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中教育的逐漸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隨之發生了變化:由只面向少數人的精英教育,轉變為面向全體學生的大眾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務不再是只為大學輸送合格新生。當高中畢業生可能繼續升學,也可能直接走向社會時,高中教育就應當培養學生的“人生規劃”能力、職業意識和創業精神。
在美國研訓期間,筆者深度觀摩與考察了印第安納波利斯市的六所不同類型的高中和一個高中職業中心(Career Centre),收集了各學校的機構設置、課程體系、AVID課程的講義等相關資料,為研究美國高中的學生指導工作奠定了基礎。
一、組織建設
1.機構設置
我們考察的高中都設置了學生指導中心,由全職指導教師負責學生的指導和生涯教育工作。學生指導中心的功能是綜合的,它既有我國學校教務處安排教師和課程的功能,也有政教處管理學生和開展各種活動的功能。
多功能綜合性的指導中心在浙江省普通高中是不存在的,其功能由教學處、教科所、政教處、總務處、團委等職能處室所分化,并且從事的是“管教”而不是輔導。我們的心理健康輔導室(中心)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它是一個孤立的部門,功能單一,效能低下。我們應整合優化教育教學管理資源,成立類似于印州高中的學生指導中心,對學生的選課、交友、溝通、價值觀、人生發展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輔導,讓教師真正成為學生的指路明燈和精神導師。
2.指導教師的專業知識能力與評估
印州高中的指導教師不是從學科教師中淘汰下來的,也不是學校的輔助人員,而是專職教師。我們所考察的七所學校的指導教師都具有大學學士學位或碩士學位。印州各高中指導教師的專業知識能力要求是由美國生涯發展學會(NCDA)制定的,而不是由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多了些學術自由,少了些行政干預。各校都按照要求對指導教師進行聘任與培訓。作為專職指導教師須具備“生涯發展理論,個人與團體咨詢技巧,個人與團體溝通技巧,提供信息與資源的能力,計劃推廣、管理與修正的能力,訓練、咨詢與表現改進的能力,服務多元對象的能力,督導,熟悉倫理與法律議題,研究與評估的能力以9u0zMadFYGkaQzCY/fL9Tw==及運用科技的能力”等11項專業知識能力。
具體的評估標準及如何評估是由學校自主決定的,體現了學校的自主性。這也是由美國的教育體制決定的。現在,我們缺乏這種新型的指導教師,師范院校也沒有開設類似的專業。浙江省應該制定符合我國教育方針,體現省情的指導教師專業知識能力與評估的標準,引導現有的心理健康教師和有這一志向的教師向新型指導教師方向發展,同時組織專家學者對相關教師進行針對性培訓。更重要的是學校要加強校本培訓,培養適合自己學校需要的指導教師,為浙江省進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提供師資保障。
二、主要職能
1.新生適應性指導
新生適應性指導主要是讓學生了解與熟悉就讀高中的信息和要學習的高中課程,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適應高中的學習與生活。適應性指導最早從8年級第二學期就開始了,主要開展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學區內的高中在相應的中學(相當于我國的初中)舉行“××高中課程之夜”,介紹學校和課程。二是設立“參觀日”,由高中教師和學生帶領新生參觀并講解學校各項生活與學習設施設備,讓學生提前感受高中學習和生活的環境。三是有些學校在暑期還開設了“Panther Quest 8–9年級過渡項目”。四是開通指導熱線和接待處,隨時接受學生和家長的咨詢。
2.選課指導
選課指導是學生指導工作的重要內容。美國高中是四年制,即9—12年級。在學生8年級的第二個學期,相應學區的高中就向這些學生發放了學生指導手冊,幫助學生熟悉高中學校的全部信息,特別是課程的開設情況。學校專職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專題的選課培訓,指導他們制訂四年的高中學業計劃,合理有序地安排高中學習生活。有些學校要對學生進行診斷性標準測試。在暑假,學生就根據自己初中的學業成績(或高中學校的診斷性標準測試成績)、自己未來的專業發展方向、興趣愛好和家長的要求等因素來選擇高中課程。
3.學業指導
學業指導是學校教師或高年級的優秀學生對學生課程學習過程中提供的一種學習支持。通過不同類型的學業指導,學生能順利修習課程,獲得學分,實現學習目標,從而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擴大學校的知名度。
在我們的想象中,美國高中是不會對學生開展學業指導的,這其實是一種誤解。我們考察的六所普通高中都十分重視對學生的學業指導,以保證學生能順利畢業和升入美國四年制大學。如北中心高中還專門成立了“學習中心”,強化對學生的學業指導。
綜合印第安納州各高中的學業指導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第一,發展性學業指導。這是對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的一種學習支持。在公立高中,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品質是參差不齊的,即使是私立高中和特許學術高中的學生也是有差異的。美國高中實行的是彈性學分制,早修完學分就可以提前畢業。像SAT、ACT這樣的“高考”,一年可以考多次。學生還可以在高中學習AP課程,學分是可以帶到大學里的。這樣,學習能力強、學業成績優異、積極進取的學生,勢必會提前學習高級課程,這就要求學校為這部分學生提供指導與幫助。北中心高中的學習中心由26位專業輔導者對有需要的學生開展高級課程的輔導。到10年級時,教師會建議學業成績優異的學生參加學校開設的SAT、ACT或IB課程的系統學習,為升學作準備。
