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致死
作者:[美]鮑勃·盧茨
譯者:張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8月
50年來,全球最大的制造業中心、汽車之城底特律為何申請破產保護?這一切背后不是一個產業的簡單邏輯,而是企業管理史上的靈魂爭奪戰。
本書是《金融時報》年度最佳商業圖書,作者對愛“拿數據說話”的企業管理風潮提出了尖銳的質疑:鮑勃認為,商學院和經理人制度導致企業高管們片面注重數字分析,從而導致一種財務報表驅動的管理風格,他們毀掉了美國的制造業與創新。過于追求短期效益,只盯著眼前的大餡餅。那些餡餅,終有一天,會一個又一個變成陷阱。
在鮑勃看來,通用就是被一個巨大的陷阱給害了。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處于危機之中的傳統制造業在轉型時如何避免重蹈覆轍?曾在通用汽車、寶馬、福特、克萊斯勒四家全球汽車巨頭擔任高管歷時47年之久的“產品大帝”鮑勃·盧茨,或可為讀者解密。
做空之禍:誰在分食中國概念股
作者:石俊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9月
從2011年年中開始,中國概念股在海外屢屢告急,遭遇股價腰斬甚至退市。急于圈錢的企業、弄虛作假的中介機構、無所不為的金融調查機構、道貌岸然的做空機構……概念股企業早已被絞進了一條巨大的產業鏈中,被利益各方在無情地蠶食。通過搜集大量的材料以及對美國主流做空機構、被做空企業的企業家、中國調查機構等的直接訪問,作者梳理出中國概念股企業從上市到被做空所涉及到的產業鏈,呈現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艱辛、在海外資本市場拼搏廝殺的過程,為已經上市或者正準備上市的中國概念股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教訓。
服務的靈魂
作者:袁岳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出版時間:2013年6月
基于傳統的認知習慣,人們總是把服務當作產品的附庸。市場一度存在這樣的邏輯推斷:凡是產品質量好的企業服務都不好;只有產品質量差的企業才更重視服務。這樣的誤判影響了人們的營銷思維,以至于企業總是挖空心思在新品類細分及新產品的增加上做文章。在產品同質化明顯,差異化競爭愈難的當今,用好服務這柄利刃,做好服務要素及服務模式上的創新,已經成為新消費環境下企業競爭制勝的關鍵。
《服務的靈魂》一書可謂是袁岳博士引領服務業態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的力作。本書針對如何應對新的環境挑戰的思考和行動,提出了很多前沿性、思想性的服務理念、服務方法和服務模式。通過對近年來中國服務市場蓬勃發展的觀察,特別是對市場創新力量代表——飛馬旅——的引領和實踐,實證解讀了60多個全新案例。
作者: [美]吉姆·羅杰斯
譯者: 楊青
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3年5月
作為對其一生在投資市場經驗教訓的總結,投資大師羅杰斯在《街頭智慧》一書中全面解析了投資見解及對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變化的深刻洞見。他提出一些令人驚訝的觀點,包括這個世界是如何運轉的以及他對世界格局未來趨勢的看法。他解釋了為何亞洲會在21世紀成為占據世界經濟主導地位的中心。羅杰斯宣稱,當金融業帶動美國25%的經濟增長時,華爾街時代已宣告終結。
吉姆·羅杰斯被認為是華爾街有史以來最精明的投資者之一?!督诸^智慧》展示了他評論尖銳和擅長講故事的一面。
理性的非理性
作者: 鄭毓煌 蘇丹
出版社: 中國商業出版社
出版年: 2013年8月
傳統商業的盈利模式、生存模式受到了互聯網的嚴重沖擊,行業的界限越來越模糊。21世紀是變化的世界里,永遠不變的,是人的行為總是被共同的規律所引導著。蘋果Mac如何在與微軟的PC之爭中反敗為勝?星巴克咖啡為何能風靡世界?淘寶的光棍節網購為什么會那么瘋狂?傳統經濟學認為人都是理性的“經濟人”,但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做出各種令人匪夷所思的“非理性”決策。
最優秀的企業、那些脫穎而出的品牌,無不把全部精力和時間投入到對“人”的了解上。此書通過講解10條行為經濟學法則,從人的非理性出發,深入剖析潛伏在日常生活中的10大心理陷阱,從而透徹研究市場上人性行為的復雜性及其重要的商業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