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娛編們已經在長假前泣血寫出了“告明星書”,祈禱明星們千萬別在長假期間結婚離婚出軌絕交和好,但國慶節期間還是出了點事兒:一位來自文萊的明星,在長假第一天,宣傳自己新書的當口,忽然自爆已經結婚生子。第三天,又追加了一點小料——第二個孩子即將誕下。他之前多次被問及婚姻的事情,多次否認,“已經15年沒談戀愛”,“現在沒有女朋友”,“對臺灣媒體很失望”……
當然,還好是吳尊。雖然以他的家境和外貌,尚不至于背上“為了賣書而炒作”之名,但人們仍揣測他的動機:是為了偶像身份,還是如他所言,是因為“她尚未準備好面對這一切”?
這位“未準備好”的她叫林麗瑩。家境不如吳尊顯赫,不過也相當不錯,其父是蘇丹國王四弟的按摩師及營養師,在文萊華人圈中,是眾所皆知的推拿國手。其他資料不詳,所能知道的僅是吳尊書里提到的,她是他的初戀,16歲讀中學的時候就認識,兩人攜手共度了澳大利亞求學生活、吳尊母親過世、最好朋友離開,此外還幫吳尊打理他在文萊的生意——請相信,當生意和演藝一起爭奪男明星的時候,如果只有一個勝利者的話,到最后,那肯定是生意。所以,此番吳尊開誠布公,某種程度上,倒更像是退隱前的自白書。
還好是在這個年代。換到十多年前,偶像藝人不能結婚生子還是一條明星準則:他們應該永遠生活在云端,被千萬人仰望,被千萬人幻想。他們不可以確實屬于某一個人,亦沒有任何一個對象是妥當的——若對方是富商,感情觀難免顯得世俗;若對方是導演,則會引發心機說、上位說,若對方同樣是偶像藝人,那么會吸引到雙方粉絲集火,完全是自討苦吃。
然而新世紀到來,舊的偶像與粉絲的關系逐漸瓦解。那種對于偶像的全面崇拜和向往已經分崩離析,這意味著一種更功利更實際的消費主義態度,除了楊麗娟,誰還把嫁給偶像當成一生目標呢?偶像的價值已經不在于提供幻想,而是提供被消費的便利程度——今天去了哪里?穿了什么衣服?見到什么人?吃了什么?喜歡吃餃子還是披薩?身為偶像,他應該提供豐富的生活細節供粉絲各取所需。那些還刻意保持舊時明星生活態度的人,會被打上“端著”、“清高”、“裝逼”的字樣,被封存,被遺忘。不如站出來表演妻賢子孝吧,那樣代言的品牌種類倒是可以更豐富一些,從飲料方便面的快消界,進軍日化和家電界,電視臺的七夕節目也需要大量的已婚明星合唱一曲。
也因此,在過去,明星隱婚有著類似的原因——無論劉德華還是成龍,他們的隱婚多少都是為了維護自己的事業。如今,明星們隱婚,倒各有各的原因。有些是為了保護隱私,如趙薇,2009年便與富商黃有龍在新加坡注冊結婚,但媒體與公眾對此一無所知,直到2010年3月,香港雜志刊登出趙薇新加坡待產圖片,這段戀情才浮出水面。
還有一些隱婚或許是借保護隱私之名,行戀愛自由之實。如汪峰第三任前妻康作如在微博上所控訴的,在他們3年的婚姻中,“汪峰婚后同時與多位女性保持男女關系”。雖然對于汪峰這樣的藝人來說,結婚生子不至于對其形象產生負面影響,但三段婚姻和多段戀情,多少會讓人對“中國最具人文氣質的歌手”有所懷疑。所以,對此類愛情玩家來說,如非必要,戀情和婚姻最好都在陰影里進行,在那里,他們可以獲得完全的捕獵自由。
前段戀情的展開和結束方式有時也會影響下一段戀情的態度。李湘的第一段婚姻極為高調,哪知之后爆出李厚霖并不如傳說中多金,這段婚姻給李湘帶來的教訓大概就是秀恩愛死得快,于是,她與第二任老公王岳倫從戀愛到結婚,一切都在悄無聲息中進行,直到懷孕,才承認已經再婚。環球同此涼熱,去年9月,《緋聞女孩》女主角布萊克·萊弗利與《綠燈俠》主演瑞安·雷諾茲結婚。兩人都有聲名顯赫的前任,布萊克的前男友名單里有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而雷諾茲的前妻則是斯嘉麗·約翰遜,兩位明星的此次婚姻雖然不算隱婚,但也是好萊塢難得的不事張揚的低調結婚事件,只有極少數好友獲悉。
最成功的隱婚要算鄭中基和阿Sa。在他們公布離婚之前,沒有人知道這兩人原來已結婚。這堪稱娛樂圈最撲朔迷離的隱婚事件,他們為什么相愛?為什么結婚?為什么隱婚?為什么離婚?離婚為什么要公開?所有這些,都是問題,最后變成好像是兩個年輕人約定要一起突然殺出,讓全世界大吃一驚。
任賢齊的婚姻狀態也相當詭異,他有著眾所皆知的大學學妹兼女友Tina,也經常以好男人、好父親的形象出現在公眾面前,但沒有人知道他是否已經結婚,他所愿意承認的永遠只有,“我們和已經簽字沒什么區別。”維護事業說、保護隱私說、愛好自由說在他身上都不成立——也許,真的僅僅是恐婚,據說每10個男人里總有一個會這樣。
隱婚效果最差的大約是王寶強,2009年8月,他在北京被拍到載女友吃飯,當時他否認了女友的存在。2011年4月,他終于承認已婚,并且孩子都能叫爹了——隱婚效果差不是因為他的保密工作做得不夠好,而是當消息披露后,大眾極為吃驚:連吳彥祖都不玩隱婚,寶強哥你有必要嗎?難道你認為……粉絲對你有……感情和婚姻上的期待嗎?這就是消費主義時代,大眾對于明星隱婚的回應:要玩隱婚?你得夠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