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格陵蘭島的向往始于兒時的課外讀物,廣袤的、銀色的、炫目的、寒冷的、稀薄的……這是筆者對格陵蘭島最初模糊的印象。而使筆者念念不忘的,就是那因紐特人的冰屋,也就是人們口中的依格魯。
格陵蘭島是丹麥王國的海外自治領(lǐng)土,領(lǐng)土大部位于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島上,面積2,166,086平方公里,大約83.7%都由冰雪覆蓋。在2009年正式成為一個內(nèi)政獨立但外交、國防與財政相關(guān)事務(wù)仍委由丹麥代管的過渡政體。
格陵蘭島的英文--Greenland的來源也頗有意思。據(jù)說,大約是公元982年,有一個挪威海盜,他一個人劃著小船,從冰島出發(fā),打算遠渡重洋。朋友都認為他不可能成功。后來他在格陵蘭島的南部發(fā)現(xiàn)了一塊不到一公里的水草地,綠油油的,十分喜愛。回到家鄉(xiāng)以后,他驕傲地對朋友們說:“我不但平安地回來了,我還發(fā)現(xiàn)了一塊綠色的大陸!”于是格陵蘭(Greenland)變成為了她永久的稱呼。
第一站:努克Nuuk
努克是格陵蘭島的首府,飛機在努克機場降落,眼前的格陵蘭島,一切都顯得真實而又虛幻,遼闊無垠之中筆者深感自己置身于另外一個世界。作為世界第一大島國的首都,努克人口卻不到1.5萬,全城只有一條主要街道,而零星的紅色、藍色的木質(zhì)小屋成為銀裝素裹的點綴,暮色之下更是一種靜美。
沿著市中心主路走不到10分鐘就可以到達海邊,據(jù)說這一帶是努克的發(fā)源地。在海邊步道旁,在一座小小的山8f00d64cb28179abbddc12c6d03f5d86頂豎立著一座巨大的人像雕塑,聽當?shù)厝苏f,他就是建立了努克的挪威傳教士漢斯·埃格德(Hans·Egede)。而山腳下一幢不起眼兒的黃色木屋是漢斯·埃格德的舊居,1721年,漢斯·埃格德建立這座城市的時候,起名為戈特霍布,意為美好的希望。1979年,格陵蘭實行地方自治后,將這里更名為努克,意思是海岬。
偶見極光
一天下來,筆者已被這純凈、靜美的風景所吸引,意想不到的是,這里筆者還幸運的看到了旅行者、探險家們渴望的極光,那種驚喜就像是行走在沙哈拉沙漠中預(yù)見海市蜃樓一樣。這個如此夢幻的經(jīng)歷,讓筆者如此難忘。——來之前聽去過努克的朋友提起,這個季節(jié)要是運氣好的話是可以看到極光的,網(wǎng)上看到過很多關(guān)于極光的影像,已是震撼不已,要是能在這親眼看見極光那該是怎樣的幸福啊。話雖如此,但實際上能不能看到極光,也得看天時地利了。觀賞極光,除去選擇合適地點,還有就是要選擇合適的時間。事實上,極光每天二十四小時都可能在天空中出現(xiàn),但和太陽光相比則顯得非常微弱,從而超過了人眼可以辨認的范圍,只有在夜空,才有可能清晰的觀賞到。而此刻正是北極圈漸漸進入極夜的季節(jié),天時地利都有了,如此的幸運怎么不降臨到我的身上呢?
