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旅游資源豐富,自治區黨委、政府十分重視我區旅游業的發展?!笆晃濉逼陂g,旅游業作為自治區第三產業的重要支柱,旅游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地位進一步提升,已成為自治區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和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笆濉睍r期是我區旅游業進一步持續高速增長,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時期,機遇與挑戰并存,自治區出臺了“十二五”旅游業發展規劃。2013年3月19日,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在自治區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對自治區發展進行系統闡述時提出了新時期、新階段內蒙古的發展思路“8337”。其中,八個“建成”之一就是“把內蒙古建成體現草原文化、獨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卑l展旅游業是我區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和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鑒于我區旅游業發展的重要性,就如何促進建成體現草原文化、獨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的建成(我區旅游業)提出幾點建議。
一、我區旅游業發展的現狀及發展中的短板問題
近年來,隨著內蒙古經濟的發展,對外知名度的提高,以及自身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吸引了大批國內外游客前來觀光旅游,使我區的旅游業蓬勃發展,成為自治區經濟發展的動力產業。2012年我區旅游業總收入突破1000億元,達到1128.5億元,增長26.86%;旅游收入相當于生產總值7.05%,比上年提高0.81個百分點;接待入境旅游者159.17萬人次,增長5.05%;創匯7.72億美元,增長15.05%;國內旅游人數達到5887.31萬人次,增長13.7%;國內旅游收入達到1080.65億元,增長27.54%;我區旅行社達到835家,新增71家;旅游景區達到639家;旅游餐飲單位增加到1018個;旅游運輸單位增加到61個;旅游商品生產銷售單位增加到313個;全區旅游業直接從業人員達到23.6萬人,增加3萬人。為了促進我區旅游業的發展,政府出臺了相關的規劃和政策性法規,如《內蒙古自治區“十二五旅游發展規劃”》、《內蒙古自治區旅游條例》、正在制定即將出臺的《內蒙古旅游景區保護開發管理辦法》以及旅游資源保護的地方性專項法規等,為旅游業發展營造政策環境。我區旅游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地位進一步提升,已成為自治區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和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旅游產業體系逐步完善,產業格局基本形成,旅游行業管理扎實推進,產業素質穩步提升,宣傳促銷力度不斷加強,客源市場穩固發展,旅游資金投入持續增長,基礎設施逐步改善,發展體制機制不斷創新,形成了旅游業發展合力。
綜上,雖然我區旅游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也應清醒的認識到發展與問題是同時并存的。
首先,資源優勢沒有轉化成經濟優勢。內蒙古旅游資源獨特、豐富,但并沒有帶來可觀的經濟優勢。2009年,我區旅游業總收入為611.35億元,位居全國第24位,西部十二省區第7位,旅游經濟總量位居全國后列,與云南、廣西、四川、陜西等西部省區有較大差距。2012年,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接待入境過夜游客總計為11626.5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8.9%;我區在接待量超過100萬人次的23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中位居21位。2012年,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接待外國入境過夜游客總計為6392.5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8.0%;我區在接待量超過100萬人次的21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中位居16位。2012年,我區在國際旅游(外匯)收入超過1億美元的28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中位居19位。在接待入境過夜游客人數超過20萬人次的城市、接待外國入境過夜游客人數超過20萬人次的城市、國際旅游(外匯)收入超過1億美元的城市中內蒙古無一城市上榜。這足以說明,內蒙古沒有把自身的旅游資源轉化為經濟增長優勢。
