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球滾過門線,只用了不到兩秒的時間。
5月26日,英國溫布利大球場,歐冠決賽進行到89分鐘,之前浪費了兩次單刀機會的羅本接隊友傳球,晃過兩名防守隊員,一腳巧射,足球緩緩地滾進網窩,完成了對多特蒙德的絕殺,幫助拜仁慕尼黑捧起了“大耳朵杯”。
對29歲的羅本來說,絕不僅一個進球那么簡單。
羅本可以從此走出長達3年的低谷,撕碎圍繞在他身上的類似“軟腳蟹”、“千年老二”這般羞辱性質的稱呼,甚至完成整個職業生涯的完美救贖。
正如足球評論員顏強所說:“他曾經令人抓狂絕望,但他一直在努力。拜仁偉大,羅本走出了本我。”
打進絕殺球之前,羅本的表現就像是一場災難。
第30分鐘,隊友把球傳到多特蒙德左路防守的空檔處,羅本領球直接殺入小禁區,面對出擊的門將魏登費勒,略顯草率地把球直接打在了魏登費勒身上。
第43分鐘,隊友一個后場長傳精準地找到了羅本,羅本停球,獲得絕佳射門機會,可是他的抽射打在了魏登費勒的臉上。
有人在推特上為羅本送上“高級黑”的評價:時間和羅本的區別是什么?答案是時間能往前流逝,羅本卻不能傳球(時間流逝和傳球的英文單詞均是pass)。
連拜仁慕尼黑的主席貝肯鮑爾都開始絕望了:“羅本喪失了3個100%的進球機會!”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對羅本來說,命運的腳本并沒有什么改變——逢大賽,必抓瞎。
羅本過去3年的經歷幾乎就是一本失敗史:
2010年世界杯決賽,在約翰內斯堡,他錯失單刀,成全了伊涅斯塔的絕殺,將西班牙送上世界冠軍寶座;同年歐冠決賽,他多次浪費機會,拜仁又輸給國際米蘭,成全了穆里尼奧的“復興大國米”偉業;
2012年歐冠決賽,在拜仁自己的主場安聯球場,加時賽最后一刻,羅本又將本可鎖定勝局的點球罰丟,最終拜仁在點球大戰中輸給了切爾西,再次與冠軍擦肩而過;上賽季德國杯決賽,羅本又罰失點球,拜仁以2∶5慘敗給多特蒙德……
羅本一連獲得了9個亞軍。這讓他成為媒體筆下繼巴拉克之后世界足壇又一個著名的“千年老二”。
“我不希望人們在談到我的職業生涯時,說羅本是一個失敗者。每當得到的是亞軍時,真的非常難以啟齒。”羅本一度想結束自己的職業生涯。
第89分鐘,羅本完成了3年3場歐冠決賽第27腳射門,終于進球了。
完成絕殺后,羅本攤開雙手,瘋了般奔跑,嘴里念念有詞,臉上的表情因過度興奮甚至顯得有些猙獰。
唇語專家解析羅本當時說的是“上帝,我的上帝,哦……上帝!”羅本則說已經回憶不起來當時喊的是什么了,完全是一種情緒的發泄:“這是我職業生涯里最偉大的一天,我很自豪是拜仁的一員。”
可羅本一度是拜仁球迷的“公敵”。
羅本是被甩賣到拜仁的。
2007年,剛滿23歲的羅本以3600歐元身價從英超球隊切爾西轉會到銀河戰艦皇家馬德里。兩年后,從皇馬轉會到拜仁時,羅本的身價已經掉到了2500萬歐元。對于25歲的羅本來說,這相當于被拋棄。
羅本被稱為“小飛俠”,邊路突破能力超強,傳中精準,尤其是禁區右側內切射門,一招致命。轉會拜仁前,媒體評價他:“只要登場,他就是一個‘現象’。”
可是羅本容易受傷的身體,也讓他成為了“玻璃人”,這讓他經常陷入長時間的傷病中。
2012年,羅本因傷缺席拜仁上半賽季大部分比賽,當時不少媒體分析說拜仁應盡快放棄羅本,趁其還有市場價值盡快賣掉。德國《圖片報》爆料說在歐冠對切爾西點球決戰中,羅本害怕承擔責任而選擇逃避,這更加重了球迷對羅本的不滿。
2012年5月22日,拜仁與荷蘭國家隊,在拜仁主場進行一場熱身賽。臨近結束時,羅本替補上場,迎接他的是3萬多名拜仁球迷鋪天蓋地的噓聲。噓聲令人震驚,尤其是在球迷對球隊無比忠誠的德國。
羅本的隊友、荷蘭隊隊長范博梅爾為羅本抱不平:“如果我是羅本,即便與拜仁續約到2015年,遇到這樣的情況,我也會重新審視自己的未來。”隊友斯內德則說:“俱樂部應該保護他,但是他們真的太過分了,如果是我,我今夏一定會轉會國米。”
后來,拜仁俱樂部代表球迷向羅本道歉,可在荷蘭國家隊主帥范馬爾維克看來,“這是一種恥辱。”
拜仁球迷忘記了羅本曾帶給他們的歡樂。
2010年,歐冠8進4第二回合,拜仁客場對陣曼聯,下半場第73分鐘,羅本接隊友角球直接半凌空抽射破門,這顆金子般的進球讓拜仁在9年之后重新殺入歐冠半決賽,直至決賽。進球后,羅本雙手一攤,一臉不屑,任憑夢劇場老特拉福德主場球迷的澎湃罵聲。
實際上,隊醫只允許剛從腿傷中恢復的羅本踢70分鐘,可他說:“讓我再踢一會兒吧。”賽后,《天空體育》為羅本打了全場最高的9分,充分肯定他的精神。
陷入信任危機的羅本,并沒有像媒體熱炒那樣離開拜仁。拜仁俱樂部主席赫內斯堅定地說道:“在拜仁慕尼黑的歷史上,羅本可能是效力過球隊的最好的球員之一了。就因為這個原因,我們肯定會把他留下,羅本會永遠留在拜仁慕尼黑。”
俱樂部風波暫時平息,可是國家隊里的羅本依然逃不開被質疑。
2012年6月,荷蘭隊在歐洲杯小組賽首場輸給了丹麥隊,次戰德國前,祖國的記者尖銳地問羅本:“你意識到自己在過去3年關鍵決賽中都表現不佳嗎?”
