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周票房1.3億,這個成績放在今天新片扎堆的賀歲檔,已經非常難得。但是如果它用了6天,全國排片始終在30%左右,又是一部被無數影迷望穿秋水的寧浩作品,這結果就有些尷尬。
“饑餓營銷”的提法,放在《無人區》身上并不嚴謹,但4年時間5次修改,影迷和市場確實一直苦等它正式公映。何況這4年,成長的不光是寧浩。主演之一黃渤個人累積票房已經達到25億,另一位主演徐崢憑借導演處女作《泰囧》坐上了華語單片最高票房導演的交椅。
換言之,鐵三角中的另外兩位今天不僅能夠獨當一面,也是投資方和院線眼中的票房保證。顯然,《無人區》首周票房遠沒達到很多人的預期。
4年前談及新片劇情時,寧浩在發布會上用一句話概括:《無人區》講的是易中天如何變成了佐羅。這條主線到今天依然沒有改變:徐崢飾演的律師潘肖來到西部辯護,成功為盜獵分子脫罪后卻被拖欠律師費。他強行開走了盜獵分子的私車,誰知卻正中了對方的圈套。面對前方方圓400公里的無人區,西裝筆挺的律師全無知覺地闖入了茫茫黃沙間弱肉強食的戈壁叢林。為了活著走出來,他只能變成一個雄性動物,踏上禍福無門的求生路……
根據披露,影片重大的4處刪改主要是增加了旁白;刪掉了黃渤飾演的殺手死前的細節;原版中遇襲身亡的警察在新版中不僅幸存,最后還救出了余男飾演的舞女;增加了片尾最后3分鐘舞蹈教室的段落。比起很多改后重審的影片,《無人區》的確不算顛覆。現在這個版本,還是可以看出寧浩相對完整的導演構思。
很多人都在詬病那個加亮色的結尾。恕我直言,一路黑到底,票房會更低。別忘了,這不是一部作者電影,它亮相的檔期明白無誤地表明了資方和院線對《無人區》最直接的訴求。對人生底色的殘酷白描,《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一部老少通吃的票房大鱷掌握得最理想的分寸。
盡管如此,寧浩依舊是這一代導演中最有才華和堪當大任的代表。《無人區》4年后依然躋身競爭最激烈的賀歲檔,像潘肖一樣和同類徒手肉搏,并且成績不差。當年拍完《瘋狂的石頭》和《瘋狂的賽車》站穩腳跟后,他希望通過一部新作,讓自己不僅僅是喜劇和娛樂的標簽。或者說,《無人區》才是那些年他最希望拿出來的名片。
當年如果《無人區》公映,寧浩自然生長的轉型期順利到來,票房甚至不一定比現在低。他也不至于需要匆忙上馬《黃金大劫案》——那真是一部淡出水的電影。如今公映,卻要作為一部重點賀歲片被各方品評檢閱。寧浩依舊值得期待,他更大的氣候只是時間問題。公映意味著《無人區》風波結束,他可以解脫之后放手去做新片了。
真正的難題還是在中國電影。一部放了4年的作品,在今天不盡完美但卻依然優秀,那么其他人在干什么?中國電影的票房大盤昂首挺進200億大關,真正的原創能力又提升了多少?一個才華橫溢的青年導演從提供扁平的娛樂產品,向一個為時代和人性畫像的成熟藝術家轉型,是什么原因讓他命運多舛?如果你知道,請告訴我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