在當?shù)厝碎_的B&B(民宿的一種)留宿,房主會帶我去一些美麗又不易被旅行者發(fā)現(xiàn)的好去處,就在回來的路上,他對我說,今晚會有極光,我先是一愣,隨后裹緊了大衣面向天空,不知過了多久后,天際的云彩開始變換了顏色。它時而如五彩繽紛的焰火噴射天空,時而如手執(zhí)彩綢的仙女翩翩起舞。瞬間,它如閃電般,變換了色彩,整條光帶的邊緣變成粉紅色,與綠色交織在一起,流光溢彩,照耀在格陵蘭冰冷的土地上。
饕餮美食:
每到一處,必須品嘗一下當?shù)氐拿朗常@里也不例外。來自于海洋哺乳動物、野生動物、鳥類和魚類的肉是世代格陵蘭島人食物的主要組成部分。高脂肪、高能量的飲食為格陵蘭島上的人們提供了所必須的能量和營養(yǎng)。
最“殘忍”的吃法——水煮海豹肉。獵海豹對于因紐特人來說和在冰上垂釣沒有什么區(qū)別。海豹的肉和脂肪都含有比其他魚類更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包括本地匱乏的蔬菜和水果他們都可從食用海豹那里得到補償。美食當然配好酒,格陵蘭島獨特的“冰水啤酒”,喝起來口味醇和,毫不刺激。這和它的產(chǎn)地分不開,據(jù)了解,格陵蘭啤酒廠位于格陵蘭島南部紐納赫沙克,距北極圈僅625公里。在當?shù)卣С窒拢【茝S開鑿了大量至少有2000年歷史的冰冠,并用冰水釀造出6.6萬公升深色和淡色的獨特的“冰水啤酒”。在外人看來,極地氣候寒冷,為保持身體的溫度大部分人都會選擇一些烈性酒,例如西伯利亞地區(qū)的人多會選擇伏特加,而這里的人們選擇了溫和不刺激的啤酒,也算是別有趣味了。這讓筆者想起了如果用中國的白酒配格陵蘭島獨特的美食,將會是一種怎樣的感覺?筆者想起了從國內(nèi)帶來的洋河藍色經(jīng)典,因為國內(nèi)的人們也越來越注重輕松、健康的飲酒,所以洋河首創(chuàng)的綿柔型白酒分外受到歡迎,飲用起來也不乏情調(diào)頗為輕松。于是,拿了一瓶藍色經(jīng)典送給B&B的房主,他對純凈的藍色包裝贊不絕口,說這個就跟格陵蘭的天空顏色一樣。夜晚,人們一起暢飲綿柔口感的白酒,配上格陵蘭島獨特的海豹肉,欣賞著北極的獨特極光,這種感受令人永世難忘。
第二站: 伊路利薩特ilulissat
這座格陵蘭島的第三大城市,算上外來人口在內(nèi)也只有大概5000人左右,還不及國內(nèi)一所專科院校的學生多。這里的機場很小,小到上下飛機都是走著就可以了。當然,來到這里還是為了見一下著名的伊路利薩特冰灣。
伊路利薩特冰灣
飛機在山谷的平地里降落,藍色海洋中漂浮著白色的巨大冰塊,在導游的帶領(lǐng)下,筆者乘坐一條紅色小船出發(fā)了,經(jīng)過無數(shù)的冰山和浮冰,終于來到了Ilulissat冰峽灣。當你置身其中時,你會感到一種窒息感、生怕一次喘息就會讓冰塊落下來,想起了《冰河世紀》里的情景,寂靜的冰世界,夕陽西下,殷紅的余暉將冰山罩上一層紗,而又因為冰山一直在被海浪沖刷而變幻不同的形狀,在不同的光線下也折射出不同的色彩,似真似幻,真有一種遺世而獨立的感覺。
狩獵:
狩獵是因紐特人的傳統(tǒng)生活方式,在格陵蘭北部,他們在冬夏之交獵取海豹。不同季節(jié)、不同地區(qū),因紐特人采用不同的方法獵取海豹。
時值冬季,海面冰封,因紐特人就采用尋找“呼吸孔”的方法獵海豹。這是因為,海豹屬于哺乳類動物,雖然生活在大海中,但卻靠肺呼吸,所以必須經(jīng)常不斷地浮到海面呼吸空氣,然后再潛入水中。海豹每吸一次氣,可在水下呆7~9分鐘,最長可在水中呆20分鐘左右。如果超過這個時間,它們就會窒息而死。由于北極地區(qū)冬季海面結(jié)冰,海豹無法在冰下找到換氣的地方,它們就由下而上把冰層鑿出一個洞,作為呼吸孔,因紐特人就是通過尋找海豹呼吸孔來獵捕海豹的。
尋找伊格魯
此行的最終目的,還想看看冰屋,也就是當?shù)厝丝谥械囊粮耵敗?jù)當?shù)厝酥v,在更早些時候,大部分家人都是自己建造冰屋來住的,通常一家人用兩到三天的時間就可以建造一座伊格魯。通常伊格魯?shù)捻敳坑幸恍】祝员阈迈r空氣的進入。有時在墻內(nèi)嵌入一片薄冰,當作窗戶。但遺憾的是,隨著工業(yè)文明的出現(xiàn),島上的冰屋越來越少,隨之取代的一些木質(zhì)的房屋。改變的不僅僅是這些,雪橇也由雪地摩托所代替,現(xiàn)代化帶去了不僅僅是生活方式的改變更是一種古老文明的改變。
雖然沒有親眼見到伊格魯,但這次的旅行收獲要比想象中的更多,回來的飛機上,俯瞰整片被冰雪覆蓋的大陸,突然想起《北方的那努克》中,那努克一家人建造冰屋的情形,面部黝黑的那努克和手持魚叉的孩子們一起奔向海豹的畫面仍在腦海中閃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