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魂的鏡子不是眼睛,而是聲音……
世界上幾乎沒有兩個人是用完全相同的方式說話的。聲音是非常復雜的現象,受身體因素影響,如荷爾蒙、喉頭及其肌肉的大小,也和一個人的生長環境,甚至生長時代有關。
一個人說話的方式暗示著他的年齡、性別和來源地,同時也展示著他的內心世界。生氣、喜悅或害怕等情緒通過喉部肌肉的細微運動為人所知,一個人的性格特征可由此推知,甚至精神和身體疾病也會在聲音和說話方式中反映出來。
醫生、心理學家和信息學家已經開始系統利用聲音中的信息。像帕金森這樣的疾病可以盡早被發現,抑郁或注意力障礙的嚴重程度也更易得到量度。也許有一天,家用電器也能根據聲音分辨出主人的聲音和性格,并對此作出反應。
一個人聲音的高低,取決于聲帶的寬窄厚薄。這個肌肉結締組織越短狹,每秒振動越頻繁,聲調就越高。從這一點來說,聲音由身體決定。一般而言,男人比女人聲音低沉,但是這種生物屬性有被夸大的跡象。其實一般的身體活動也會對幫助發音的很多小肌肉產生影響。德國著名主持人薇若娜·普斯可能不是因為聲帶短才聲調高,而很可能是借助肌肉的高度緊張而達成。這樣一種“小女孩聲音”傳遞的信號是:我在尋找一位保護者。當然她也不一定就是故意的,而可能只是從她母親那兒學得這樣的說話方式。
聲音和性格密切相關
發音肌肉很容易受到影響,所以很多因素都會反映在聲音上,不管是突然的情緒,還是社會發展。后者也表現在女性聲調上。從聲音上看,中歐經歷了一場文化變革。女人的聲音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平均下降了兩到三個半音。社會學家猜測,這是解放的結果。尖細的聲音和現代女性的自我認知不符。研究者甚至發現了各個國家之間的差異:挪威女人的聲音比英國和意大利女人的低沉,這很可能是因為,斯堪的納維亞地區女性的解放更加徹底。
低沉聲音的優勢至少對男人而言是顯而易見的。加拿大心理學家大衛·費恩貝格指出,有著低沉聲音的政治家更有獲選的可能。費恩貝格在實驗中播放以前美國總統的聲音錄音和不知名測試者的聲音樣品。受試者認為,有著低沉聲音的發言者更有吸引力,更有能力,更值得信任。在“您會選誰?”這個問題中,他們更受偏愛。
聲音能夠公開內心的情緒,一個說話的人很難隱藏自己的感受。生氣會讓聲帶振動更快,因此聲調會更高,聲音有力,富有挑釁性。悲傷的時候,聲帶振動緩慢、柔和,聲音也就低沉。
同樣還有個人性格。一個人是膽怯還是鎮定,內向還是外向,都可以通過聲音進行解讀。一個緊張不安的人,說話聲音往往不穩,聲帶振動頻率會發生巨大變化,音量也會突然變化。情緒不穩的人聲音常常更高、更沙啞。一個人是更加外向還是內向,也能夠聽出來:外向的人常常說話聲音大、語速快,更強烈地變化句子語調,比內向的人更明顯地強調句子重點。
計算機在傾聽方面也在不斷進步。它們早就能夠聽懂語言指令,有一天它們甚至還能聽出人耳聽不出的東西。計算機軟件“深層話語模式分析”能夠將聲音信息轉化為彩色圖像,能夠從病人的聲音中分析出性格模式。
聲音能預示疾病
有注意力缺陷的病人常常比正常人說話更沒有節奏。聽者感覺這種說話方式非常、費勁。但是,人們聽到的,只是宏觀層面的東西。“深層話語模式分析”也分析話語的微觀層面。在微觀層面,注意力缺陷的病人發音更加僵硬。借助新型分析技術,注意力缺陷能夠得到更加客觀的診斷,疾病過程也會變得可視、可衡量。
同理,聲音分析方法在抗抑郁治療上也得到了很好的應用。“抑郁是整個身體的疾病,不只是聲音的障礙。”心理學家邁克爾·克拉說,“它損害人的運動能力。”消沉的人運動無力,表情和姿勢有限,也會對喉頭小肌肉的復雜運動產生影響。“肌肉越小,人無法主觀控制的小因素的影響就越大。”克拉說。抑郁癥患者的語調明顯更加單調,他們傾向于保持同樣的語調。他們的語調譜系不是彩色的,而是一副幾乎黑白的圖像。
很多研究小組都開始研究抑郁癥患者聲音中的特征。彩色圖表是一種可視的反饋,病人可以知道,通過治療,病情改變了多少。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活力又重新回到了這些人身上。而且,和簡單地告訴病人他病情有所好轉不同,這種客觀的測量方法不會有假,病人更加信任。
好聲音可以學習嗎?
要想在政治界獲得一定成就,必須能言善辯。古希臘最偉大的政治家狄摩西尼口含石子在海邊練習演說終成演說家。2300年后的今天,已經有專門提供語言培訓的機構,因為聲音特征和說話方式可能成為職場晉升的阻礙。比如,如果一個人在該降調的時候不降反升,就會讓人覺得沒有說服力,因為他的句子聽起來像是問句。有著高高小女生口音的女人讓人覺得沒有能力,不夠自信。英國撒切爾夫人更是深諳低沉聲音的力量,通過頻繁練習將自己的聲音降低了一個八度。
“雖然生理上的因素很難改變,比如喉頭大小,但是人們可以練習發音肌肉,保持其靈活和彈性。”哥廷根語言訓練師英格·赫爾曼說,她同時還是電臺和電視臺主持人。要達到這一點,有很多標準方法:發出嗡嗡嗡的聲音能夠幫助找到悅耳的音調;打呵欠能夠擴大口鼻咽腔,這樣聲音能夠完全展開;鼓腮、抿唇、轉舌頭,可以放松嘴部肌肉組織。訓練還包括呼吸和放松練習。“這些基本練習對很多人都很有效”,赫爾曼說,“但是我們還要看到個體差異,找到問題究竟在哪里。”因此,她不認為那些指導叢書或是練習CD有什么用,因為它們既不能考慮到個體需求,也不能給出效果反饋。
聲音專家森德邁爾也認為那些所謂的指導書不可靠。他警告,不要相信存在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演說家的黃金準則。“人不會借助這些語言練習變成一個全新的人。此外,也不存在完美的說話方式。如果撒切爾的說話方式不適合你,你也根本勿需為此努力。”
[譯自德國《時代周刊》]
一個人是膽怯還是鎮定,內向還是外向,都可以通過聲音進行解讀。一個緊張不安的人,說話聲音往往不穩,聲帶振動頻率會發生巨大變化,音量也會突然變化。情緒不穩的人聲音常常更高、更沙啞。一個人是更加外向還是內向,也能夠聽出來:外向的人常常說話聲音大、語速快,更強烈地變化句子語調,比內向的人更明顯地強調句子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