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最喜歡坐公交車了!”
“為什么呀?這么多人擠著!”
“因為車上有好多人呀!”
這是一個三歲半的小孩與他爸爸的對話。因為限行,父女倆每周必須有一天坐公交車去幼兒園,父親就很發愁公交車的擁擠,女兒則為公交車有那么多人而感到興奮。
2008年,北京的一場奧林匹克盛會將私家車里的人們拽出來,讓更多的人加入公交隊伍。據統計,北京日均客運量最高時達到1500多萬人次,相當于搭載著智利全國的人在北京城遛圈。
1921年,北洋政府組建了北京電車公司,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正式投入運營;1935年,北平市政府設立了北平公共汽車籌備委員會,開通了第一條公共汽車線;如今,在冊運營的公交車輛為28343輛,運營線路共948條(2011年底統計數據)。北京公交經歷著時代的變遷,也擁有著厚重的積淀。
讓我們細細品味公交之最,給生活添點料吧!
300路
穿越立交橋最多
曾經號稱中國最擠的公交
在北京城繞三環跑的300路是穿越立交橋最多的線路。以300外環為例,共35站,其中有29站站名里帶個“橋”字,共路過23座立交橋,從玉泉營西橋到十里河橋西連過10座立交橋。
但300路曾經還有個稱號,號稱全中國最擁擠的公交車。關于300路公交車的段子不勝枚舉,無論是誰,對乘坐300路公交車都心生畏懼:
據說,某公司員工非常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從未有人遲到早退過,而且都十分敬業。有好奇者探究原因,結果發現處罰員工的條例只有一則:“員工應按時上下班,如果有員工遲到,遲到多長時間就罰在300路公交上擠多長時間。”
家長嚇唬小孩:“別吵,大老虎來了。”不管用,又說:“強盜來了!”無效,再說:“拉登來了!”沒反應。最后,情急之下脫口而出:“再吵讓你坐300去!”小孩一聲不吭了……
7路
路過北京最多重點學校的公交
北京最老的公交車路線之一
調侃完北YWbShKNAx1qh9oIVDki1Ww==京公交的“擁擠”,再來談談它所承載的歷史與文化積淀。在公交車上,細細品味周邊的風景,樂哉悠哉。7路公交車便是如此,它是北京最老的公交車路線之一、路線名稱中“胡同”最多的公交、路過北京最多重點學校的公交。
7路公交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新中國成立初期,60多年來,從動物園到前門的路線變化不大。只是前幾年它與25路車路線合并,才形成今天的行駛線路——從動物園到五間樓。據研究,北京古河道變遷的專業人士考證發現,目前7路公交車所行駛的大部分路線竟然是元明清時代北京城內的河道演變成的道路。
新中國成立初期,7路公共汽車是一種“大鼻子”的老舊車。那時國家汽油短缺,很多公交車尾部都掛著一個大“鍋爐”——煤氣發生器,靠燒木炭產生煤氣來驅動汽車行駛。1955年以后,國內經濟逐漸恢復,7路車更新為匈牙利生產的“伊卡露斯”牌。人們對這種沒有大鼻子的汽車外形很不習慣,管它叫“無頭汽車”。上個世紀60年代以后,北京的公交車才逐漸換為“解放”底盤的國產大巴。
現在的7路公交車途經的胡同便達50多條,在北京僅剩的28個以胡同命名的公交車站里,7路車占了7個:新開胡同、寶產胡同、報子胡同、豐盛胡同、辟才胡同、西絨線胡同東(西)。
除了途經眾多胡同,7路公共汽車還是走過北京最多重點學校的公交線路。4中、35中、41中、8中、師大附中、豐盛中學、31中、魯迅中學、聾啞學校、第一實驗小學、第二實驗小學等。
其中,31中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名校,曾叫崇德中學,新中國成立后,改為31中。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874年由英國中華圣公會創辦的崇德學堂。該校培養了許多蜚聲中外的杰出科學家,如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楊振寧,“兩彈元勛”鄧稼先,中科院副院長、材料學家嚴東生,中科院院士、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學家方俊、秦馨菱等;文化名人有孫道臨、林連昆、黃宗江、丁午、宋世雄、凱傳、孫以增、叢珊、張光北等。
