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
媒體用“中國登上米蘭時裝周的第一人”來描述張亮。換了角度來說,中國融入國際時尚舞臺的人物還很少,不然第一人就沒有那么金貴。
當國內更多的商場被歐美快時尚品牌占領,大受追捧。我們不禁要問,中國服飾真的沒有好的設計理念、品質和工藝?彭麗媛隨行出訪的中國范兒,把大眾從洋品牌的視線中拉了回來。
在國內大中城市主流商場,深圳品牌女裝銷售竟占一半以上。深圳服飾產業,因其設計品味與時尚度已經融入到日常穿著的每個細節。
深圳因其比鄰香港,依托泛珠三角,輻射東南亞及亞太的先天地緣條件,日漸成為中國內陸時尚的坐標。中國時尚與世界的距離,掌握在企業操盤者與核心設計師的手中,他們將把中國的時尚帶向何方,很大程度影響著我們的穿著文化。
第一篇:服裝氣質來自企業領袖
引言:
衣服也有氣質,那這個氣質在哪兒?在企業領導人身上。如果企業家能找到并堅持自己的服裝氣質,都會很成功。但有些企業家他根本就沒找到,他把希望都寄托在設計師身上,而現在有些設計師太年輕,缺乏積累。
Q:《世界博覽》
A:萬澤豐國際時尚集團資深設計師——鄧薇
Q:目前很多商場都被歐美快時尚品牌占據,大受國內消費者追捧。您如何看待它對深圳設計師品牌的沖擊?
A:快時尚只是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給我們這樣的設計師品牌帶來壓力和動力,它是全新的營運模式。同時,我們不能盲目、被動地模仿這種模式,更應該關注其背后的團隊、營銷、信息化的配備。有人說,今年生意不景氣,生意不好,但我覺得生意再不景氣也有人賺錢,生意再景氣的年代也有人虧錢,你一定要找到適合企業走的那條路。深圳設計師品牌要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
國際快時尚品牌靠得是領先的時尚度,現在是信息化時代,幾乎能實現全球信息共享。我們本地的設計團隊,要比國外的品牌更加了解中國市場,更熟悉所服務的客群,如何將自身的產品做得更符合你所定位客群的消費習性,讓他們去接受,那你已經成功了。
Q:中國地緣遼闊,消費習慣南北差異大,您如何平衡之間的差別?
A:有人說,南方的品牌很難過江,其實就是消費差異的問題。南方的品牌做好北方市場,需要強大的團隊支撐。
首先是體型差異,造成產衣結構相差很大。其次是季節,像深圳三分之二都是過夏天,而東北夏天的時間非常短,所以需要不同的操作模式。南方的品牌做好北方市場,必須要派設計師常駐,根據當地季節氣候變換,親身感受當地的變化。天氣一冷,人最原始的訴求就是保暖,這是對產品的功能要求。
再次南北方文化形成對流行資訊的傳播和接受差異也很大。像深圳對接香港,香港對接歐洲,那我們接受信息就會比北方要快。最后南北方的穿衣習慣相比,南方要相對花俏,色彩更豐富。北方要素凈,基本款會多穿。
所以你想要做哪個市場,你就要深入了解她們需要什么東西。你只要能抓住你的市場,才是好的設計。你賣得好,你才算是真得好。
Q:做品牌很重要,但在做的過程中很多人不能長久堅持,您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A:服裝門檻低,但是水很深。真的要做好是不容易的。回到十幾年前,有個板房抄抄款,也能很好賣,沒有品牌概念。而現在很多人在做品牌,為什么最后沒做好,其實是小看了這件事。
不同的品牌文化會表現不同的氣質,會吸引不同的消費者。就像有人模仿王菲、鄧麗君的歌聲,但精髓是模仿不來的。衣服也有氣質,那這個氣質在哪兒?在企業領導人身上。如果企業家能找到并堅持自己的服裝氣質,都會很成功。但有些企業家他根本就沒找到,他把希望都寄托在設計師身上,而現在有些設計師太年輕,缺乏積累。
我覺得產品和企業的文化才是品牌的精髓,做衣服做到最后就是做文化。它營造的符合特定客群的價值觀,從產品的各個細節到品牌的各個細節,都能帶給人一種愉悅的心情。
如果你準備做一個品牌,開始的定位沒做好,后期再來調整非常難。就像有的品牌推出來無聲無息,而有的品牌一推出來就讓人眼前一亮。我認為這是它前期做了許多功課,有清晰的品牌規劃。就像女裝分中淑裝,少淑裝,大淑裝等,而里面還可以再進行細分。你到底要做哪一塊,對人群要有研究,定位做好了,品牌就容易成功。
第二篇:原創最具生命力
引言:
“我們始終追求原創,原創就是競爭力。只有自我創造的東西,才更有生命力,也更有價值。”對此,趙卉洲談得最多的就是“自我突破”,因為這是設計師堅持原創所必須承受的“痛苦”。
Q:《世界博覽》
A:藝之卉時尚集團品牌創始人兼首席設計師——趙卉洲
Q:您既是國內知名的設計師,同時也是企業家。您覺得原創設計的靈感來源于什么?
