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據(jù)說,法國人不愿意與中國人做生意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國人太勤勞了,當法國人早上在床上睡覺還做美夢的時候,中國人早已打開店門迎接顧客;當午日法國人到附近酒吧喝咖啡的時候,中國人讓斗志高昂在店里忙碌。
忙碌對中國人來說,常意味著是一種勤勞,與懶散、懶惰對立。報刊也常稱中國民族是勤勞的民族。
這種“忙碌”的“美德”也伴隨著我來到了法國。我從南京大學到了法國做訪問學者后,雖然我脫離了國內各樣的忙碌:應酬的忙碌,帶孩子的忙碌,單位的忙碌,家庭的忙碌……但內心的“忙碌”感依然保持著,人雖然在法國,生活和教學的環(huán)境也很安逸——除了每星期給法國大學生上不多的課外,其余時間基本都屬于自己,但我“緊繃的弦”、廝殺的心、不可懈怠的斗志卻一直沒有松下來,就像在戰(zhàn)場上一直作戰(zhàn)的士兵,雖然戰(zhàn)爭已結束,回到了大后方,但他還是保持著作戰(zhàn)的姿態(tài)和對周圍高度的戒備狀態(tài)。
忙得沒時間享受生活
這種在國內訓練出來的“美德”使我失去了細細品味生活和享受新生活的機會。一位住在巴黎的法國學者邀請我到巴黎游玩,我嫌花時間和精力,懶得更新自己的生活內容,寧愿像一只蝸牛一樣蝸居在自己的房子進行辛勤地耕耘,對于外界的世界也不感興趣,也不愿意走出去。又有一次阿哈斯旁邊的城市舉行什么節(jié)日,我也沒有去,我用“忙碌”的理由拒絕前往,對自己說,我很忙,我去不了,我要看很多很多的書,寫很多很讀的文章。就這樣,在一次次忙碌中,新生活、新事物與我漸行漸遠,因為自己的忙,對生活尤其新生活沒有時間品味,所以也談不上感知,更說不上享受。
在法國,不僅我“忙碌”,哪些移居法國已在法國生活多年的華人也一直“忙碌”著。華人在海外生活的辛酸和辛勤時有耳聞,但這次卻切實地感受到。我認識的一個開皮包店的吳姨,非常地“忙碌”。她沒有休息日,法定的周末兩天休息對她來說形同虛設,因為周六她開門做生意,周末很多不上班的法國人逛街買東西,自然這么大好做生意的時間她不會放過。一個月的四個周日,她至少有一到二次是去巴黎進貨。早上開車出去,在巴黎吃個中飯,黃昏回來。法國人的商店營業(yè)時間比較短,我曾經(jīng)去過一個電信的店買手機卡,該電信店早上十點開門,晚上七點關門,但在同一條街的吳姨店是早上九點開門,晚上九點到十點關門。
據(jù)說,法國人很不愿意與中國人做同一行業(yè)的生意,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中國人太勤勞了,當法國人早上在床上睡覺還做美夢的時候,中國人早已打開店門迎接顧客;當午日炎炎、倦意襲來法國人關門到附近酒吧喝杯葡萄酒和咖啡的時候,中國人仍斗志高昂在店里忙碌;當華燈初上、皓月升空法國人該是回家或在餐館吃法國大餐好好享受美食的時候,中國商家則堅守陳地,直至迎接街上的最后一批顧客。
華人要在海外打拼才能在那個國家站穩(wěn)腳根。這也是華人辛勤勞作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華人的忙碌也不盡然與生活條件艱辛有關。據(jù)我觀察,吳姨算是一個站穩(wěn)腳跟的人,她在法國從事生產(chǎn)、批發(fā)、銷售皮包已近二十多年,所以經(jīng)濟上也算寬裕,在阿哈斯她有一套房子,在法國巴黎她也有一套房子,她有三個門店,兩個女兒都大學畢業(yè),一個是國際貿易畢業(yè),現(xiàn)幫助父母打理生意,另一個女兒在德國打工。
忙碌的理由很多
我曾到她家去過,驚訝于她有那么好的經(jīng)濟條件卻沒有好好地把家裝飾一番,讓家變得舒適和有情調些。也驚訝于她家擁有三部汽車,但吳姨和她丈夫幾乎沒有出門在歐洲旅游過,雖然他們來法國差不多已二十多年。她的生活很簡單,她和她的老公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店里面。晚上回來早一點,就自己做飯,回來晚一點就在外面簡單吃一下。她和她老公在家唯一的娛樂就是看國際中文頻道。偶爾有周日不去巴黎進貨,就在家睡覺,把平時的“覺”補回來。
我說,吳姨你跟你老公打拼一輩子了,該是歇歇的時候了。她說現(xiàn)在還不能歇,要給自己和老公買老了的時候巨額保險,這樣將來干不動的時候,每個月就可以靠保險養(yǎng)活自己,我說你老了沒錢法國政府不是給你困難補助嗎?她說有補助,但每個月不過五、六百歐元,僅用來維持生活水平最底線,這錢只夠買面包吃。我說,你女兒都已長大了,你倆生活夠吃夠用就夠了,她說她還要繼續(xù)為女兒賺錢和存錢,說不定女兒將來某一天過得不好,女兒需要他們的幫助,而且為女兒賺錢和存錢,也是為了讓女兒生活過得好一些。
我還說,吳姨,你有三個門店,自己又忙不過來,多雇一些人手,這樣你就會輕松些,她說法國人每工時的付費很高,政府規(guī)定每小時最低不能低于5~7歐元,找一個全職上班的她要付給對方每月很多錢,她寧可要一些兼職的中國學生臨時來幫忙一下。
吳姨忙碌的理由很多,相信她即使退休后照樣會“忙碌”下去:她會給女兒帶孩子,或者在家里做家務。遺憾的是她一生生活在法國,卻因著忙碌沒去過法國南方普羅旺斯看看那里的熏衣草,去荷蘭阿姆斯特丹看郁金香,去巴黎圣母院看廣場前的鴿子成群的飛翔,雖然吳姨每個月都去巴黎,甚至她所居住的城市就有一個花園,那里有各樣的菊花、郁金香等,但吳姨就是很少去。
王維說,“人閑桂花落”,只有人閑的時候,才能聽到桂花落地的聲音。只有當人的忙碌、噪雜和喧囂退去時,才能聆聽到大自然各種的聲音,感受到世界深處的生機勃勃。
愿吳姨有閑的時候。也愿我回到中國后,不因著忙,失去感受生活的美和在生活的深處停留的能力。因為,忙碌、喧囂和所謂的成功僅屬于生活的表象,而生活深處的開掘需要我們心靈眼睛的轉向,就像一個哲人所說,對生活觀看到多少,取決于你觀看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