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甲骨文的全球數據庫市場份額高達40%,比排名第二的IBM高出兩倍。在商業應用和中間軟件市場,分別僅次于SAP和IBM,排名第二。更關鍵的是,甲骨文的云端服務戰略定位極其準確,就如其產品口號所宣稱的那樣,社交性、移動性和完整性兼備。其在云端稱王指日可待。
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創建于1977年的甲骨文是全球第三大軟件企業,規模僅次于微軟和IBM。其核心產品是數據庫管理系統、商業應用軟件,如企業資源管理(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用戶關系管理(CRM)、財務管理、供應鏈管理(SCM)、人力資源管理及中層軟件(Middleware)等。2011年,收購了微陽系統公司(Sun Microsystems)的甲骨文開始“硬軟兼備”。目前,甲骨文的11萬員工遍布全球,2012年收入達370億美元。
甲骨文創立之時,恰逢美國的商業軟件市場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在經過5年持續高達100%的增長后,甲骨文于1986年上市,其后僅用兩年時間,就占據了美國40%的數據庫市場。但因發展太快,內部流程和組織機構無法跟上,導致如銷售虛報等一系列問題,風頭正勁的甲骨文在1990年遭遇失敗,虧損高達1500萬美元。埃里森及時調整戰略,甲骨文在1991年推出功能強大的Oracle 7后迅速恢復元氣,從此一直在商業軟件市場保持領先地位。今天,甲骨文的全球數據庫市場份額高達40%,比排名第二的IBM高出兩倍。在商業應用和中間軟件市場,分別僅次于德國的SAP和IBM,排名第二。
甲骨文持續擴張得益于其用戶高黏性的商業模式。商業軟件價格和維護費用都很高,設置安裝過程復雜耗時,并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整體表現。所以企業一旦購買,因更換成本極高,除非萬不得已,很少會重新選擇其他產品。由此一來,每年產品的執照更新,升級和維護給甲骨文提供了持續穩定且可觀的現金流。此外,甲骨文的長盛不衰也源于它卓越的領導者和獨特的戰略戰術。
埃里森的前瞻能力是基石
埃里森是甲骨文的創立者,也是CEO,執掌帥印長達30余年,這在高科技產業絕無僅有。他個性鮮明,特立獨行,個人生活多姿多彩,其高調的生活方式一直是媒體關注的焦點。其實,埃里森是一個集創業者、管理者、領導者和遠見卓識者為一體的罕見全才。他最先從一篇IBM在1970年發表的技術文章中看到關系型數據庫的商機,當即成立公司開發此產品。而且他還敏銳地看到數據庫必須要和各類操作系統兼容。當時市場的快速增長和其產品的廣泛兼容性很快讓甲骨文順理成章地躍升為領導企業。
在1990年的危機中,埃里森清楚地看到企業已進入關鍵的成長期,必須進行專業化和規范化管理,果斷引入CFO翰利(Henley)和COO蘭恩(Lane)。兩人都對甲骨文的專業化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蘭恩也由此被委以重任,成為甲骨文的實際領導。但當埃里森看到甲骨文在應對新技術浪潮步調緩慢時,他又毫不猶豫地重掌帥旗(導致蘭恩的辭職),大刀闊斧地推進變革。
作為一個企業領袖,埃里森頗有遠見卓識。他早在1995年就提出網絡計算機概念,并指出IT行業將會以互聯網為核心,這其實就是目前蓬勃發展的云計算的基本理念。同年,他力排眾議終止了甲骨文所有非互聯網型軟件的開發,同時開發網絡計算機。因為他的理念太過前瞻,這種計算機沒有成功,但網絡版軟件得以推廣,如1999年推出的網絡版數據庫Oracle 8i和其后推出的網絡版軟件包e-Business Suite。
