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作為鐵路系統的集體企業如何把握好合同管理的原則與規范,找出集體企業合同管理存在的問題,從而加強與完善集體企業合同管理中的法律制度,以不斷提高呼鐵局集體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經營適應能力。
關鍵詞:集體企業 合同 管理
一、集體企業合同管理的概況
合同管理是對企業自身的合同依法進行訂立、變更、解除、轉讓、履行、終止以及審查、監督、控制等一系列行為的總稱。
作為市場經濟為主體的集體企業,在具體的經營管理中要以《合同法》為依據,在法治環境制度下不斷更新企業合同管理的觀念和意識,實現合同管理機制與運行機制的創新,做到"機構、人員、制度三落實",運用科學理論和現代科學技術依法經營,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提高其經濟效益,服務于集體企業的建設和發展。
合同管理是集體企業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集體企業管理觀念和管理方式相結合的管理,而且集體企業的合同管理是自我管理。
合同管理是預防、控制、協調、制約的有機結合,既要嚴格管理又要積極治理,既要發揮集經處指導約束力,又要注重集體企業中的合同管理特點,務實地做好集體企業的合同管理工作。在具體的合同管理實踐中,集體企業合同管理一般應堅持適三個原則:一是適應發展、與時俱進,二是依法管理,保護集體企業的合法權益,三是協同管理,預防違法行為。
二、集體企業合同管理的作用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集體企業也在不斷開拓新的市場領域,合同應用也更加廣泛。為此,企業在經營中的合同管理有著它顯著的重要性。
(一)合同管理與集體企業經營
1.合同管理是集體企業進行經營決策的關鍵環節。 企業經營管理的決策依賴于市場信息,而合同則是反映市場需求、價格導向的重要途徑。隨著集體企業走向市場,對不同領域的開發,合同成為其獲得信息最廣泛、最直接、最迅速的信息渠道,成為經營管理者提供經營決策的主要信息源。
2.合同管理是集體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必不可少的條件。企業經營離不開市場,走向市場所進行的多元化經濟業務往來與合同的簽訂是密不可分的,社會經濟的承諾依據就是合同。在物的流轉中要簽訂買賣合同;工程施工要簽訂工程承攬合同;企業資金不足會與銀行發生借貸關系,隨后的經濟往來中還要產生相關的抵押和擔保合同。經營生產活動都以合同為依據,為此,只有遵循合同訂立的原則,才能有效的參與市場競爭,只有善于利用合同和有效管理合同,才能適時地適應市場變化,滿足市場需求,更好的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在競爭中始終處于主動地位。
3.合同管理是集體企業生產經營市場化的重要手段。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集體企業必須面向市場,向市場要效益,緊緊圍繞市場需求,適時地調整經營方向。為強化企業運行機能,集體企業只有加強合同管理才能協調好與社會主體間的經濟組織關系,發揮以合同為紐帶的橋梁作用,實現集體企業做大做強的發展目標。
(二)合同管理與集體企業的效益
集體企業走向市場并開拓新的市場領域,擴展經濟活動規模離不開合同的簽訂。
1.集體企業的發展有賴于合同的管理。增加企業活力;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減少耗費,這些都與合同管理息息相關。所以,加強和改善合同管理可以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推動集體企業的發展。
2.集體企業依法護企有賴于合同管理。各企業在簽訂合同時,雙方當事人需要進行資信審查;對于合同條款更需要反復推敲,深思熟慮后方可簽訂合同。合同簽訂后,雙方當事人可互相監督履行責任和義務;發生合同爭議或發現有欺詐行為時,及時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利益。
3.集體企業良好形象有賴于合同管理。信守合同,認真履行合同賦予的責任和義務,是集體企業依法治企的主要表現。隨著經濟騰飛,已將原本單一的經濟制度帶入了契約時代,合同信譽是企業的生存之本。
三、集體企業合同管理存在的問題
當前,各集體企業的合同管理制度大都建立并逐步完善,但是在合同管理上,還不完全適應集體企業深化改革和發展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不重視資信調查
