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訪前的初次見面,凌平看上去還是有些焦慮的,他在為本刊記者斟好茶后,開始講述自己目前的處境,他的語速很快,似乎是想趕上眼下龐雜的市場趨勢,在他看來,自己做電影,完全是抱著一份誠摯的心態?!拔疫@把年紀,在廣告界做到這個程度了,現在轉過頭來重新搞電影,你說我為了什么?我是真的喜歡電影,我想做出點好東西來?!?/p>
如何將自己的廣告思維和營銷邏輯,以及跟各大衛視、廣告商積累下的行業資源與很少見的折扣,累加到電影的宣發成本上,凌平對這個很有自信,他有這個優勢。但對于如何在一個好故事基礎之上,制作出一部完成度很高的電影,他在這方面顯得頗為小心。“我做的第一步電影,就是那個很火的網絡小說,《與空姐同居的日子》改編的電影版,叫《戀愛前規則》。那部電影的前期制作,是由另一撥人完成的,我是中途接手,然后負責宣發和營銷的。很多人看到,兩位主演是王珞丹和陳柏霖,會很有市場。其實那是我第一次接觸電影,很難做,我不但參與了投資任出品人,就連組織宣傳和發行放映工作都是我自己完成。當時我利用自己的關系,在多個城市的地鐵和公交等新媒體發布電影海報和預告片。第二年開始,我就著手研究經營電影的路子?!?/p>
憑借《戀愛前規則》積累下來的經驗,凌平對于如何制作出自己想要的電影,有了最起碼的認識。這為他的最新作品《愛拼北京》,提供了非常清晰的創作思路?!半娪熬謱彶榈念I導告訴我,他們給電影打分,五分滿分,能達到三份的就是很高的評價,我這部電影,四分?!碧崞稹稅燮幢本返闹谱髡\意和題材的好感度,凌平對此顯得有了些底氣?!爱敃r我和導語、編劇在聊這個片子的時候,要求很簡單,就是要突出一個接地氣。有時候我經過亞運村那邊,鳥巢附近,很多農民工的孩子,他們的父輩建設了這座城市,他們在北京出生,在北京長大,他去街道辦手續,人家問他是哪里人,他說自己是北京人,但是拿身份證出來一看,河南的,安徽的。你叫他怎么辦?他肯定在想,我的確是北京人啊。這些工二代,也需要人來關注他們的生活和理想?!?/p>
出生于60年代的凌平,年輕時和現在年輕人一樣,孤身一人來到北京這座大城市打拼,他經歷了中國的改革開放,國內日新月異的變化他都看在眼里,也能夠體會從小城市到大城市打工一族的艱辛,于是他萌生了拍攝一部描寫這一族群生活狀態的電影?!拔矣X得再用‘北漂’這個字眼來概括現代的外來打工者,已經不太合適。因為最早這個詞是用來稱呼文藝青年的,而‘拼’這個字,其實含義很深。既代表你在這個城市打拼的一種主動性,同時也代表著當下最流行的,拼車拼房拼這種生活方式。而且《愛拼北京》并不局限于北京,這里的北京只是個符號,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年輕人到大城市奮斗的過程?!?/p>
多年從事廣告的經驗告訴凌平,電影天然的商品屬性,就決定了第一要務就是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爱斈晡覀冊诖孱^看電影,就是搬個小板凳,對著拉起來的銀幕,那時候你能看到什么啊?但是就覺得很好看,很幸?!,F在我還堅持只去電影院看電影的習慣,我不認為在家看碟和下載的文件,那個能算是電影,那和電視劇有什么區別?我現在每個月給員工發兩張電影票,一年他們就能去看24部電影。但只有好的電影才能對得起人家,九十分鐘一部片子,人家看你,就要搭進去一晚上,你整一個爛片忽悠他,人家不罵你罵誰?”在凌平眼中,只要是能在影院公映的電影都會有他學習的地方,“常去影院,不僅能夠學習其他電影的藝術特點,而且也能夠更熟悉觀眾口味,熟悉影院排片?!痹谒壑?,這都是一個制片人需要學習的。
“我對《愛拼北京》這部電影的市場訴求非常清楚,我們不是大制作,大卡司,啟用的都是新人,只有賈乃亮有些叫得響的名氣,但我就是要用故事來打動人。整部電影的全部投入在一千多萬,這就意味著票房要上三千萬,我才能有些小賺頭,但這樣的成績對我來說,更多的是鼓舞作用。以后再去投電影我就有信心多了,我也希望,這么貼近都市人生活,如此真心實意拍給老百姓看的片子,能夠在市場上成為一匹黑馬?!?/p>
初次擔當制片的他并沒有太多經驗,資金上同樣不富裕。凌平承認,《愛拼北京》的導演和演員都是年輕人,這確實和資金有關,但這并不意味著是壞事?!暗谝淮螄L試制片工作,對我而言更重要的是交流的暢通,和年輕人合作可能比和大牌合作更容易溝通一些。如果真的把所有資金都壓在一個大牌演員身上,整個劇組就會面臨失去平衡的風險,但凡有一天他撂挑子,我們的損失就太大了。
但現在影片在宣傳上同樣面臨難題,因為沒有大牌明星,就沒有炒作的噱頭,宣傳起來就很難,沒辦法,這就是目前國內電影市場的狀況?!绷杵秸f。凌平一直強調電影營銷的重要性,他說,電影質量當然是基礎,但同樣需要好的營銷?!爸行‰娪昂瓦M口、國產大片在同一平臺競爭,本來就不占優勢,所以我們要把其它行業的營銷模式借鑒過來運用到電影上。將來《愛拼北京》如果成績好,還會拍成系列電影,會有第二部,第三部出來?!?/p>
《愛拼北京》劇情簡介:
劇情介紹
28歲的長沙小伙兒盛超為了工作便利,將貸款購買的一套兩居室租給從小一塊長大的李曉雯,自己則在單位附近與上海男孩王子修拼租了一套兩居室,李曉雯則當起了二房東,將另一間房租給了她的大學室友、做電臺DJ的北京女孩梅紫蘇。盛媽正式退休并要來京小住一月的消息讓盛超措手不及,為了不讓盛媽擔心自己把房子租給別人而自己卻跟男性友人合住另一套房子,盛超決定收回自己的房子,無奈梅紫蘇不同意搬家,最終,李曉雯想到一個“良策”,換房。于是,盛超搬回自己的房子住進了之前李曉雯住的房間,李曉雯則搬進了盛超的房間成了王子修的臨時“拼客”。期間鬧出不少尷尬和笑話,在給人如愛愛中broliset那般的興奮和喜悅的同時,也牽連出許多北漂一族的悲愁。從此,一系列啼笑皆非、憂愁喜樂的故事即將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