其次,內蒙古旅游品牌知名度不高,宣傳力度不夠,方式、內容有待創新。旅游品牌知名度不高、人氣提升不快、游客總量不大,旅游經濟效益就不會高。究其原因,本人認為內蒙古旅游品牌知名度不高與宣傳力度不夠,宣傳的方式、內容有很大關系。旅游業是典型的信息密集型和信息依托型產業,旅游者出游行為以旅游信息的收集和比較為前提,旅游目的地及旅游產品被游客所認知取決于信息的有效傳達。宣傳就是要讓更多的人知道旅游地的資源美好并被吸引,要讓游客對于旅游地有“身未動、心已遠”的效果。選擇宣傳的載體也需要是受眾多,影響力大的。以CCTV-1各省市的旅游宣傳廣告為例,中央一套早六點至八點的新聞節目“朝聞天下”,中間插播了全國各省市的旅游宣傳廣告,大多以省、自治區、直轄市整體宣傳,而且滾動播出,可見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對旅游發展的重視,同時選擇了這個受眾最多的媒體平臺進行宣傳。然而,在這些廣告中,內蒙古沒有以整個“區”為單位的宣傳廣告,只有赤峰和錫林郭勒。同屬于西部的旅游省區,山西的旅游宣傳意識就比較強,在北京西站西出口處一面廣告墻上做的就是喬家大院的宣傳廣告——山西歡迎您!這里面對的受眾群體是全國各地來來往往的人,效果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我區在旅游宣傳內容上缺乏創新思維,民族特色固然重要,但一味突出民族特色,也許會收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從外地人對內蒙古印象的冷笑話中可見一斑:內蒙古的同學到外地上大學,同宿舍的同學就會問內蒙古同學一些問題,常見的問題就是,你們是不是騎馬來上學的?你們是不是都住在蒙古包里呀,平時都穿蒙古袍?你們那里的牛羊肉是不是不要錢?你們那打的(出租車)嗎?你們那喝牛奶是不是和自來水一樣?你們內蒙古人是不是都很能喝酒?雖是冷笑話的問題,但終歸反映出外地人對內蒙古的認知程度。這兩年內蒙古經濟發展了,旅游也發展了,旅游宣傳時不要過于渲染民族特色,我們既要注重傳統,又要滿足現代人的生活方式。
最后,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滯后?;A設施的配套直接影響著旅游地旅游的質量,基礎配套設施陳舊落后,就是有再好的景色也會大打折扣。我認為作為旅游目的地應有的基礎設施應具備大到交通、住宿、餐飲、旅游集散中心,小到路標、公共廁所、出租車。雖然內蒙古的旅游基礎設施在不斷的加強財政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是和其他大些現代化的旅游城市相比還是有差距的,從航空、鐵路、汽運、到城市交通都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對于客源旺盛的區外省區或境外地區航線不充足,而且票價高。鐵路方面,內蒙古目前沒有開通動車,對于距離我區較遠但旅游欲望有很強的城市游客來說,旅途上的時間浪費也許會打消來內蒙古旅游的計劃。此外,旅游城市和景區與重要旅游客源地之間的始發旅游汽運也不是很發達,有的乘客到了該區旅游中心城市,往往不跟旅游團走,最方便快捷的就是汽運。住宿、餐飲層次檔級不高,不能滿足不同層面顧客的要求。目前為止,內蒙古還沒有一家旅游集散中心,大大限制了來我區游客對旅游目的地信息、全區旅游資源、通往景區的交通線路選擇、旅游預訂等方面信息的獲取。小到出租車、公車、路標、公共廁所,對于到一陌生地去游玩的人來說,這幾樣看似小的方面其實是很重要的,可以說直接展現的就是你這個城市或者旅游景區的品味和服務理念。以呼和浩特為例,區外、境外游客來內蒙古旅游都是以呼和浩特首站中轉城市,機場、火車站打車困難、拼車現象嚴重、黑車多。無論是在公路還是城市主干道路標少見或指示不明,最重要的是公共廁所極少,即使遇到一個還是收費的,而且臟,以上嚴重影響了外地人對內蒙古的印象,也會降低再來內蒙古旅游的欲求。
二、促進建成體現草原文化、獨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的對策建議
