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舉世矚目,3000多枚北京奧運會“金鑲玉”獎牌全部使用青海昆侖玉,金牌、銀牌、銅牌分別由“白玉”“青白玉”和“青玉”制作。玉環的內環周長為31.9毫米,外環周長為57.7毫米,厚為3毫米。昆侖玉也因此揚名天下。
2004年之前,青海省祁連縣的馬占財一直從事放牧行業。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跟隨朋友來到有著“昆侖玉故鄉”之稱的格爾木,此行讓他眼界頓開。昆侖玉與和田玉處于同一成礦帶,昆侖山之東曰昆侖玉,山之北曰和田玉。和田美玉早已蜚聲天下,相形之下,人們對昆侖玉卻鮮有了解。雖然對玉石知識幾乎一無所知,但馬占財已經被質地細潤、淡雅清爽的昆侖玉深深迷住了。他敏銳地感覺到,近些年和田玉過度開采,資源瀕臨枯竭,昆侖玉與和田玉在物質組合、產狀、結構構造特征上基本相同,在市場上將大有可為。
回到祁連縣后,馬占財開始想盡一切辦法搜集玉石學的資料,并向經驗豐富的朋友請教。后來,他得知近在咫尺的祁連山上其實也蘊藏著大量的玉石資源,祁連玉不僅是中國五大玉種之一,而且還有著“祁連美玉甲天下”的說法,這一發現讓他驚喜不已。
祁連玉有“四美”:形美——造型獨特,形態萬千;質美——結構致密、質地細膩;色美——以綠為主,古樸典雅、自然和諧;紋美——變幻無窮,色彩交融。一得閑,馬占財便跑到深山里去“探險”,漸漸摸清了門道。時機成熟后,馬占財開了一家小店,主營昆侖玉和祁連玉。
當年,馬占財和朋友進山開采祁連碧玉礦料,每公斤只需付給當地牧民5塊錢。質地上乘的玉料便加工成手鐲、掛件;形狀獨特的礦料經過打磨,配上底座,作為觀賞石出售。僅一個月,4萬塊錢收入囊中,旗開得勝,馬占財信心大增。
馬老板給自己的小店起了一個非常大氣的名字——三江源奇石美玉。除了取意青海為三江之源(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馬占財還解釋道:“所有的玉都是離不開雪山和水的,只要有河流和雪山的地方,都有玉。”
對青海玉石界來說,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可謂天大的利好消息。奧運會獎牌這個世界級廣告著實給馬占財帶來了一大筆財富。2004年,他曾花5萬元從格爾木采購了一塊昆侖玉石原料,待2008年出手時,已經高達20萬元。托昆侖玉的福,來青海淘寶的商人蜂擁而至,祁連玉的生意也上了一個大臺階,那一年,馬占財賺了個盆滿缽滿。
馬老板的生意風生水起,2010年,他又在卓爾山景區開了一家分店。2012年,甘肅張掖也掛起了“三江源奇石美玉”的招牌。
近年來,隨著開采力度的加大,玉石市場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玉的數量和品質變化相當大,好玉越來越少,玉的價格越來越高。”馬占財坦誠地說,“有的商人使用合成的材料以次充好,擾亂市場,破壞誠信,我們做生意最討厭的就是造假。”
在玉石界摸爬滾打了10年,并非一帆風順,也有看走眼的時候。2006年的時候,馬占財挖到一塊紅皮的祁連碧玉籽料,在他的經驗中,籽料基本上是綠皮的,于是便低價處理了。一位湖南的客戶花1.2萬元買走了這塊重達4噸的籽料。沒多久,客戶興高采烈地給馬占財打來電話,直夸他為人實在。原來,去掉紅皮之后,綠皮才漸次顯露出來,這塊玉石是一塊貨真價實的好料,一轉手便賺了三四倍。
如今,馬占財對祁連山有玉礦的地方可謂了如指掌,常常去那里走一走看一看,“運氣好的話,還能撿到一些”。2005年的一天,他到位于祁連縣默勒鎮無松塔拉河的朋友家做客,天上正下著瓢潑大雨。神使鬼差一般,馬占財突然想去河灘轉轉。好運果然降臨了,他在河床里發現了一塊堪稱驚艷的籽料——重達60公斤的祁連翠玉。“我的朋友雖然在河邊住,但他不懂玉。這么多年,我對石頭非常敏感,一眼就能看出來。本來山上有礦脈,經過雪崩、地震或者泥石流之類的自然災害后,地殼發生了運動,把玉石沖刷到河床里。幾百年甚至幾千年,河水每天都在沖刷它,表皮都沖掉了,只留下了美玉。”提起這件事,馬老板仍是一臉驕傲,寶貝玉石則一直收藏至今。
在2013年甘肅省張掖市第二屆奇石展覽會中,馬占財的這塊祁連翠玉出盡風頭,一舉獲得二等獎。許多專家贊不絕口,認為這塊玉石“稀有、硬度高、極具收藏價值”。
談到對未來的計劃,馬占財胸有成竹,“我的想法很遠很大,隨著玉越來越稀少,今后我們可以發展奇石、化石。在生意上做大做強后,大規模地收藏,過幾年再拍賣。或者送到博物館,讓更多的人領略玉石文化。有條件的話,一定要把店開到北京去,讓昆侖玉和祁連玉走向世界。”
中國人歷來認為玉可以辟邪、保平安,象征吉祥,能表達美好的祝愿。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稱玉為“石之美者,玉也,人之美者,君子也,有五德”。五德是把玉的5種物理性質比喻為道法的“仁義智勇潔”。
整日與玉石為伍,馬占財的幸福指數那是相當地高。他愛玉、品玉、藏玉,玉也在無時無刻滋潤著他的品格。
(編輯·麻 雯)
mawenw2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