A:首先要多親近自然界,善于發現自然界的事物,人與自然的和諧互處,從中獲取的靈感將給你帶來意外的驚喜;我鼓勵設計師團隊多出去走走,像法國,意大利這些有著深厚歷史文化的城市,在感受城市魅力的同時,會讓設計的服飾更具多元化和生命力;多看一些國際的展會,看看別人是怎么做的,然后再結合自身的不足,去改善和提升;多體會與感悟生活與自然,你會發現其中每一個東西都可以作為設計的創作點。
Q:藝之卉以魚作為品牌標識,是不是就體現了大自然所帶來的靈感?
A:魚是非常優雅,大氣,靈動,內斂的一種動物,它代表一種自然,純粹的力量。我覺得沒有哪一種東西比它更具有代表性。它所代表的含義與藝之卉的所倡導的精神非常吻合。魚的孜孜不倦的精神,自然、自我、自由的追求,以及它感知壓力,又悠然自得的態度都代表著藝之卉的精神,是一種精神的寫照。
Q:中國本土品牌設計師還缺乏什么?他們還可以從哪些方面開始提升?
A:需要的是沉淀。中國很多的本土設計師品牌都還是持有夢想的。藝之卉這幾年一直在堅樹立自已的品牌文化標識,梳理自身品牌的發展結構,沉淀品牌的歷史文化厚重感。通過這些整理和疏通讓更多的人去認同,并最終接受中國的品牌。當你各方面都做足夠好了,別人自然而然地就會去認同你。中國品牌從最初的模仿,到中期的代加工,以及到現在的品牌意識和文化意識的全面蘇醒和崛起,堅持走品牌風格,傳承之路,這都是一個過程。
Q:EACHWAY為了鼓勵在設計領域優秀的設計師,特意設立了“原創基金會”,它的意義在于什么?
A:基金會主要是為了鼓勵原創,給一些有才華的設計師提供好的發展空間和支持。比如說在品牌內部我們會讓新的設計師去做新的品牌,鼓勵他們用自已的思維去更好地將設計融入到生活當中。我們還和國際羊毛局合作,聯合國內的一些優秀設計師,精心推出了系列專題大片《主角·美麗任務》,集中展現羊毛采集到成衣出爐的過程,呈現本土設計師尋求靈感的異域之旅。我們希望基金會能夠帶動更多的設計師品牌一起走向成功。
Q:每個品牌都有其自身的文化藝術載體,像梁子有自己的酒,娜爾思有自己的刊物,藝之卉以什么文化載體在傳播品牌文化?
A:我們從2007年在深圳龍華大浪建造了新銳藝術博物館。它將畫廊、畫室、學術報告廳、藝術收藏、藝術商店、主題咖啡廳多種平臺功能融為一體。它比較完整地展示了中國及世界各地近百年服飾和生活方式的演變。同時,它還撲捉新銳藝術風向,資助和投資新銳藝術家,成為行業內外優秀人才的聚集平臺,讓更多思想,有抱負的人能夠得到一個好的發揮,讓整個行業發展的更好。它是品牌藝術文化傳播的一個重要載體。
第三篇:靈感成就非凡
引言:在2012年,憑借“會動的鉆石”——“twikle靈動”系列的工藝創舉,愛迪爾在行業整體低迷的經濟環境中創造了3小時1.6億的銷售額。
Q:《世界博覽》
A:愛迪爾珠寶資深設計師——秦妮
Q:作為珠寶設計師,設計一件作品最先考慮的是什么?