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在2013年3月19日自治區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對自治區發展進行系統闡述時提出的發展思路。把內蒙古建成體現草原文化、獨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有規劃,有定位、有目標是好的,產業要發展需要好的政策環境。但是旅游業真正得到發展,旅游地景觀能夠對游客產生自發式的吸引,不是定計劃,喊口號能解決的,要從根本上認識到我區旅游業所處的水平以及與發達地區的差距所在。事無巨細,往往細節決定事物的成敗和發展方向。對于我區草原文化、獨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旅游業)的發展問題,我認為以下幾點建議尤為關鍵:
(一) 建立獨立完整的旅游形象,大眾傳媒式品牌營銷
在旅游業中,旅游信息的傳遞首先依賴于信息傳播媒介——比如電視、報紙、雜志、戶外媒體、互聯網絡、旅游信息中心、手機短信、影視作品、文娛節目,等等。經驗是可以借鑒的,我們可以取彼之長補己之短,傳播媒介、廣告宣傳就是用植入式、多頻率的、獨特表現的方式和內容讓受眾記憶于心,從而達到想要消費的欲求。其實旅游地的宣傳最好的載體就是廣告宣傳。還是以CCTV—1“朝聞天下”為例,各省市的廣告宣傳片景色優美,廣告語凝練有寓意內涵,或是對景色的贊美、或是凸顯地方水土的優越(福地)、亦或是悠久歷史、地方特產、風俗習慣、祈福等,總之看了就有想去的一探究竟的欲望。舉幾個地區的廣告例子:貴州: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貴州?。ㄗ碛昧酥C音“最”)!鎮江:鎮江,一個讓你美得吃醋的地方(特產)!常熟:江南福地。常來常熟!西藏:探游西藏,從靈芝開始!峨眉山:給心靈放個假,到峨眉山休閑祈福!而我區這方面意識比較淡薄。建議旅游宣傳部門也考慮下我區旅游宣傳片的制作,形象和宣傳語要凝練、有內涵,不需要一上來就是草原、馬群、長調。有了宣傳形象和宣傳語就可以投放到各種媒介進行宣傳,而且投放到諸如央視播出,受眾多,效果佳。此外,報紙、雜志、戶外媒體、互聯網絡,手機短信也都是不錯的宣傳載體,其中手機短信最快捷方便,可以嘗試借鑒。
(二)轉變宣傳內容,民族元素和現代元素相結合
外界對內蒙古的認識有誤區,大都停留在彪悍、落后的認識階段,一提到內蒙古就是大草原、手把肉、蒙古包、女人高顴骨粗壯,當然這些Dw2Fx2KQPzppbNimBAubOA==也是我去南方親身經歷的。這與我們的宣傳不無關系。長期以來我們內蒙古對外宣傳更多的是各種民族特色,這個特色蓋過了本色,所以讓很多受眾有了這種啼笑皆非的誤會。所以我們要激勵扭轉這種局面,讓不了解內蒙古的人知道,我們內蒙古的確有大片的草原,草原上的風光特別漂亮,有碧藍的天空,牛羊成群,牛羊肉特別好吃。要讓大家知道,我們呼和浩特和許多城市都是現代化城市,除了出去旅游在城市當中也很少能見到草原,在城市里除了照相也沒見到過馬,除了陪客人,我們自己也很少喝酒。我們這里和你的城市生活是一樣的,有立交橋,大酒店,各種演出,公園和廣場上的老人也隨著鳳凰傳奇的音樂起舞,堵起車來也不遜于你們那些地方的大城市。內蒙古地域遼闊,物華天寶,有著美不勝收的自然風光,也不缺少現代都市的萬般風情。
(三)基礎設施需提升、服務理念要強化
首先解決交通問題。航空方面,根據我區旅游季節性的特點,在旅游旺季開通區內外、境內外直達航線;鐵運方面,提速、建設區內外大城市到呼和浩特的動車,以縮短游客來內蒙古的旅途時間;汽運方面,增開自治區內沿線旅游城市和景區與重要旅游客源地之間的始發旅游客運,全面提升公路旅游通達率,這為區內外自助游提供了方便。其次,在全區主要旅游集散地設立旅游信息服務中心,旅游發達省市在中心城市都設有旅游集散中心,提供旅游咨詢、景點介紹、旅游預定、交通集散等服務,提供短途自助游為主,以靈活便捷、隨到隨走的特色和點到點(發車點—景點)的線路模式,以自助游市場的需求,這樣不僅有區外客源,還可以增加大部分內蒙古人游內蒙。市內交通,要保持道路通暢、有序,公交車、出租車的配套文明出行。再次,在內蒙古入境公路,各主要城市主干道都要強化路標標識,公共廁所城區、景區全覆蓋。
(四)建立長期有效的旅游市場管理機制或機構
加強旅游行業監管力度,健全我區旅游法規體系,使我區旅游業發展有法可依。推進旅游綜合行政執法改革,依法嚴格監管旅游市場,健全旅游投訴制度。完善全區統一的旅游咨詢投訴受理電話和旅游投訴案件的受理、登記、移交、結案等制度。依法規范旅游合同。加強對旅行社的監督管理。禁止未依法取得旅游經營證照的單位和個人從事或者變相從事旅游經營活動。健全導游人員管理制度,切實加強對導游人員的監管整頓旅游客運汽車市場,切實加強旅游客運汽車監管加強旅游線路和旅游消費項目的監管,規范旅游線路和旅游消費項目。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建立自治區及重點地區的旅游執法機構和飯店、旅行社、景區的質監機構,健全旅游行政執法體系和質量監督網絡。逐步建立以游客評價為主的旅游目的地評價機制,不斷提高游客滿意度。
責任編輯:曉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