財觀,倡導健康消費。具體而言,應做到兩點。一是針對不合理的消費觀念,高校應加強引導和教育,使師生、員工養成節約的習慣,在校園內形成節約的風尚。二是讓師生、員工自覺將“勤儉節約”的美德落實到消費行為中,使各種消費行為從不同層面為師生、員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服務。
建設“節約型”校園是一項涉及高校辦學思想、基礎建設、日常管理、后勤服務和學生教育等諸多方面的系統工程。因此,高校應積極舉辦節約能源、循環利用和環境保護等科普講座,充分運用校園網絡,多形式、多途徑地宣傳“節約”的重要意義。我們相信,只要廣大師生、員工身體力行,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就一定能構建“節約型”校園。這對推動全社會形成勤儉節約的文明風尚,建設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福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責任編輯:馬瀟瀟 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