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一艘名為“出云”號的新型艦艇下水。這艘新型“護衛艦”擁有全通式甲板和島型艦橋。外界普遍認為,這是日本新裝備的航空母艦。該艦被命名為“出云”號,讓輿論一片嘩然——淞滬戰役時,日本海軍旗艦就是“出云”號。
國內一些評論員認為,這艘新“出云”號明顯針對中國,并且有可能經過改裝后搭載18架F-35隱形戰機。他們表示,這將會對釣魚島及中國沿海造成極大威脅。這種論調似乎有點夸大其詞。
首先,這艘航母的標準排水量僅兩萬噸左右,盡管安裝了全通型甲板,卻沒有彈射器,也沒有滑跳甲板現在僅能起飛垂直起降的艦載機。這樣的艦載機除了老舊的AV-8鷂系列之外,僅有尚未裝備的F-35B型戰機。由于F-35B戰機的研發進度嚴重滯后,日本就算能夠獲得這款戰機,至少也要到2018年以后才能列裝到部隊。也就是說,這艘被外界判斷為航母的軍艦,至少7年內不會有任何艦載戰斗機可供使用,除非日本愿意購買二手AV-8鷂式戰機應急。

然而,從其潛在的對手——中國“遼寧”號航母來看,日本是不可能采購老舊戰機的。
因為“遼寧”號搭載的殲-15艦載機,系達到美軍三代水平的超音速重型戰機。“鷂”式戰機機體老舊,而且還不能進行超音速飛行。如果采用垂直起降的方式,其作戰半徑只有70公里。
在這個距離內,殲-15戰機可以發射遠程反艦導彈后迅速脫離。“鷂”式戰機連追擊的能力都沒有,并且無法攔截已經發射的反艦導彈。
如果進行空戰的話,中方戰機性能具有壓倒性的優勢。事實上,“鷂”式戰機僅有對抗二代機的能力,幾乎不具備任何對抗三代機的可能性。美國海軍陸戰隊雖然少量裝備這種戰機,也主要作為對地攻擊機來使用,基本無法與敵軍戰機對抗。
還有專家認為,“出云”號現在主要作為兩棲攻擊艦來使用。筆者認為,“出云”恰好不具備這個能力。
雖然“出云”號是目前日本最大的水面戰艦,但并沒有裝備兩棲攻擊艦的一個重要裝備——艦尾船塢。這是兩棲攻擊艦用來釋放登陸艇或是氣墊船的重要裝置。也就是說,“出云”號并不具備發動水面登陸的能力。當然,它可以通過艦上直升機進行垂直登陸作戰,但這只能說明它具備垂直攻擊能力。
從這個角度來看,“出云”號不過是一艘直升機母艦而已。與60000噸級別且已能搭載三代重型艦載機的“遼寧”號相比,它的戰斗力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上。
造成這種現象無非兩個原因。日本如果研發并且裝備航母或者兩棲攻擊艦這種進攻性海上作戰艦艇的話,與其自衛隊的定位及國內和平憲法會有沖突。同時,日本不具備自主研發戰機的能力,裝備艦載機有賴于美國的支持。美國對此的態度又一直不明朗,導致日本無法制定目標明確的航母計劃。
基于一貫對海洋戰略的重視,日本渴望擁有航母這樣的海上頂級武器,因此只能制造“出云”號這樣定位奇特的“貌似航母”。
在造艦技術和相關配套設備引進方面,中國均不如日本。但是中國的目標清晰且政治上顧慮較少,很快就獲得了中大型航母艦船,并且準備興建類似的國產航母。日本則仍然需要在政治和軍事需求之間尋找平衡點,這導致未來的航母計劃仍舊存在嚴重的不確定性。
顯然,“出云”號并不是日本想要的,而且幾乎不可能對抗“遼寧”號以及未來的中國國產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