由此,甲骨文成為首家實施互聯網戰略的大型軟件企業。它不但利用互聯網整合自身的全球資源和運營流程,以便更有效率,還通過網絡向用戶提供服務和銷售。更重要的是,甲骨文還采用自己研發的網絡版軟件進行邁向互聯網時代的深度變革。2001年,通過實施互聯網戰略,甲骨文節省成本高達10億美元。這也成為其推銷產品的最佳廣告。
在埃里森的帶領下,甲骨文不但率先進入互聯網時代,而且一直是云計算浪潮的先驅。其實,第一家云端企業 NetSuite(云端財會服務)由埃里森創立于1998年,而云計算領袖salesforce.com是6個月后才在他的投資下誕生。在此領域,雖然表面上甲骨文似乎落后于亞馬遜、谷歌和salesforce.com,但其從2004年就開始將所有軟件云端化。這項宏大的工程耗時7年,已于2011年完成。
埃里森還是一個營銷和公關高手。他通過激進的言行和對高端賽事如賽艇、賽車的贊助等,進一步提高甲骨文的知名度。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甲骨文多年的輝煌很大一部分都直接歸功于埃里森,就如同蘋果的成就源于喬布斯一樣。沒有埃里森,就沒有今天強大的甲骨文,他和他創立的企業如此不可分割。在很多人眼里,甲骨文其實就是埃里森。
產品全面整合硬軟兼備
軟件領域一直都有兩大對立的理念:一是專精一技,即開發商只專注于某種產品。用戶則可博覽眾家之長,從多元化的產品中選擇出最佳組合來使用。二是開發商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包含用戶需要的所有核心軟件。埃里森對用戶需求的深刻洞察讓他相信后者的優勢。因此,他在1987年創建應用軟件部,同時通過收購PeopleSoft和Siebel Systems等開始進入ERP和CRM領域,對軟件產業進行整合。
不但如此,埃里森和好友喬布斯更深刻地看到軟硬件的深度整合才是大趨勢。云計算的發展將把人類帶入互聯網涵蓋所有硬件設備的超級數據處理時代。據預測,到2020年,將有500億各類設備和互聯網相連,它們產生的超大數據和相應的商業分析及利用,加上對IT移動性和社交功能的要求等,使得現有軟硬件普適的組合方式根本無法應對,而需要致密而深度整合的軟硬件系統。這樣的系統必須作為一個整體重新設計并優化。甲骨文率先提出此技術戰略,并得到IBM的認同。
因為這一深層戰略考量,甲骨文不但進行跨軟件水平整合,還進行跨產業鏈垂直整合。它在2010年反行業常規收購了已衰落的微陽系統公司,從而推出Exadata等軟硬件高度整合的服務器系統。此整機系統在速度、效力和性能上無可匹敵,而且低價,2012年為甲骨文帶來高達10億美元的收入。在這種戰略理念的指導下,甲骨文還將繼續收購硬件企業。
全面整合戰略是甲骨文形成持續競爭力的最核心舉措。除此之外,它還實施了若干戰略進一步強化競爭優勢。
首先,甲骨文通過教育認證持續發展壯大圍繞自身產品的生態系統。因為其產品需要專業人士安裝、維護并提供服務,提供教育培訓是其產品大行于天下的關鍵。埃里森深明此理,早在1999年就成立了由143個國家的2500名全職員工支持、年注冊學生高達50萬人的甲骨文大學,并將其視為企業宏觀戰略的核心組成部分。此外,甲骨文還對IT和軟件開發人員進行認證,并打造了網上社區Oracle Technology Network和繼續教育功能的iLearning,向認證人員提供免費軟件,并促進其相互學習和交流,使此生態系統蓬勃發展,直接促進了甲骨文及其數萬合作伙伴組成的甲骨文經濟的持續增長。
