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了海南的海軍基地,并進入一艘潛艇內部參觀。對于這艘潛艇的型號和性能,媒體未做詳細報道,只是冠之以“新型國產潛艇”。
從艙內的情況來看,這艘潛艇的指揮室比較寬敞,除了習本人之外,有多名軍官在場陪同,還感覺空間寬敞。由此可以判斷,這是一艘核動力推進的大型潛艇,絕不是小型的柴油電力潛艇。
眾所周知,核潛艇分為攻擊核潛艇和戰(zhàn)略導彈核潛艇兩種。
前者除了噸位、速度和航程之外,其戰(zhàn)術目的和傳統的柴電動力潛艇并無不同。它主要執(zhí)行海上攻擊任務,可以打擊水下和水上的各種目標,并且具備一定的偵查能力以及特種部隊投放能力。
而戰(zhàn)略核潛艇則是國家核打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任務只有一個——在大洋深處潛伏,等待命令發(fā)射洲際彈道導彈,攻擊敵國的戰(zhàn)略目標。由于媒體并未公布潛艇的型號,并且沒有拍攝潛艇的全貌,所以無法百分之百確定習近平登上的是攻擊核潛艇,還是戰(zhàn)略導彈核潛艇。
在仔細分析了相關報道之后,筆者認為,它是戰(zhàn)略導彈核潛艇的概率比較高。

首先,在電視畫面中,習近平從岸上走向潛艇的舷梯上寫著“長征9號”的字樣,由此可以確定它確實是中國核潛艇。因為中國核潛艇均被命名為“長征X號”。
而從迎接習近平的海軍軍官在潛艇上敬禮的片段來看,雖然沒有拍攝到潛艇的全貌,但是可以明顯看出在艇身圍舵旁邊站立的軍官成一斜坡。這說明圍舵附近有突起物。攻擊核潛艇的艇身為水滴形,或者雪茄型,因此艇身應該呈一條直線。為了容納垂直發(fā)射的導彈艙,戰(zhàn)略核潛艇則會有駝背凸起的艇身,這也是識別戰(zhàn)略核潛艇的重要特征之一。
由此可見,習近平登上的很可能就是中國094型核潛艇。中國從來沒有對外界正式公開過這個型號的武器,北約將其命名為“晉”級核潛艇。
國內的軍事評論員經常混用北約和國內的武器命名,這導致讀者們產生一些混淆。
中國的核潛艇均命名為長征系列,根據不同的型號分別命名為091、092、093、094,順序排列。單數號為攻擊核潛艇,雙數號為戰(zhàn)略核潛艇。而北約則將中國的所有潛艇部隊根據中國的朝代排行命名。例如,091攻擊核潛艇命名為“漢”級。而常規(guī)柴電潛艇039型,北約則命名為“宋”級。
一般而言,年代較早的朝代用于命名核潛艇,而較近的朝代則為常規(guī)潛艇。讀者如果發(fā)現潛艇的代號為中國朝代,則系北約命名法,如果是數字,則是中國的命名體系。
根據美蘇在冷戰(zhàn)中的推演,核大國的陸地及空中核攻擊平臺往往無法躲過敵方的偵查,很可能在大規(guī)模核偷襲下大部分被摧毀,無法保存戰(zhàn)力。只有在大洋深處潛伏的核潛艇比較安全。在戰(zhàn)略設想中,核潛艇往往被賦予二次核打擊的任務,或者說是核報復的任務。
正是因為核潛艇擁有這樣特殊的作用,所以各國的戰(zhàn)略導彈核潛艇均為他國重點“關照”的目標,同時也是核大國重要的戰(zhàn)略威懾工具。現在只有中英美法俄5國擁有戰(zhàn)略導彈核潛艇。也就是說,只有這5個國家擁有二次核打擊的能力。任何國家或者團體要想以核武器攻擊這5個國家,就算將其領土內的核武器徹底摧毀,也必將面臨其海洋中的核武器的報復。
因此,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只要擁有了戰(zhàn)略核潛艇,就會被視為不可侵犯的核大國。其他如朝鮮、印度、巴基斯坦這樣有核武器的國家,在沒有戰(zhàn)略核潛艇的情況下,只能被視為擁有有限核打擊能力的國家。
我國的核戰(zhàn)略是:擁有最低限度的核威懾力量以保證國家安全。由于中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二次核打擊力量成為重要的殺手锏。軍內甚至將戰(zhàn)略核潛艇稱為“定海神針”。
在朝核危機以及南海領土爭端正熱的情況下,習近平高調參觀戰(zhàn)略核潛艇,其中的戰(zhàn)略寓意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