375路
大學生最多的公交
375路公交(西直門——韓家川),基本上把北京最著名的大學都轉了個遍: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電影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大學醫學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中央黨校等。因此,這條線也成了學校之間的公車,車上隨時可見大學生,偶爾還有大學教授,算是文化程度較高的一輛公交車。
728路
最筆直的公交
展開公交地圖,最筆直的線路是728路快車(老山公交場站——武夷花園)。這條線東西橫貫北京城,幾乎沒有什么拐彎的地方,而其他很多走長安街的公交最后總會拐離直線。
M08
沿途地形最危險的公交車路線
北京M08路(小龍門靈山風景區——齋堂),原929支線(洪水口),共有55站,是沿途地形最危險的公交之一。M08路從地鐵蘋果園站西開往門頭溝山區,線路長達100多公里,沿途山路多,大貨車多,有的山路拐彎處都不能錯車,這是北京地形最危險的公交線路之一。開這條線的公交司機,必須有多年駕齡,無事故無違章記錄,并持有山區行駛證。
880快
行駛線路最長
北京880快車(原919專線涿鹿)從北京德勝門出發到河北涿鹿,是一輛跨省公交車,全程161公里。北京市境內單一票價12元,持卡乘車普通卡4折、學生卡2折優惠;北京市境外單一票價23元,也算是全程票價最高的公交車之一了。
661路
行車方式最特殊的線路
一般開車都是往前行進,但有一條路線卻很特殊,這便是從長椿街路口西出發到太子峪陵園的661路公交車——在二七廠那站需要先倒車才能進站。
345路
發車間隔最短的公交車
345路發車間隔很快,高峰期一分鐘5輛,平均每12秒一輛車,總站上車差不多人人都能有座位。車內有空調,環境比較舒適。這是從城里去昌平最方便、最經濟實惠的方式了,而且345路走高速,速度很快。
996路
曾經站數最多的公交車
正規運營的公交線路里,站數最多的是原來的996路。線路設站95個,全長67公里,單班運行時間2小時50分鐘。但由于線路途經回龍觀、上地、西苑、五棵松、豐臺岳各莊橋、看丹橋、大紅門、海慧寺、光彩路、雙廟等地區,道路交通擁堵情況嚴重,致使單班運行超過3個半小時,最長曾超過5個小時。
自2012年3月1日首車起,996路改為從平西王府到城鐵西二旗站,總共為33站,之前的亞軍983路(王佐汽車站——東窯村)公交車便取而代之,成為站數最多的公交車,總共85站。
眾多網民總結的其他北京公交之最
1.路程最短的公交車:540(龍祥嘉園——城鐵北苑路北站),全程2.5公里。
2.配車最少的市內公交車:313(豐臺體育中心——大王廟),共一輛。
3.速度最快的公交車:919快(京張路口北——德勝門),在八達嶺高速上速度可以達到100公里每小時。
4.重復最少:昌17,只有在高崖口一站與其他線路相遇。
5.發車間隔最大的市內非定班公交車:530(西紅門公交場站——大興小營),間隔1小時。
6.站數最少的公交車:臨1(地鐵新宮站——地鐵大葆臺站),僅一站。
7.最堵車的線路:28(東大橋——弘燕站),全程基本上每隔1.5公里就有一個堵點。
8.所走路線最窄的公交車:351(大觀園西——豐臺路口),豐臺橋梁廠路段(兩輛出租車無法同時通過)。
9.非環線線路重復最多:525(崇文門東——石榴園東區)和610(崇文門東——黃村火車站),525路全程僅有石榴園東區這一站和610路不同。
10.北京的公交車數量全國居首,并在不斷增長中!
(編輯·麻 雯)
mawen2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