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上旬,馬拉帕斯卡島(Malapascua)迎來了它一年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Fiesta,類似于中國的農(nóng)歷新年。螃蟹船為孩子們運送來玩具和氣球,在外務(wù)工的年輕人紛紛回到島上。碼頭邊、村莊里擺開熱鬧的集市,少女打扮得鮮花一樣耀眼。一日三餐都是團圓飯,入夜,人們在教堂聚集,嘉年華在等著他們。
我受邀去一戶人家晚餐。支在小院里的塑料大桌擺滿了烤乳豬、烤雞、烤魚和手抓飯。主人兩歲的女兒索菲亞第一次見中國人,害怕得整晚蜷縮在母親懷里。再過幾年,她或許會像其他忽閃著長睫毛的大孩子那樣,在沙灘上略帶害羞地對游客說“你好”,并記住他們的名字。
節(jié)日之外的馬拉帕斯卡島,有近乎憂郁的寧靜。它掩映在一片椰樹林中,從瑪雅小鎮(zhèn)搭螃蟹船靠近它時,你會覺得它像一艘停在海中央的大船。上島后,一種不期而遇的、告一段落的感覺會出現(xiàn)在你腦中——你確信不會有任何不友好或粗俗的事情在這里發(fā)生。島上居民一半是基督徒,尚保留著旅游業(yè)以外的世界,并顯露出一種神秘的懷舊氣質(zhì)。
在菲律賓近七千個海島中,馬拉帕斯卡遠(yuǎn)非最著名的一個,卻可能是最安靜的。沒有醫(yī)院、沒有ATM,距離最近的銀行2.5小時船程。愿意從宿務(wù)搭乘大巴顛簸4個半小時、穿越滿是棕櫚樹的漁村和綿延海岸線的游客,多是憎惡喧嘩的,例如嚴(yán)肅的德國人,他們占據(jù)了這座海島大大小小的角落。還有數(shù)以千計的在宿務(wù)工作的韓國人,據(jù)說,馬拉帕斯卡是他們周末短途游的首選地。
最早開墾這片處女地的卻是西班牙人。傳說16世紀(jì)20年代的圣誕夜,一艘西班牙漁船遭遇暴雨受困小島,因沒法和家人共度佳節(jié),失望的船員給小島命名malapascua,意即“壞天氣”。從時間上看,這與麥哲倫首次登陸宿務(wù)相去不遠(yuǎn),而曾經(jīng)的悲情與冒險早已被時間埋葬,如今的馬拉帕斯卡,因發(fā)音接近而有了柔軟的名字——“媽媽拍絲瓜”,中國游客稱它“媽媽島”。
全球的潛水愛好者背著水下呼吸器長途跋涉來到此地。除水晶般清澈的海水和夢幻般的珊瑚礁外,長尾鯊是島上心照不宣的暗號。據(jù)說媽媽島是世界上最容易看到長尾鯊的地方。人們早已掌握它們的生活作息,總在拂曉時分前往深海等待,幾乎不會落空。它們多半單獨出行,偶爾會有四五只——那天潛客是會為好運氣而慶祝的。
我們的船于清晨4點50駛出海岸,那時朝霞剛剛刺破地平線的黑暗。40分鐘后抵達目的地Monad Shoal時,已有好幾艘船停泊在此。剛緩慢下潛至30米深處的巖石邊駐足等待,深藍色的海水中便出現(xiàn)了一位體態(tài)輕盈的紳士,幾乎超過自己身長的尾巴擺動成優(yōu)雅的S型,扭著修長的身姿由遠(yuǎn)及近,從眼前劃過,消失得無影無蹤。整個過程不足3分鐘,那像電影中不期而遇的小高潮,沒有預(yù)兆,也無喧囂。
再回到陸地,太陽已經(jīng)把腳下的沙灘曬得溫?zé)帷.?dāng)?shù)厝嗽缫验_始勞作,西方人忙不迭地把自己攤平,一杯啤酒就能度過一天,也不理會夜幕降臨時被曬成熟蝦的顏色。夜晚無疑是媽媽島最熱鬧的時刻,卻無比短暫,10點剛過,幾乎所有店鋪都打烊了。某晚在回酒店的路上,暴雨突襲,海上一團漆黑,閃電不斷劃破天際,小島像極了少年派棲身的扁舟。一陣恐懼襲來,又轉(zhuǎn)瞬即逝——不出幾小時,結(jié)伴看長尾鯊的人們又該趁著夜色整裝待發(fā)了。
1.島上有5家以上五星級潛店,目前尚不提供中文服務(wù),同時,專以普通話授課的潛店有3家。開放水域潛水員(OWD)課程學(xué)費約為三千元人民幣。
2.海景度假村的價格為200-800人民幣/晚,此外,離沙灘2-10分鐘路程的村莊里散落著大量平房式旅館。已知最便宜的風(fēng)扇房(單人間)為250比索/晚,約合人民幣四十元。
3.島上僅有一家外幣兌換點,不是所有餐館及酒店都支持銀聯(lián)消費,建議游客在宿務(wù)備好現(xiàn)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