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房價有多高?已經高到了讓政府官員、甚至一些分析人士不只是略感緊張的程度。
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China Real Estate Index System)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北京、廣州和深圳的房價較上年同期分別上漲22.5%、24.2%和17.6%。一些分析人士由此建議,這些城市需要進一步加強調控。8月份中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較上年同期上漲8.6%。
應該做什么,或者說不該做什么呢?
例如,各方似乎達成共識的是暫不能取消住房限購。首套房購買者是“好”買家,政府部門希望讓這部分人有機會擁有住房。而投機性購房者是“不好”的買家,至少是官方想阻止的買家。抑制投機的一個辦法是每年根據房屋價值征稅。目前上海市和重慶市在實行房產稅試點。但政府目前不太愿意開征房產稅,特別是在經濟仍疲于恢復動能的時候:房地產業一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還有人建議更好地利用現有土地,意味著更加密集的開發。GK Dragonomics的分析師Rosealea Yao表示,例如在北京,可以更好地利用空間為公眾建造更多住房。政府可以從香港的高密度住宅建筑中學習經驗。
當然,有一個人人都不愿提及的問題,就是高地價。這是一個政府有能力糾正但又不愿觸碰的問題。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大部分源自土地出讓金,因此它們不愿降低土地出讓價格。改變高地價就需要地方政府顯著改變“土地財政”現狀,更多地依靠稅收收入,但目前這似乎不太可能實現。

蘋果公司新一輪發布結束了,沒跟中國移動達成蘋果手機的代理協議。當你擁有7億用戶(相當于過去4年里蘋果在全球手機總銷量的兩倍多)時,你很容易會認為,有沒有這款美國產品都無所謂??芍袊苿舆€真有這個需要。
中國可能在今年底發放4G牌照,那將是啟用新的移動通信網絡的理想時機。中國移動的股東只要看看NTTDoCoMo這家公司,就知道不代銷蘋果手機的代價了。這家日本運營商周二公布與蘋果達成協議——比軟銀將iPhone引進日本晚了5年。自那以來,軟銀的銷售增長了五分之一,而其股價(也受到其他交易支撐)翻了3倍。NTTDoCoMo的銷售和股價則原地踏步。
將馬王之爭放在法與情碰撞的視角下看,這個分析的背后是對溫情脈脈傳統中國式人情的欣賞,可惜這種對比也恰恰反映了華人民主的吊詭與無奈——有“情”即可在法律的模糊地帶調動與分配資源,幫人“喬”事情,不論這些對有限的小圈子、當事人有意義的“情”,是否對社會公平正義一樣有利的“情”。
曾經,臺灣是華人民主的樣板與驕傲,近些年臺灣媒體與政治生態卻更多時候成了反面教材。評論界為此提出多種原因,包括政黨惡斗、威權時代留下的地方幫會結構、統獨問題、媒體不良競爭、選民不理性等。這些歷史背景與社會文化相互作用,鑄造出今天的臺灣政治文化。臺灣在過去10年里發生過的兩次“子彈門”,以及當前的“關說門”,都說明雖有選舉制度與政黨輪替的經驗,但臺灣在文化上的民主轉型還有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