其二,甲骨文進行戰略收購的手段高超。其實,多年來甲骨文在收購上一直表現出色,如PeopleSoft(2004)、Siebel(2005)和 微陽系統(2010)等。而且,2005-2011年,它還是高科技產業最大的收購者,總額遠超以收購著稱的思科。更不為人知的是,甲骨文在收購目標的選擇、價格和整合速度上都遠勝思科。毫無疑問,埃里森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極大。尤其與眾不同的是,甲骨文非常善于進行前瞻性戰略收購,如對微陽系統的收購。這項收購當時看來近乎瘋狂,但卻非常符合產業發展的大趨勢。
其三,強勢的企業文化也對甲骨文的成功功不可沒。甲骨文在競爭中作風強悍,力求必勝,堪稱雄獅文化。而且它善于對競爭對手做深度分析,知己知彼再上陣交鋒,從而能夠有效打壓對手。早年和Informix幾乎白熱化的爭斗,以及近期與谷歌和SAP的對決,都充分反映出甲骨文的強悍精神。在反微軟壟斷案期間,埃里森甚至雇用偵探去檢查微軟的企業垃圾,以找尋證據贏得官司。
終將云端稱王
今天,風起云涌的云計算似乎是亞馬遜、谷歌、蘋果和salesforce.com的天下,甲骨文好像甘于默默無聞,埃里森甚至在公開場合批評過云計算。一時間,媒體宣稱甲骨文不解云計算風情而遠遠地落在了后面。這是對甲骨文的最大誤判。
其實,埃里森不但最先提出云計算的概念,而且從2000年起,就開始布局。甲骨文之所以沒有在近年高調進入云計算領域的原因,主要是目前投入云端運用的仍然主要是中小企業,而其核心用戶群即大企業由于歷史包袱、對自身數據和核心運作的控制意愿等,對云計算接受很慢。另外,甲骨文還無法馬上顛覆獲得豐厚穩定現金流的現有模式。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大企業開始接受云計算。純云計算企業如salesforce.com和Workday(員工管理系統)等在甲骨文核心用戶群內頗有斬獲。因此,從2012年起,甲骨文終于大舉挺進云計算領域,收購若干云端企業如RightNow Technology和Taleo等,并新增3000名員工,專攻云端市場,同時全力改變商業模式。甲骨文的云端努力成效顯著,其2012年的相關收入已高達10億美元。
其實,和目前領跑云計算的四駕馬車相比,甲骨文的云端服務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首先,它給用戶提供一個涵蓋系統的應用、基礎結構和平臺三大層面,端到端整體云計算服務解決方案,無需額外整合。而且,它同時推出軟硬件高度整合的云端服務器。云端服務的有效提供需要強大的硬件能力。目前,除甲骨文和惠普外,其他軟件企業都不具備此能力。另外,甲骨文的云端服務包最為完整,幾乎涵蓋所有商業應用,并具有云端數據庫、社交功能、商業分析的支持。而且,其云端服務是開放式的,完全標準化,給用戶提供最大的自由度。相比而言,salesforce.com和Workday的數據庫技術是自有封閉性的,雖然靈活,卻把用戶鎖定。
甲骨文的云端服務戰略定位極其準確,就如其產品口號所宣稱的那樣,社交性、移動性和完整性兼備。它的總體效能超越任何云端企業。在銷售上,甲骨文也具有亞馬遜和谷歌不可比擬的優勢。谷歌是非傳統商業軟件企業,只能從用戶低端入手推銷,而甲骨文則可利用現有的高層關系直接向總裁級高管銷售。所以,甲骨文在云計算上不但沒有落后,反而遙遙領先。它暫時的籍籍無名只是在考慮何時出手。
埃里森是高科技產業的“凱撒大帝”,他和已過世的好友喬布斯是這個產業的遠見卓識者。他們高瞻遠矚,對行業發展具有極其深刻的洞察力和前瞻力,他們的眼光和思想領先于時代。這種能力在變革頻繁的高科技產業極其重要。以埃里森的領袖才能和眼光,及甲骨文雄厚的技術實力和無可比擬的完整產品體系,它在云端稱王指日可待。正在努力攀爬云端的諸多企業將會很快面臨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