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燕國東邊和齊國北邊是渤海,煙濤微茫,變化莫測。大家以為渤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動物都是白色的,用黃金白銀建造宮殿,中有逍遙長生的仙人,煉制不死之藥。此時,神仙有宋毋忌、正伯喬、充尚、羨門高4位,修仙者只追求個人解脫,并不濟世救人。
齊威王、齊宣王時期,鄒衍宣揚五德終始之說,木火土金水,順次相生、隔次相克,以此解釋朝代更替;世界分為九州,中國所在稱為赤縣神州,九州外又有九州,推衍無窮。鄒衍在齊國稷下學宮講學,被齊宣王封為上大夫;到燕國游歷,燕昭王到郊外迎接,親自執帚掃路,給予最高規格禮遇。陰陽五行學說成為顯學,是神仙之說的根基。
然而,鄒衍的學說繁復深奧,齊、燕方士半通不通。上有所好,下必甚之,方士阿諛逢迎,談論迂遠古怪之事,希望君王寵幸。齊、燕兩國成為方術的大本營。
秦始皇兼并天下,十年間四次駕臨渤海,以求得到海中三神山的奇藥。方士紛紛前來獻媚,人數過萬。秦始皇派他們帶童男童女出海尋找神山。方士們自然找不到,編造神山如同在云霧里,靠近了,反而在水底。始皇懷疑,考問他們,方士以海上風急浪高、不能靠近推托,不了了之。
漢武帝一開始就被李少君騙得團團轉,李少君自稱見過仙人安期生,服食瓜一樣大的巨棗。武帝對李極其信任,李死的時候,還以為他是羽化登仙。方士們更加肆無忌憚。
齊人少翁以神鬼之法求見武帝,夜里招喚寵妃王夫人的靈魂,武帝在簾后遠遠望見,覺得神異,封其為文成將軍。建造甘泉宮,畫上天、地、太一諸神,命其日夜祭祀以求降神。過了一年,不見效果。少翁急了,便在布帛上寫了字,塞入牛腹中,獻給皇帝,以求脫罪。漢武帝認識他的手跡,知道是偽造,便殺了他,怕丟面子,對外說是誤食馬肝而死。
少翁的師弟欒大,說起求仙方略頭頭是道。漢武深信不疑,封他為五利將軍,將公主下嫁,賜僮仆千人。武帝夜里站在白茅上,賜他“天道將軍”印,欒大也站在白茅上受領,以示和天子平等。但他實在不敢入海,便跑到泰山祭祀。方法用盡,都見不到仙人。漢武忍無可忍,殺了他。
秦始皇和漢武帝,好大喜功,深信神仙之說,被方士騙得最深最重,勞民傷財,留下巨大隱患。武帝之后,仙道幾經興廢,漢哀帝全部恢復前世諸神祠廟,共七百余所,每年進行37000次祭祀,為皇帝祈福。此時,王莽已虎視眈眈,準備篡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