有些企業在簽訂合同前,為了急于成交而忽略了對對方的資信調查,對合同簽訂對方的企業性質、注冊資金、資產狀況及信譽,包括當事人的法人營業執照、工商年檢記錄、合同簽訂資格……沒有詳盡地核審,盲目地簽訂了合同,這樣極易給日后的合同履行中帶來不必要的困難,甚至會承擔相應的經濟損失。
(二)合同簽訂不規范
有些單位在使用合同文本中缺少應用性的知識,補充條款也不作具體的約定,缺少合同的主要條款,甚至連十分重要的項目條款也不作約定填寫,諸如交貨時間、付款時間、違約責任的承擔及發生糾紛的解決方式等,還有的單位在合同的簽訂上,條款內容過于簡單,使合同難于達到明確雙方權利義務關系的目的。
(三)不全面履行合同
一些企業自身沒有完全履行合同,尤其是具有一定行業優勢的企業,淡化合同履行意識,其結果發生糾紛不僅會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關鍵還影響企業的經營形象。
(四)不重視合同管轄
協議管轄是指雙方當事人在民事糾紛發生之前或之后,以書面方式約定訴訟的管轄法院。法律規定的可供當事人選擇的法院有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所在地、標的物所在地。為避免延誤糾紛,及時解決經營中的合同糾紛,最大限度地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對外簽訂合同時,應當有意識的爭取與對方達成發生糾紛利于本企業所在地的法院管轄的協議條款,以利減少訴訟的基礎上節約訴訟成本。
(五)合同發生糾紛和債權不及時妥善清理
目前,集體企業合同糾紛增加而主動起訴少的問題比較突出,其原因之一是有部分企業領導不習慣依法解決合同糾紛;之二是怕影響雙方合作的關系;之三是起訴費用多,缺乏相應的法律知識,對案子本身吃不準怕有敗訴風險。于是部分企業領導以放棄企業財產利益為代價,回避正常的訴訟活動。有的單位不采用合理的法律手段清理債權,長久多次派人催要,結果耗費大量的人工費和差旅費,加大了成本支出,最終給企業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
(六)基礎性合同管理不到位
一是合同管理制度不落實。有的單位各部門分頭簽訂合同,各自保管互不溝通,合同管理人員不能全過程參與所有合同的簽訂和履行,無法審查合同的內容,使合同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起不到預防損失的作用。
二是企業相關部門缺乏對合同實施有效的監督控制,雖然制定了合同管理制度,但合同不履行審批登記手續,合同資料不存檔,不建立合同臺帳等問題十分普遍和突出,有的甚至將合同存件丟失。
三是合同報審報批制度不落實。目前,呼鐵局集經處也明確要求各集體企業進行合同報審制度,但仍有一些企業使該制度流于形式,這將給企業在日后的經營中留下風險隱患。
四、集體企業合同管理的加強與完善
(一)普及合同法律知識,增強簽訂合同的觀念和意識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集體企業的經營活動離不開合同的簽訂。這就需要企業的相關人員,不僅要知道和懂得與經營相關的法律法規,還應掌握法律的操作技能,應知道如何簽訂合同,明白履行合同應當注意什么問題,避免遭到合同詐騙,全力維護集體企業的合法權益。
(二)把合同管理納入企業管理的重要日程,使其日常化、規范化、科學化
各集體企業都要把合同管理作為一項工作內容,納入領導班子工作的議事日程,特別是對涉及數額較大或者關系企業重大經濟利益的合同,要舉辦專門的會議進行審議,由主要領導把關,保證合同簽訂的正確性,符合法律的規定。
(三)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機構,配備相應的合同管理人員
在現有的集體企業中大都配備了兼職的合同管理人員,其職責是對簽訂合同進行法律性的審查,建立合同臺帳,對合同進行保管、統計、檢查督促合同的履行。
(四)應用科學理論和現代技術管理合同
在合同管理中,應用各種科學理論、現代管理方法和先進技術手段,是集體企業合同管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集體企業合同管理現代化、科學化的必然趨勢。
(五)建立合同審批制度,嚴把合同簽訂關
一般合同可以授權業務人員簽訂,但要做到一事一授權。對大宗的交易合同,關系到企業重大經濟利益的合同,在簽訂前要經過研究論證,簽訂時要審批把關,以防草率決策盲目簽訂合同,給企業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