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比我大15歲的黎姿和比她大15歲的富豪馬廷強結婚,老媽特意打電話叫我不要傷心,久未聯絡的高中同桌也發來短信,讓我不要失落,他們難道不知道,我早就過了情竇初開的年紀?
喜歡黎姿是因為《倚天屠龍記》里的趙敏,那年我17歲,高三,只能在晚飯時蹭兩眼電視。好像是一個周五的晚上,趙敏為了張無忌身負重傷,背叛親人,即便一度被拋棄,還是愛得死去活來、義無反顧,對于一個只會欣賞女孩長相和胸部的小朋友來說,這是一種新鮮的觸動——原來女孩還有這方面的吸引力。于是,在緊張的高三,我偷偷摸摸看完了整部電視劇,黎姿成了我的女神。
高考結束,和死黨第一次進網吧,我問他,百度是不是什么都能找到?接著,黎姿成了我在搜索引擎上敲進的第一個詞。那時我才知道,她出身電影世家,祖父是香港電影之父黎民偉,姑姑是名演員黎萱,父親從小因腦膜炎失聰。為了300塊生活費,她15歲出道,做臨時演員,17歲時愛上比自己大20歲的漫畫家黃玉郎,堅持多年后傷心分手。
用了一個夏天,我看完了她所有的電影和電視劇——哪怕只有幾個鏡頭,導致視力直線下降。《鄭板橋》里的黎姿單純清秀,因為家庭嫁給了一個不愛的男人;《黑夜彩虹》里的黎姿堅強獨立,內心卻柔弱得讓人傷心;《火舞黃沙》里的黎姿聰明倔強,為了喜歡的人甘愿忍受。我還注冊了一個叫“絢麗多姿”的論壇,化裝成小學生,每晚和一群90后姿迷大談特談,那段時間我老想,自己的女朋友也應該是這個樣子。
后黎姿時代是從與第一個女朋友交往開始的。我把對女神的所有向往都投射到她身上,和眾多愛情一樣,甜蜜,疲倦,爭執,分手。世上真的沒有女神,自己居然被金庸小說里的一個人物給騙了。
為了證明他們發來慰問這件事有多可笑,我立馬打開電腦,點開黎姿的結婚照。出乎意料地,仿佛10年前的那個晚上,我居然又被打動了——穿上婚紗的她依偎在她的男人身旁,笑得那么甜蜜。
黎姿退出演藝圈,同比自己大15歲的瘸腿富豪結婚,很多人說,她為了錢嫁人,我卻覺得,她終于找到了肯為自己擔當的人,真心替她高興。在2005年的一段訪談視頻里,黎姿說,自己已經三十多歲,但在生命中還沒有遇見過一個真正愛自己的男人,經歷這么多后,只希望找到一個有擔當的男孩子。她說著說著哭了,我聽著聽著哭了。
我重新認識了曾經的女神,她教會了我這個世界有多么不完美,但依然需要堅強和執著。女神40歲了,從幻想走進了現實,我不再那么迫切地想找到她,只希望她能找到自己想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