“是的,2010年世界杯決賽,2010年和2012歐冠決賽,我都表現不好,3個冠軍一個也沒拿到,”面對幾乎可以和批評畫等號的提問,羅本沒回避,“但我要說,至少我曾經為之努力爭取過,那些不付出任何努力的人,什么都不會失去,而我不愿意做這樣的人。”
最終,荷蘭隊恥辱地以小組賽墊底的成績出局,可羅本并不想故事就此結束。
羅本的整個足球生涯的第一個重大轉折點發生在2000年。那一年,不滿17歲的羅本以半職業球員的身份加盟了荷甲格羅寧根俱樂部。除了雙腳均衡的技術和出眾的速度外,羅本對勝利的渴望讓人印象深刻。格羅寧根的球探馬丁·科曼回憶說,與同年齡的孩子相比,羅本的好勝心特別強,如果一場比賽輸了,他的臉色會比任何人都難看。
值得一提的是,馬丁·科曼正是荷蘭雙胞胎國腳羅納德·科曼和歐文·科曼的父親。
漸漸有了名氣后,羅本的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變,可是這個鄉村孩子并沒有改變其生活方式。每一天,羅本堅持騎單車去15公里之外的學校上課。很多年后,即便成為了名滿英倫的切爾西邊鋒,羅本還是喜歡騎自行車到訓練場。
母親如此評價羅本的學習態度:“這孩子對學習的態度,和對足球的渴望同樣強烈,如果他考試拿不到優秀,他會感到特別的難受,一整夜睡不著覺。”
這樣一個對勝利充滿渴望、對自己要求嚴格的羅本,不會允許自己在失敗中沉淪。
朋友也給他鼓勵。羅本和好朋友“車王”阿姆斯特朗相識于2000年。阿姆斯特朗向低谷期的羅本贈送了他的自傳《與自行車無關》——講述自己如何戰勝癌癥的勵志書。羅本說,這本書改變了他的狀態。
溫布利大球場堪稱羅本的福地。效力切爾西時,他和隊友一起在這里擊敗曼聯,奪得了足總杯賽的冠軍。“怎么沒有一支叫溫布利FC(football club)的球隊,如果有的話,我會毫不猶豫地加盟它。”羅本曾這樣表達對溫布利大球場的喜愛。
5月26日歐冠決賽后,羅本肯定更愛這座球場了。
打進制勝球的羅本揮舞著雙拳,雙膝跪地,雙額青筋暴突仰天怒吼。那一刻,“足球的苦難和欣慰,救贖的解脫和自由,全都寫在羅本這張特殊的臉上。”
起身后,羅本又沖著數萬拜仁球迷縱情一躍。與隊友擁抱慶祝后,羅本依然無法抑制自己的心情,抱頭,彎腰,忍不住流下眼淚。
“在不進球的日子中,我的頭發變得越來越少,我也很傷心,”羅本說自己全場11669米的跑動和3腳射門沒有白費,“我終于在大賽決賽里進球了,而且是決定勝負的進球。歐冠奪冠,夢想成真。”
羅本還從剛剛退休的“曼聯教父”弗格森手里接過本場比賽MVP的獎杯,酷愛邊鋒的弗格森在青年隊時就關注著羅本,小飛俠離開荷蘭時大家以為他將加盟曼聯,但切爾西從弗格森手里將羅本搶走了。沒有比這更完美的結果了——不管是俱樂部層面,還是個人層面,他都完成了職業生涯里最重要的救贖。
“在去年的失利之后,現在奪冠更加甜蜜,”終于圓夢的羅本說,“這次,我完成了救贖,真正感受到了終點的意義。當然,我現在可以睡得很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