答:一定是材質。《考工記》中提到:“天有時,地有氣,材有菱,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良。”一件首飾除了要有巧妙的構思,獨特的造型外,還必須完美地體現其材質的美感和精巧的工藝,它本身的價值是不可忽略的。
Q:哪種文化和元素對您的作品影響大?珠寶中東方元素,最值得欣賞的有哪些?
A:中國傳統文化對我的作品影響很大。在首飾設計中我比較喜歡運用中國元素。東方元素中我最欣賞的是中國古代的圖騰,有著神秘的意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東方元素在未來珠寶中越來越突顯,中國元素已經成為了各珠寶設計師的寵兒,世界頂級珠寶品牌都紛紛推出蘊含中國元素的珠寶,所以東方元素一定會登上首飾設計的頂級殿堂。
Q:中國珠寶一直擁有著自己特殊的魅力,比如翡翠這樣的特殊材質、龍鳳的圖騰文化,中國珠寶設計在國際珠寶界的地位如何呢?
A:中國珠寶產業在國際珠寶界應該屬于發展上升階段,雖然珠寶首飾在我國悠久的歷史及濃厚的文化內涵,但由于歷史原因我國現代珠寶首飾設計起步比較晚,還有待發展和提升。同時,我們中國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蘊,可以運用的文化及元素非常多,在未來我相信一定會發展的很好。
Q:知名的珠寶品牌大多數都有自己的品牌識別系統,卡地亞的三色三環戒、獵豹系列;梵克雅寶的芭蕾和四葉草系列;香奈兒的山茶花和彗星高級珠寶系列。中國大陸和香港有著眾多的珠寶品牌,但品牌識別度不高。您供職的珠寶企業是如何對待和解決這一問題的?
A:中國大陸和香港的眾多珠寶品牌確實識別度不高,缺乏特色。我認為原因不光是產品是否具備識別性,這個同珠寶品牌的品牌戰略和市場定位有關。我供職的愛迪爾珠寶是一個非常重視品牌文化的公司,愛迪爾提出“靈感成就非凡”的品牌主張,我們要通過對“靈感成就非凡”的持續傳播,強化品牌的“非凡”聯想,強化愛迪爾時候的“非凡”象征。現在我們也在逐步打造我們的“非凡”產品,如之前推出的“舒適戒臂”、“炫彩”、“愛核”還有近期的“靈動”、“吻鉆”、“RONG”系列。
Q:高級定制珠寶設計和大眾珠寶設計是否真的有區別?另外,設計師是如何平衡大眾與個性的?
A:高級定制是一對一個體的個案,針對性比較強;大眾珠寶設計是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分析從而進行宏觀地產品設計和規劃,它面向的是大眾群體。比如我們公司承接的高級定制會為企業品牌定制以及私人高級定制珠寶,是企業品牌推廣需求結合其品牌文化進行的專屬開發。因此,公司劃分出專門服務個體的品牌定制項目組。
Q:愛迪爾在2013年舉辦的“金聲玉振”古琴演奏會是從什么構思來別出心裁的推廣品牌的?
A:這次在深圳音樂廳舉辦的“金聲玉振”古琴演奏會,是推廣中國傳統文化的舉措。鉆石來自大自然,是天地精華的產物,古琴是中國最古老、深邃、最具生命力的藝術形式,他們都會隨時間流逝而越發珍貴,兩者的結合是自然與人文的完美呈現。它區別于當下流行的酒桌觥籌魚肉的商場往來習慣,七弦雅韻寄予了愛迪爾對賓客“山水流轉,我心永系”的深遠情意。
第四篇:優雅與誘惑并存
引言:曼妮芬內衣品牌有85項專利,如人體的三維研究,工藝的研究,3B技術。文胸與服裝做大的區別在于,服裝是平面的,文胸是立體的,一個杯形哪些技術參數是最舒適的,這里面有很多的講究。所以里面很多的杯形結構是可以獲得專利的。專利中的參數經常是細到以微米,以毫米去計算,它非常地精細。
Q:《世界博覽》
A:匯潔集團人力資源中心總經理、匯潔領導學院執行院長——袁信
Q:女性內衣設計的出發點是男性視角還是女性視角?
A:二者兼而有之。內衣設計分為內外兩個部分:首先考慮的是穿著的舒適度,從面料、結構以及工藝上保證;其次是外觀視覺效果,即通常意義上的內衣設計。內衣可以設計出不同的風格,例如優雅類型的產品線,女性自我感覺優雅就好,還有誘惑類型的產品線,這時考慮男性視角會比較多。
Q:國內外女性,國內南北方女性在內衣選擇上有什么差異?
