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機場書店里高掛的成功學講座視頻,已經(jīng)從“想當年,我懷揣50美元來到美國”的故事,升級為從節(jié)氣到健康、再從軍事歷史到友情歲月的諄諄教導。即便有沒心沒肺者只想塞住耳朵甚至砸碎講臺,它們依然能牢牢抓住更多充滿渴求的雙眼。
不過,陳可辛這部同樣為成功學樹碑立傳的《中國合伙人》,不但沒讓觀眾產(chǎn)生焚燒新東方教義和拉黑網(wǎng)絡公知的沖動,反倒讓我有了一次類似欣賞紀錄片《我為英語狂》的情感體驗。
陳可辛團隊為故事背景做足了時代感,那個被記憶過度修飾的、虛幻的80年代,有著課堂上斥責學生“Too simple,too naive”的沉悶教授,有著被拒簽后在使館門前哭喊“美國人民需要我”的成東青,有著80年代隨美國妞而去的長發(fā)文青王陽,那是自以為是的可笑國人無酒之醉的可貴青春。仿拂只有時勢才能造英雄,新聞事件不那么生硬的點綴著“被迫創(chuàng)業(yè)者”的青春尾巴,前門“美國大爺”KFC里偷偷摸摸辦起的補習班,隨北京申奧失敗而來的越洋分手電話,據(jù)現(xiàn)實而來的人物至少是可愛的。從壓抑憋屈到暢快爆發(fā)的情節(jié)走向,是讓角色甚至觀眾宣泄民族情緒的好辦法,被哥倫比亞大學化學實驗室攆走的孟曉駿,最終向著時代廣場的納斯達克公告牌自信走去,苦盡甘來的成功者是可敬的。
或許陳可辛并不待見這種依賴鉆空子小聰明的中國式成功學,因此,《中國合伙人》不會成為一部為新東方鍍金的“企業(yè)勵志傳記片”,影片傳遞的價值觀也被巧妙轉(zhuǎn)移到最貼近廣大屌絲內(nèi)心的“夢想與尊嚴”問題,讓他們的故事成為你們和我們的故事。又或者導演也有著片中角色一樣的聰明和精算,能夠讓編劇以恰當?shù)淖猿肮?jié)奏,來平衡任何一次可能走偏的成功學說教,畢竟從被學校開除到舊廠房辦學的經(jīng)歷,與“懷揣50美元到美國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實在差別不大。至于傳言中的模仿《社交網(wǎng)絡》,那可是在精神氣質(zhì)上差出十萬八千里,畢竟“總得為5億朋友樹敵”的扎克伯格,可不是皆大歡喜的“中國合伙人”。
3個男人一場戲,這是陳可辛擅長處理的矛盾關(guān)系。成東青在教室門口替另兩人挨揍,類似于立下建立友誼的“投名狀”,但太平天國時代的中國合伙人顯然更爾虞我詐,于是對友誼的背叛才更具不可撤銷的毀滅性。加上裹挾復雜人性的悲劇藝術(shù)性似乎總大過喜劇,因此新世紀的《中國合伙人》注定難成杰作,而只是一朵有趣好看又恰好應景的過眼云煙。它形似《三傻大鬧寶萊塢》,以調(diào)侃的姿態(tài)在夢想的大道上奔跑,并試圖討論世俗成功背后的得與失,卻又從電影章法上落后印度人一大截。最顯而易見的惱人問題是,干嘛要拿3個畫外音以及3個主觀視點去敘事?不是所有觀眾都能區(qū)分黃曉明、鄧超和佟大為的聲音的。資深影迷介意它的節(jié)奏和制作格局實在太電視劇,可如今大量的電視選秀節(jié)目也被紀實電影手法涉入,潛移默化拉低著審美需求,讓眾多華語票房大片成為直奔主題的“好看”電影。《失戀33天》不也是賈樟柯暗諷的“中景接中景,中景跳全景……”的票房黑馬嗎?
在這個“電視劇電影”稱雄的壞趣味年代,《中國合伙人》或許難敵共打青春懷舊牌的《致青春》。后者以感性抓牢了女性觀眾的敏感淚腺,即便《中國合伙人》更適合理性懷舊的男性觀眾,但票房主力不正是年輕女性和被她們牽制的男朋友嗎?
上映時間:5月31日
導演:王川
配音:劉婧犖 劉露
蠻吉和蠻大人終于隨神圣聯(lián)軍踏上征討魁拔的死亡之路。然而12位魁拔追隨者不但在渦流島做好了迎接新一代魁拔的準備,更完成了魔鬼式布防。
上映時間:6月4日
導演:鐘澍佳
主演:曾志偉 譚詠麟
為人忠直的宋池雄和狡猾的夏石森一起到茶樓打工,同時愛上老板女兒。好不容易沖過情關(guān),卻又不得不面對時代挑戰(zhàn),所幸街坊一起捍衛(wèi)茶樓。
上映時間:6月7日
導演:奧利維爾·米加頓
主演:佐伊·索爾達娜
10歲的卡拉勒婭目睹父母被哥倫比亞毒品大王殺害,逃出生天的她投奔了叔叔艾米利奧。25歲時,她終于變成一名冷酷無情的刺客,復仇行動即將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