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當代文學和電影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幾乎都和情欲以及情欲的壓抑有關。除了莫言、張藝謀外,山西作家曹乃謙通過其小說《到黑夜想你沒辦法》使這個主題的表達更加冷峻直接。有意思的是,雖然不是直接改編自其作品,但新生代導演郝杰的電影《美姐》無論故事、人物還是場景及格調,某種意義上皆可視為這部小說的銀幕對應物,盡管兩者的不同可能更加顯著。
正如影片英文名所示(《The Love Songs of Tiedan》),電影講述的是位于中國西北晉蒙陜冀交界地一個叫“鐵蛋”的鄉村男孩20年的情欲史:8歲的鐵蛋被洋溢著青春氣息的美姐俘虜,許下了“美姐是我的”的童年誓言。10年后小男孩長大成人,卻始終逃不開美姐的影響,與她的3個女兒輪番上演了匪夷所思的愛情故事。導演坦承,這部影片受意大利影片《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啟發,但西北高原的“西西里”是完全不同的格調。這一地帶盛行一種叫作“二人臺”的地方戲曲藝術,和曹乃謙一樣,導演通過粗野、下流的“二人臺”唱段展示主人公的情欲表達,同時也是向這種民間藝術和藝人們致敬。但和曹乃謙冷峻壓抑的筆調不同,電影《美姐》是熱烈、狂放的,其主人公“鐵蛋”的情欲表達也是勇敢、無所顧忌的:“山也擋不住風,雪也擋不住春,山神也擋不住人想人……”伴隨著這些唱段的,是空曠的山坳以及透過樹梢的大片陽光。
此外,和曹乃謙的靜態展示不同,《美姐》更像一部“行走”的電影:主人公初戀失敗后,毅然加入了流浪藝人的行列,在“行走”中試圖療救情欲創傷。在影片中,“走西口”的情節和唱段頻繁使用,劃分了“口外”和“口內”兩個空間,前者是自由不羈的,后者是保守壓抑的。饒有意味的是,主人公鐵蛋在影片結尾決定回歸“口內”,回歸曾經被他反叛的日常生活。這是否代表他對不可反抗的宿命的一種妥協?抑或是一種自愿的情欲壓抑?聯想到張藝謀早期情欲與毀滅的主題,這種“回歸”的態度出現在新生代導演的作品里,是令人吃驚的。
這部電影是郝杰繼《光棍兒》后的第二部作品(他正在籌備的作品《我的春夢》仍然和情欲有關)。繼承了前作放浪、粗野的影像風格,《美姐》在故事上多了一層含蓄和隱忍。這種含蓄和隱忍使影片初具史詩般的蒼涼,同時幽默、大膽的臺詞、唱段乃至細節處理,又使影片顯得不那么憋悶(這正是之前中國很多文藝片的標簽),有些敞亮,有些混蛋,甚至有些青春氣息。正是這些特點(以及他的“草臺班子式”的拍攝方法賦予影片的生猛氣質),使郝杰和他的壓抑、沉重的電影前輩們拉開了距離。
《乳房與月亮》
(La teta i la lluna ,90分鐘,1994)
這部影片純潔又趣味橫生:小男孩阿泰的母親為他生下一個小弟弟,弟弟的出生奪取了母親對自己的愛,更奪去了之前只屬于他的乳房。失望的阿泰對著月亮許愿,希望得到一對新的、專屬于他的乳房。后來鎮上來了一個法國的小馬戲團,女主人奇跡般地幫他實現了愿望。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Malèna,109分鐘,2000)
意大利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在本片講述了西西里13歲男孩雷納托對一位失去丈夫的美麗女性的青春躁動。他對這位獨居美少婦說:“從現在起,我就在你身邊。永遠,我保證。只要給我時間來成長。”后來,他長大了,女主角也不再年輕漂亮。影片最后,雷納托拾起了她散落的橘子,注視著她離去的背影……
《在屋頂上流浪》
(Hallam Foe,95分鐘,2007)
男孩哈勒姆自小就十分依戀母親,然而母親卻突然離世了,之后爸爸娶了繼母。他十分悲傷,慢慢把自己隔絕開來,喜歡獨自在樹屋內遠遠偷窺別人,為的是探究母親的死亡之謎,幫她復仇……英國導演大衛·馬肯茲的這部影片精致而敏感,結局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