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遺產稅遠未出臺,已起軒然大波。筆者支持房產稅,而反對遺產稅——遺產稅一旦推出,以目前中國的信用、資產轉移等漏洞,會與個人所得稅一樣,成為中產收入階層稅。
所得稅本意是進行二次分配,以實現社會公平;遺產稅本意是建立大致相等的創業基礎,實現代際之間的平等,消除代際貧困。
理想很美妙,現實很骨感。國稅總局統計數字顯示,2009年,中國個人所得稅收入中,工資薪金所得項目收入約占63%,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收入約占14%,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項目收入約占12%。此后情況并未好轉,以2012年為例,個稅總收入為5820億元,而工薪所得稅3577億元,占比約為61.5%。
大家都想避稅,有的能避,有的避無可避。眾所周知,我國的收入數據質量非常糟糕,其中工資稅無法逃避,而高收入群體不依靠工資,有多種方式來規避。有些私營企業不分配利潤,個人投資者不從企業領工資,而是將個人甚至是家庭成員的財產和消費列入企業生產經營支出等,不僅不需要納稅,還能抵扣企業所得稅。在信用不彰的社會,在收入不透明的社會,個人所得稅成為工資稅有其必然性。

遺產稅會面臨與個人所得稅相同的結局。
家族財富是天大的秘密。9月15日,胡潤2013云南財富報告在昆明揭曉。云南有600位億萬富豪、6500位千萬富豪,分別比去年增長11.1%和8.3%,增速位居西南第一。胡潤稱,盡管云南富豪數相比沿海省份偏少,但統計層面上的富豪僅為實際富豪的“冰山一角”。調查顯示,中國“陽光”富豪和隱形富豪比例為1:2,而云南高達1:3。隱形富豪的財富秘而不宣,在地球村時代,合理轉移財富更是輕而易舉。
雖然全球三分之二的國家擁有遺產稅,但也有地區取消,如新西蘭在1992年取消遺產稅,翌年直接外來投資驟增103%,之后兩年保持20%的增速。我國香港地區在2006年取消了自1915年起實施的遺產稅,原因就是,富裕人群是國際公民,此處征收遺產稅,他們就會轉移到低稅國家,遺產稅常常伴隨投資下降。近些年來,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亞、意大利、新西蘭、瑞典、印度、馬來西亞等國相繼取消遺產稅。
我國如果征收遺產稅,征的是不懂轉移資產、勉強達到起征點的中產收入階層,而富裕的高凈值人群早就搭上國際號班車,對財富早做打點,脫籠享受去也。征收遺產稅并不能夠扼制腐敗不公,充其量為稅收律師、會計師、全球資產交易中心提供了更多來自中國的業務罷了。
房產稅則不同。不動產一棟棟樹在地上,無法隱瞞擁有者,信息透明,只要政府想征收就不會淪為工薪階層稅,關鍵是政府怕不怕房地產市場價格下行。
處于市場初級階段、信用不彰的社會,不需要政府通過不透明的數據來強行征稅實現烏托邦式的公平,而是放開市場管制、嚴格信用監督、打擊權貴搶劫,建立起有利于普羅大眾創業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