A:現在歐洲女性有些都不太愛穿內衣,她們比較松整、不追求那么多的調整。而東方女性就要需要像聚、推這樣的調整。
國內北方女性的腰圍、胸型會相對大,南方女性相對嬌小玲瓏。還有南北方女性在選擇內衣時,對顏色、花型、款式的要求也不一樣。北方女性選擇花型要大些、顏色要鮮艷些,南方女性則偏向小巧些的款式。
Q:哪種顏色或圖案的內衣很暢銷,最受大眾喜愛?
A:簡單來說膚色和與裸色系是最具人群基礎的,比較容易搭配。還有一個基礎色就是黑色,有些人群比較喜歡。匯潔集團有不同定位的品牌,每個品牌有各自的風格、圖案也會不同,比如曼妮芬產品很多花朵的圖案;伊維斯產品很多幾何圖案,體現優雅與精致;蘭卓麗是少淑品牌,會運用甜點、巧克力、蛋糕這些甜美趣味的圖案元素。不同人群偏愛不同圖案,像花邊、蕾絲這些圖案具備普遍性,內衣產品中用的比較多,也比較好賣。
Q:女性內衣是小商品,大行業,因為人們都需要它。國內內衣行業是什么樣的生態環境?國際品牌與國內一線品牌是什么樣的競爭勢態?
A:首先,看行業規模。女性內衣這個小眾市場已經達到年銷售規模一千億。有多少家企業在做呢?廣東就有很多,你到汕頭和南海去看會發現很多家庭作坊。在汕頭潮南區,到處都是內衣制造企業,汕頭揭陽就有三四千家,全國幾大內衣基地加起來上萬家。
其次,看行業集中度和競爭情況。這么多企業,進行品牌運作的不到一千家。五家被大家公認的一線品牌,其中曼妮芬品牌已經連續11年(2002-2012)被中國商業聯合會和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測評為同類產品市場銷售第一名,其年銷售額也還不到20個億。因此可以斷定,前五大女性內衣品牌的銷售規模加起來一年還不到一百個億,占不到行業年銷售額的百分之十。因此,這個行業的集中度就非常低、很分散。當然競爭也相對比較激烈,但還沒有電商和家電那么激烈、那么白熱化。
對于國際品牌與國內一線品牌的競爭,事實上,內衣與服裝還有區別。內衣對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女性身體結構的偏好性是特別強的。目前,國外內衣品牌只有德國的戴安芬、日本的華歌爾在國內有些影響力。內衣是女性的第二層肌膚,對女性身心結構的把握與呵護特別重要,國外內衣品牌在這些方面相對來說會有一定欠缺。
Q:有數據顯示每年6億件內衣“深圳造”。安莉芳、曼妮芬、維珍妮等一批深圳內衣企業,正成為領跑全國的行業龍頭。深圳這些內衣品牌成功的秘訣是什么?
A:首先得益于與香港的毗鄰。香港的貿易公司會有一些產品訂單拿到深圳來做,而深圳的從業人員與香港的交流會比較多。其次,地域優勢形成了產業優勢,懂設計、懂營銷、懂品牌化運作的人才集聚深圳,大大促進了整個產業的發展。最后,深圳本身也是一個創意之都,而時裝和內衣都屬于創意色彩很濃的行業。
當然,不同企業的制勝法寶因人而異,同時有一些共性的東西。整體而言,內衣比服裝更精巧、技術含量更高。一個成衣服裝可能最多用到15個衣車,但是內衣需要35種衣車以上,它的精細程度遠高于成衣。
中國內衣行業現在公布的200項左右的專利中,曼妮芬所屬公司深圳匯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享有78項專利,如人體的三維研究、工藝的研究、3D技術等。服裝是平面的,文胸是立體的,一件文胸杯型中采用哪些技術參數才能使穿著最舒適,這里面有很多的講究,因此很多的杯型結構是可以申請并獲得專利的。專利中的參數也十分精細,通常以微米、毫米計算。從面料角度講,內衣是最貼近肌膚的一層,因此對面料的要求非常高。面料的技術研發也是匯潔集團內衣研究院的重點科研項目。這些專利為匯潔集團及旗下內衣品牌在內衣行業中提供了強有力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