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陳敏:自貿區建設的內在實質和核心是自由便利的貿易體制,對現有體制會有很大的沖擊,對政府理念產生革命性變革。政府要站在更高點,提高貿易便利度,簡化管理程序,下放管理權限,放寬投資準入,要通過自貿區建設促使政府進一步轉變職能轉變意識。
市人大代表梁專建:現在企業內在轉型需求很迫切,但壓力也很大。當前IT產業主要走外包路線,但利潤很低,賺的都是些血汗錢,要有所創新,不能單純靠外包來發展。電子商務、IT產業等信息技術要和實體經濟結合起來,金融投融資政策支持方面要有所突破。
市人大代表蔡敏勇:加大國企改革的力度。要重點突破各自布局、各自監管、股權接力。國企改革現在應該是由下而上,由點到線,由線到面,號召經營者持股。國企應該把職業經營放開,市場化。上海應該從稅收、規劃等方面支持實體經濟。上海的實體經濟,都需要服務,其中有相當部分需要傳統服務業,不能簡單籠統地講現代服務業。
市人大代表杭迎偉:保障房建設要重點把握兩個問題:一是加快推進房源體系的轉換。共有產權房、經濟適用房實際購買者不多,當前最迫切需要的是動遷安置房。通過加快推進已有房源體系內存量房源的轉換,讓存量房源更有效地發揮用途。二是加快推進保障房周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切實解決小孩入學、老人就醫、中年人就業、出行等問題。
市人大代表趙愛華:爭取市政府對舊改任務特別重的區的支持;認真研究舊改的癥結,找準問題,與市相關職能部門對接,更好地形成市、區合力;對于舊改任務較重的區,建議市政府給予一區一策,發達城區與不發達城區區區對接,舊改任務重的區與大型集團對接,從而在機制、體制上有所突破。
市人大代表唐玉光:高等教育應從制度建設入手,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上海高校要實施錯位發展,建立引導人才有序流動的機制,要重點關注高校的青年人才隊伍建設,從降低生活壓力和成本等方面入手,多給他們創造一些好的發展環境。
市人大代表王寧紅:要加大城鄉統籌發展的力度,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征地補償制度、農民集體土地留用地制度等扶持政策;要加強對未來城市發展模式的深度研究,充分利用信息科技發展成果,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市。
市人大代表姜國 :要把人口問題提升到戰略高度,先做好人口規劃,再做城市建設規劃。要通過產業結構調整來調整人口規模和結構。在出臺相關人口政策時一定要慎重,避免上海成為一個政策高地和人口洼地。
市人大代表李愛紅: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形成更為便捷的就醫模式;不斷探索家庭醫生的服務模式,加大這方面工作的財政投入;關注醫療糾紛化解,緩解醫務人員的壓力;注重年輕醫生培養,多給他們發展和鍛煉的機會。
市人大代表吉玉萍:當前一些城鎮人口規模過大、增長過快,導致城鎮功能和承載能力跟不上,出現了諸多社會問題,市政府要加強研究,統籌處理好城鎮建設和人口發展的關系,還要為城鄉一體化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和路徑保障。
崇明縣人大代表朱謙彬:目前,崇明的發展過度依靠轉移支付,缺少有帶動性、輻射性的大項目,缺乏“自身造血”功能,勞動力得不到有效安置,極大地影響財政收入的穩定和經濟社會的發展。政府要制定正確的政策,采取適當的措施,引入適合崇明的產業和高端人才,推動崇明經濟創新突破,開創崇明生態建設新境界。
崇明縣人大代表鈕菊香:農村“留守兒童”因長期離開父母的監護,親情缺失,在身心健康、道德品質、人身安全等方面的問題日益突出。“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以及心理發展需要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關心和保護。要在政府的引導和扶持下,成立更多關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社會組織。
崇明縣人大代表蔡孫:上海市最低工資標準年年增長,增加了企業的用工成本,給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壓力。政府要根據實際情況出臺差別化政策,對不同企業實施差別化最低工資增長幅度,比如產值200萬以內的小微企業,最低工資上升幅度可以小一點,以支持中小微企業的發展。
崇明縣人大代表范丹: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承擔著舉辦市民文化節、文藝下鄉巡演、廣播電視的安全播出以及各項體育賽事活動的職責。然而人才隊伍的嚴重短缺,嚴重制約了社區文化建設的持續和創新發展。要高度重視社區文化中心人才隊伍建設,有效解決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人才嚴重匱乏的問題。
崇明縣人大代表陸永興:目前養老服務還沒有形成產業化,現有的居家養老模式遠遠不能適應老年人的需求。建議將由鄉鎮各自管理的模式改為由縣政府統一管理,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將其推向社會化,由市場專業機構來管理,使居家養老能適應新的需求,為老年人提供多樣化和人性化服務。
崇明縣人大代表顧超:經濟果林作為社會造林的組成部分,不僅為提高森林覆蓋率作貢獻,而且可以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降低崇明生態島建設成本。建議將納入森林覆蓋率統計范圍內的桔樹等經濟類果林,納入享受生態補償機制的范疇,既確保柑桔等經濟果林產業的穩定發展,又增加森林覆蓋率。
崇明縣人大代表茅紅:崇明農產品深受市民喜愛,但仍存在質量監管不到位、宣傳推廣力度不夠等問題。要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要繼續通過推介會等形式加大對崇明農產品的宣傳力度,提高崇明特色農產品在市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要加強窗口建設,拓寬崇明特色農產品的銷售渠道,促進農民增收。
崇明縣人大代表王利:獨生子女父母在其子女年滿16周歲以前,每月可以領取30元的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但部分用人單位、尤其是小微企業無能力支付或不愿支付這部分費用,造成部分群眾無法享受。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對這項政策落實的監管,保障獨生子女父母享受獎勵費。
崇明縣人大代表張建英:近年來,隨著農業政策的調整和農村土地流轉的加快,有關農民宅基地和承包地糾紛日益增多,法院受理的相關民事案件也不斷增加。要有效解決這個問題,除了加強村民自治外,依靠法治是必然趨勢。關鍵是要在村干部中多開展普法教育,增強他們依法辦事的意識和能力。
崇明縣人大代表沈永平:城鄉綜合管理大聯動工作是一項創新工作,指導思想應該是提高政府管理效能,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但是,現在把所有社會管理的內容都納入大聯動工作,影響了大聯動的效果。建議嚴格審查進入大聯動平臺的社會管理工作,否則成本降不下來,事情也做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