第二,幫助性學業指導。這是針對學習有困難或因故無法及時獲得學分的學生提供的一種學習支持。有些學生選擇了基礎性課程,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確實跟不上學習進度,無法通過考試獲得相應的學分,還有些學生因病無法完成學業。針對這些學生,一些高中會專設指導教師在專門的教室對他們進行輔導。
第三,特殊性學業輔導。在我們考察的Cathedral天主教會高中,招收了一些學習障礙學生(以語言障礙為主)。他們專門聘請了一位年長慈祥的女教師輔導這些學生。經過四年的高中學習,很多學生進入大學學習。從教室墻上貼的學生照片看,應該有50人左右。
第四,強制性學業指導。這是對沒有良好的學習品質、不愿學習的學生提供的一種學習支持。例如,佩里Southport高中就在正常的教學時間,把少數這類學生帶到一個專門的教室,由教師監督、輔導他們學習。但學習紀律依然很差,甚至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親昵“到”教室旁邊的沙發上,根本不管教師的講課。看樣子,這種輔導的效果是讓人置疑的。
印州高中的學業指導已形成體系,其效果如何,因時間關系,我們不得而知。但這種指導體系的設計,集體指導和個別指導相結合的方法,是有助于學生基礎性發展和個性化成長的。其合理性在于:學業指導是在周一到周五的學習時間,沒有占用法定休息時間;學業指導是建立在學生需要的基礎上,沒有強迫性;學業指導是分類進行的,促進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4.升學指導
印第安納波利斯市的六所普通高中,每位校長向我們介紹學校的時候,都強調了升學率,三所公立高中是40%—60%左右,兩所私立高中和一所學術高中都達到了90%以上。其中兩所高中都強調他們的比率是指升入四年制全國高校的學生比率。一所學校還向我們介紹了他們今年學生的AP課程考試成績。從中可以看出,美國高中是重視升學的,升學指導是學生指導工作的重要內容。
受美國大學錄取制度的影響,美國高中的升學指導不僅是學生指導的重要內容,也是美國高中學生指導工作的終點。綜合我們考察的六所普通高中,升學指導主要有以下內容和特點。
(1)學生接觸最多的是升學輔導教師(Guidance Counselor):雖然全部學科是走班上課,學生是匆忙從這個教室趕到那個教室,但升學輔導教師一直帶他們到高中畢業。
(2)指導學生確立升學目標和學習方向:這是升學指導的起點,輔導教師要舉辦“9年級新生及家長須知”講座和“高中課程安排”講座,讓學生和家長明確高中畢業和升學應選修的課程及學分。
(3)指導學生合理安排升學考試:進入美國四年制大學需要通過SAT或ACT考試,教師要指導學生根據大學不同的招生標準,制訂自己的課程計劃,為參加考試作好準備。
(4)輔導教師是學生、家長與大學間的連接者:在各學校的學生指導中心,準備了主要大學的各種資訊;組織學生到大學參觀與聽課;組織大學到高中舉辦招生咨詢會;指導學生研究聯邦與州政府對入學大學生的“獎助學金、貸款及工讀計劃”政策,制訂自己的大學教育費用安排規劃。
(5)指導學生申請大學:教師指導學生根據大學的入學標準,檢查自己的條件,查看自己的課程計劃總學分,檢查自己做義工獻愛心的成績,若不足,就要彌補;指導學生面試技巧;指導學生填寫申報大學的各種表格,包括申請聯邦和州政府的獎助學金、貸款等。
升學指導貫穿于學生的整個高中生涯,這種指導不僅關注學生考試成績的提高,更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這是由美國的大學錄取制度決定的。雖然目前我們的高考制度主要是高考成績起決定作用,但隨著浙江省課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不斷深化、學生及其家長思想觀念的轉變和學生成長道路的多元化,升學指導應成為學校教育工作的主要方面。
5.學生管理
我們所考察的六所高中,不論是公立、私立還是學術高中,從校園環境、教學秩序、學生言行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學校高度重視學生管理。在學生手冊中,從進出學校的時間、著裝、語言、就餐、上課、作業、宗教、活動、打工等方面都有詳細的規定,并有獎懲措施。
我們發現,學生管理工作有三大特點。第一,學生的任何行為在任何地點都受到監控。學校都安裝了監控系統,能監控到任何一個角落。一有“風吹草動”,監控中心的警察就會第一時間到現場處理,并記錄到學生處分表中。第二,實行嚴格的進出教室和學校制度。筆者在聽課的過程中,發現遲到的學生手中拿著一張粉紅色的單子,交于教師簽到后,才能坐到自己的固定位置。經詢問,我們得知,這是一張學生進出學校各場地的通行證。不在規定時間,沒有此通行證,學生無法到教室、圖書館、輔導中心等地方學習。第三,實行嚴格的學生處分制度。如北中心高中,每年被處分的學生有1/2左右,屢教不改被重復處分的學生有5%左右,并且每年都有學生被開除。開除的學生被強制送到社區開辦的“強制改過中心”學習。在處分規定中,有一條是“教師有權讓不守規矩的學生暫時離開教室到訓導處(相當于我們的政教處)報到,接受相關人員的批評教育”。
據《紐約時報》報道,大部分從美國高中畢業的美國人對學校的學生指導工作是不滿意的。但美國高中的“學生指導”工作體系是符合教育本質的,對我們深化課程改革、改變學習方式有借鑒意義。
三、結語
中美兩國的普通高中教育既有共性,更有個性。我們要以“揚棄”的態度,結合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與學校的實際,綜合資源,優化師資,以生涯發展教育為主流,指導學生制訂一種綜合性的學習計劃,使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相結合,使學校設置的課程與學生的發展和生活聯系得更為緊密,讓高中不再封閉,成為一個與社會教育機構、高等院校互動的開放性教育系統。讓高中教育不再成為教育的終點,而是下一個教育發展階段的起點。
(作者單位:1.浙江省德清縣高級中學 2.麗水學院附屬高級中學)
(責任編輯:馬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