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9月24日,我在德國與慕尼黑啤酒節匆匆一遇,卻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慕尼黑啤酒節與英國倫敦啤酒節、美國丹佛啤酒節并稱世界最負盛名的三大啤酒節。慕尼黑啤酒節,原文 The Munich Oktoberfest,意思為“十月節”,源于1810年巴伐利亞邦的王儲路德維希大婚,王府與民眾舉行一系列慶祝活動,當時正是啤酒花豐收時節,飲酒、唱歌、跳舞就是最主要的表現歡樂方式。流傳至今,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六至10月的第一個星期日就固定成為慕尼黑啤酒節。
今年,慕尼黑啤酒節202歲。據說,每年啤酒節的第一天早上,身穿傳統服裝的德國各邦代表及其他國家的游行隊伍聚在一起,由慕尼黑市長與酒廠老板帶領游行至主要的舉辦場地——特蕾莎廣場(Theresien wiese),那里架設起數座巨型帳篷,里面擺滿了各廠牌的啤酒供人暢飲。中午12時,在12響禮炮聲和音樂聲中,市長用一柄木槌把黃銅龍頭敲進一個大啤酒桶內,然后擰開龍頭,把啤酒放出來,盛在特制的大啤酒杯中,市長飲下這第一杯,著名的十月節便正式開始了。
儀式一過,穿著德國傳統服裝的啤酒女郎立即將新鮮的啤酒用容積達一升的單耳大杯盛好并送到飲客面前。這些貌似嬌弱的女服務員,每只手各持四五個酒杯,健步如飛地穿梭在人群之中。帳篷里人聲鼎沸,人們開懷痛飲,當地大酒廠的游行隊伍載歌載舞,熱鬧非凡。可惜,我遇到啤酒節的時候,已是開幕式后第三天。沒有機會目睹市長親自開啟啤酒桶,但人們歡天喜地從四面八方涌來,那種熱鬧歡快的氣氛,依然感染著我們這些性情矜持的東方客人,恨不能加入游行的隊伍,更期待到啤酒帳篷去干上一杯。
慕尼黑啤酒節之所以聞名,不僅因為它是全世界最大的民間狂歡節,更因為它完整地保留了巴伐利亞的民間風采和習俗。平常德國人給人的突出印象是工作態度認真、嚴謹,原則性強,但似乎缺乏幽默和熱情。然而,在慕尼黑啤酒節上,人們可以看到德國人生氣勃勃、熱情洋溢的一面。
雖然,論啤酒產量或飲酒量德國未必是第一,論啤酒品質,除了德國之外還有不少國家要爭世界第一,但是說到啤酒館或啤酒節,人們首先想到的都是德國巴伐利亞(Bavaria)的首府慕尼黑。巴伐利亞的啤酒產銷量居德國第一,而慕尼黑的啤酒館規模龐大有如迷宮,啤酒節歷史悠久,節目豐富多彩。
啤酒節上,人們可以坐在傳統的長板凳上及長木桌前,享受著舉世聞名的德國啤酒和具有當地特色的烤豬腿,街頭張燈結彩,啤酒酒廠組成的游行隊伍也紛紛上街載歌載舞。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德國人更熱愛啤酒的民族,他們“狂飲”的程度令人吃驚。根據慕尼黑觀光事務當局的統計,此節慶每年都吸引600多萬名觀光客,節日里,可吃掉20萬條香腸、60萬只烤雞,喝掉足足600萬公升的啤酒。
啤酒節上還有許多民俗活動,如音樂會、馬戲團表演,也有許多販賣站與游樂設施,如旋轉馬與摩天輪等。啤酒從上午10點一直供應到晚上10點半。走近慕尼黑啤酒棚的會場中,會看到十余座大型啤酒屋帳篷(Beer tent)。雖名為帳蓬,但每個帳篷都宛如小巨蛋,因為工程浩大跟蓋房子沒兩樣,為容納每晚數千至數萬人,各家啤酒屋可是挖盡了心思來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從7月中就開始搭建巨型棚子,而棚內外,都布置得各具特色。
據說,啤酒節上酗酒問題日益嚴重。為了避免啤酒節變成鬧哄哄的酒鬼節,保持其傳統氣氛,讓老人和小孩也可以參與其中,2005年活動主辦者提出了“安靜的啤酒節”的口號,規定啤酒館的經營者在晚上六點之前只能演奏傳統的吹奏樂,音樂的分貝不得超過85分貝,只有到了晚上才能演奏流行音樂和打擊樂器。今年的啤酒節,禁止使用玻璃瓶,防止酒瓶破碎割傷等意外,并加入了鬼屋、可演奏500首歌曲的古董自動風琴、為孩童準備的慕尼黑啤酒節學校等新項目。
金秋的慕尼黑,陽光明媚,天空湛藍如洗。剛剛上午9點,離啤酒供應時間還有1個小時,主廣場前已經人頭攢動,還有更多的世界各地游客從各個街區趕來。空氣中散發著啤酒花的香氣,游行的花車已經整裝待發。
(責編:孫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