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攀登英語是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實驗室主導的,旨在創建一種真正符合中國兒童英語學習特點和規律的新型教學模式而開展的一系列研究項目。2010年杭州市上城區教育局正式引入了攀登英語。4年來隨著項目的深入和穩步推進,攀登英語所倡導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和評價手段也得到了廣大師生的普遍認同,有效解決了上城區英語教學中師資不足、資源匱乏、發展不均衡等突出問題。
筆者作為全區首批攀登英語項目組成員,根據項目組推廣要求,在學校低學段開展攀登英語教學實驗工作。在實踐中,筆者發現能否正確運用發展性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增強自主學習意識是整個項目順利推進的關鍵。為此,筆者就如何在小學低學段開展口語測評開展了一系列教學實踐探索。以下是筆者取得的一些經驗和體會。
一、堅持以生為本是攀登英語口語測評的實施原則
攀登英語倡導以生為本的發展性評價體系,這意味著教師在英語學習中要最大限度地理解、認同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的學習起點和過程,發現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優勢與特長,鼓勵不同層次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為學生營造一種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筆者認為在實施的過程中應把握好以下幾點。
1.設計動態評價標準,發展英語口語能力
攀登英語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有不同的測評要求,表現在從關注學生的學習表現逐漸轉向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一年級側重于關注學生的學習表現,是否對學習內容感興趣,能否大膽自信地說英語。到了二年級,逐步轉為對學習能力的評價,關注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語言創新能力。筆者通過翻閱資料和教學實踐擬訂出低學段口語評價標準,見表1。
2.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促進個性化的發展
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會存在差異。教師應實施多樣化的評價手段,依據學生的差異科學、客觀地制訂評價標準,如在專題學習評價活動中細化標準以評價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以提高學生語言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最佳語言獎”用來肯定學生的準確流暢的語言表達,“最佳動作獎”鼓勵學生的豐富表現力,“最佳導演獎”評價組長的組織協調能力,“最佳道具獎”則考評學生手工制作或準備道具的能力。
二、形成性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是攀登英語口語測評的操作核心
攀登英語提倡采用形成性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口語評價方式,給學生一個公正合理的評價。形成性評價是日常教學中對學生學習表現的評價,包括課堂表現評價與階段性的口語測試。《攀登英語學習評價手冊》是實施形成性口語評價的重要載體。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學習表現和口語應用表現記錄到評價手冊中。教師可采用“5分鐘預熱”活動,在上課開始的5分鐘,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已學的英語童謠和對話表演,教師將此作為階段性口語測評的成績記錄到評價手冊中。
與形成性評價相比,終結性評價能更系統全面地測查學生的英語能力。攀登英語主張通過英語樂園、學期展示等專題學習活動對學生實施終結性評價。
美國著名大學教授托尼·W.林德曾提出以游戲為基礎的跨學科的兒童評價法。筆者認為英語游園就是托尼教授所提倡的一種游戲評價法。學生手持游園卡完成英語闖關游戲,來檢驗自己是否已掌握本學期的學習內容。正是在這種寬松氛圍中所進行語言評價活動,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考試焦慮與壓力,在生活化情景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語言創造能力。以一年級的英語游園活動為例(設計說明詳見表2),學生必須通過Entrance(入口過關)、I can sing(歌曲表演)、I can speak(口語表達)、I can act(對話表演)才算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完成了口語測評。
三、建立評價文化是攀登英語口語評價的實施目的
攀登英語倡導以評促學,通過正確的評價體系規范學習行為,培養學生陽光自信的學習品質,建立積極陽光的評價文化。關于評價制度與文化的建立,筆者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1.正確理解無錯原則,藝術化地糾正語言錯誤
學生在口語表達中出現錯誤是不可避免的,語言界把這種現象稱之為“中繼語言”,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階段。無錯原則是指教師要寬容對待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錯誤,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發音與表達。因此在口語測評時,教師要以傾聽者的姿態,專注地正視學生,藝術化地糾正學生的錯誤。
學生在與同伴進行英語交談或講述連貫的內容時,教師不宜打斷學生。此時師生的注意力要集中在信息傳遞上,而不是集中在語言形式上,同時學生需要一種不間斷的語境進行流利的交流。學生與教師在進行口語交流時,教師以應答的方式,委婉地糾正錯誤。如:
師問:Can you sing a song?
生答:Yes, I like sing very much.
師糾正:Oh, you like singing very much.
生改正:I like singing very much.
2.合理開展學生評價,建立良好的評價文化
攀登英語強調發揮評價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到評價活動中來,通過自評與互評活動,增強自信心,提高英語能力。在攀登英語專題學習評價活動中,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同學在臺上的表現后進行評分,從而明確學習的要求,針對性地改變學習方法。
同時在學生互評和自評過程中教師要力圖建立一些評價基本規范(見表3),必要時給學生作示范,幫助學生明確評價要求與規則。
通過對攀登英語低段口語評價的探索與實踐,筆者深刻認識到在教學評價中必須要“以生為本”,真正體現人性化的測評理念;始終堅持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更加全面、客觀地考查學生的學習發展狀況;最終形成以評促學、積極陽光的評價文化。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大學路小學)
(責任編輯:馬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