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一個好演員,什么戲都能演的那種?!边@是徐崢在上海戲劇學(xué)院讀書的時候就給自己定的目標。
但回想過去的路,徐崢曾說,每個階段都有挫敗感伴隨著他──畢業(yè)后做話劇,正是話劇不景氣的時候;進入影視劇行業(yè),媒體的報道又都傾向于更熟悉的演員和角色;后來成名了,回頭去看又覺得自己明明可以演得更好別人也可以拍得更好……簡而言之,“人生就是不斷地在跟錯誤做對抗”。
而徐崢認為的“挫敗感”甚至“錯誤”,很多時候,在旁人看來,只是成功后的找不著北而已。
徐崢第一個對抗的便是自己的話劇。畢業(yè)后的三年時間里,他演了八個話劇,還導(dǎo)演了其中兩個。1998年,徐崢因主演話劇《股票的顏色》榮獲第十屆上?!鞍子裉m戲劇最佳男演員獎”,他執(zhí)導(dǎo)的《擁擠》(兼主演)《母語》、主演的方言喜劇《謝謝一家門》《藝術(shù)》《他沒有兩個老婆》也曾轟動一時。某著名時尚雜志搞了一個上海人最時尚的100個去處的評選,“看徐崢的話劇”赫然名列其中。
就在“徐崢話劇”最巔峰的時候,不滿三十歲的他,毅然決然地從上海搬到北京,向影視圈發(fā)展。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從小到大都待在一個地方,連郵政編碼都沒有變過,在上海真的有點呆膩了”。
《春光燦爛豬八戒》里那只雙頰粉紅、皮膚白皙的“豬八戒”成為徐崢進入演藝圈的第一個機緣,他也因此被定義為一個“喜劇演員”。以致于很多觀眾只記住了“豬八戒”,忘記了有“徐崢”。
剛開始,徐崢覺得這應(yīng)該是自己演得比較成功的緣故吧,但一直被人叫豬八戒,徐崢開始不愉快了:“作為一個演員,我還有很多任務(wù),我要去負擔(dān)其他的角色,未來我還有可能嘗試其他新的人生定位。”
徐崢開始對抗那只和自己形影相隨的“豬八戒”。2003年,徐崢出演了《李衛(wèi)當(dāng)官》后,形象終于有所“扭轉(zhuǎn)”。之后從《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一路到《愛情呼叫轉(zhuǎn)移》和《夜店》,徐崢每次的角色都有不少突破,他也幾乎成了小成本電影的必點福將。
但挫敗感并沒有從此遠離他。徐崢看到了演員的局限性,已經(jīng)不甘心總是被動得等待被人挑選,他需要更大的空間、更主動的機會,“如果別人不帶給你機會,自己去創(chuàng)造機會”。
“我無時無刻不在建立那種挫敗感,到最后就是逼得自己說,我自己來”。有段時間,徐崢開始瘋狂迷上了微博,談電影、發(fā)照片、轉(zhuǎn)各種好笑好玩的段子和視頻,最后他不得不說:“好吧,我承認,我是資深潛水員、翻墻控、晚睡強迫癥患者!”
徐崢也曾在自己一部9分鐘的微電影《一部佳作的誕生》里,借片中匪頭之嘴,吐露過對中國電影的困惑和不解:“你知道為什么我們中國電影總是拍不好嗎?就是缺乏對細節(jié)方面的審美追求,總是糾結(jié)在文藝片和商業(yè)片之間。如果我們沒有辦法走入觀眾的內(nèi)心,沒有辦法打動他們,我們怎么才能夠取得商業(yè)上的成功呢?”
而一直以來都在扮演小人物的徐崢心里非常清楚,什么樣的故事可以打動觀眾。徐崢終于出手了。
徐崢第一次的“自己來”,就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泰囧》票房大賣12.66億元,雖然沒能超越《阿凡達》的13.78億紀錄,但作為一部投資不過三千余萬的中小成本喜劇片,此成績已然很難被超越。
好友黃渤因此調(diào)侃徐崢道:“一步走上人生頂端,后面的每一步都是下坡路?!边B徐崢自己也打趣說:“我應(yīng)該會是一個票房越拍越低的導(dǎo)演。”當(dāng)你聽到徐崢這么說的時候,仿佛感覺到他又開始為自己建立挫敗感了,他下一次對抗現(xiàn)實的結(jié)果,會是什么呢?
難道是他此前說過的人生目標“早一點脫離演藝圈,回歸到真正為自己而生活”嗎?他曾經(jīng)說,佩服李叔同那種“完全可以肆意改變自己人生”的勇氣,而觀照現(xiàn)代人呢?生活“看起來光怪陸離,其實都在往同一個方向走”,徐崢問,“比如你晚上看一本書,特別有啟發(fā),第二天就把自己的生活改變掉了,這你敢不敢?”
“好多人都是在往下滾樓梯而已”,這是徐崢對大多數(shù)現(xiàn)代人的看法,他在《泰囧》中扮演的徐朗,就是這樣一個被現(xiàn)代成功學(xué)所禁錮的、滾著樓梯前行的“中產(chǎn)階級”。只不過,徐崢用自己特有的喜感將一切現(xiàn)實的壓力和無奈解構(gòu)在一系列荒誕的經(jīng)歷中,而片中王寶強扮演的王寶,才是徐崢真正欣賞的人生:看似天真,卻更接近人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