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曾經告誡女兒,無論你們何時決定紋身并付諸實踐,那么我和你們媽媽將在同樣部位和你們紋成一模一樣的圖案,然后將把圖案上傳至YouTube,并表示這是我們家族的圖案。
如果有一天你們累了,聽到《簡單愛》會覺得溫暖,那我就沒有白白在你們的青春里經過。其實我已經想好了自己的退路,我是唱片公司的老板,所以我會簽你們喜歡的小朋友,讓他們唱我寫的歌,周杰倫的時代永遠不會過去。
如果一個政府官員在國外的存款是一筆不小的數額,那么此人一直會受制于存款所在國的國家體制……禁止官員在國外存款的規定是合理的,如果人們想當公務員,那么就把存款轉回國。
電影圈很多人的觀點是錢是一切,一個人有點錢,好像就可以指使做電影的人做這個做那個。電影界的這種現象,就讓人不禁要問,究竟是金錢重要還是人才重要。這種觀念給人一種印象,這不像是拍電影,而像是玩權力游戲。
中國公眾的道德感非常糟糕,各種三鹿奶粉、地溝油等。已經糟糕到什么程度?比如我去買水果,差一點一斤,他給我填上幾個,但拿的一定是爛的。這樣的道德狀況,最后舉國來攻擊你,你不會覺得寒心么?所以我08年的那個文章說我沒有絲毫的負疚感,本來就是針對08年的“道德夸張”說的,那篇文章就是一個行為藝術。
我拿到了一份《勞動新聞》,那是朝鮮的日報。報紙的頭版讓我得知韓國正面臨全國性的饑荒和洪水,而報道稱金正日提供的沙包和食物援助正在送往災情嚴重的首爾。我從報上讀到的兩國的極端,在現實中完全是翻轉的模樣。然而,我依然花了3年的時間去調研和創作一部以朝鮮為背景的小說,因為我意識到我并沒有準備好如何去面對這個號稱“世界上最輝煌的國家”。
如果一生都做工人,只要有尊嚴、能獲得相對充分的生活資料,那也是值得驕傲的,是挺棒的事情。現在的情況是,農村人做工人,一天加班十幾個小時,沒有任何自己的生活,連結婚都不敢。一個年輕工人的工資,根本無法讓他獲取水準線以上的生活,這才是問題。其實,上升空間在任何社會、任何單位里相對來說都是比較小的,更大意義上的一種改善才是更需要關注的地方。
如果青春是暖傷的,它最大意義在于“錯得起”;青春是美好的,一輩子都值得回味;如果青春是殘酷的,那也一切都還來得及。
其實中國人和外國人在文藝創作上的才能不分上下,但是國外的團隊有一點做得非常好,就是管理制度。所有人不管是導演還是演員都得按照合約來,一部戲所有人各司其職,特別是演員,就會完全專注在演戲這件事上。(國內)導演為了方便自己拍攝隨意改動(劇本),這完全是對于原著作者的不尊重,也造成現在靜下心來寫劇本的人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