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目前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分析,提出創業的重要性,進而強調大學生創業軟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礎上探究大學生創業軟能力的提升策略。
關鍵詞:創業軟能力 提升 策略
一、大學生創業軟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當今社會,人才競爭空前激烈,對于大學生來說,當前就業形勢非常嚴峻。
燕趙都市報以一篇《699萬畢業生難圓中國夢》的文章,借助于生動形象的漫畫和醒目的數字,讓讀者深深地感受著如今嚴峻的就業形勢。教育部統計的201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為699萬,這是一個十分醒目的數字。對于一個剛剛離開校園對未來擁有無限憧憬的群體,面對這樣的就業壓力,他們又會作出怎樣的選擇呢?其實面對如此嚴竣的就業形勢,創業為畢業生們提供了新的求職之路。創業需要一定的經濟支持和創業軟能力,資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獲得,那么對于創業軟能力,我們又應該如何理解呢?創業軟能力即一種與客戶交流的主觀能動操作力和溝通力,創業者不是被動地跟隨外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而是更加積極主動地塑造自己,這一點無論是在日常工作或是生活中都是很重要。軟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能動的,可控制的,它和軟實力有著明顯的區別。軟實力是一種客觀存在的資源,一個公司的軟實力強,并不代表這個公司的員工有著強大的軟能力,但是軟能力卻可以彌補一個公司軟實力的不足。通過軟能力和軟實力的比較,我們可以了解到創業軟能力培養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只有擁有并不斷提升軟能力,大學畢業生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職業環境。這樣不僅有利于大學生今后的求職與創業,而且還是關系到大學生的終身發展。如今大學生就業前景不樂觀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很多畢業生缺乏創業軟能力,雖然他們的基本知識和專業技術掌握很好,但他們不懂得如何能動地去與他人溝通,創新、抗壓、團隊精神還有待培養與提高。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公司所需要的職員不再是僅僅局限于擁有高學歷文憑,更重要的是強調職員的軟能力開發空間,對于大學生創業來說,軟能力發展與提升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對于大學生軟能力的培養是必要的,有利于激發大學生創業激情,也有利于促進大學生創業成功。
二、大學生創業軟能力提升策略探討
大學生創業軟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筆者在研究過程中,提出以下幾種策略:
(一)鼓勵大學生堅持自己的理想,高校要開設相關的創業指導課程
當然這需要個人的堅持,但是也需要一些培訓,通過教師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并且強調要有集體意識和責任感。所以學校有必要開設職業規劃或者大學生創業指導相關課程,對大學生創業軟能力提升做出前期的引導。
(二)教師適當調整教學方式,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
比如教師可以布置一個課題,然后讓同學們自己收集資料,制作PPT,最后分小組進行演講。在這過程中,同學們可以學會如何解決小組中出現的矛盾,如何提高自己的演說能力,如何與人溝通等。在實踐課程的訓練中,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收集資料并撰寫調查報告。通過這些訓練,學生可以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并培養責任感。
(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競賽,以提升自己的能力
應定期舉辦一些競賽,諸如科技大賽,演講比賽和征文比賽等,可以考慮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合,來鼓勵學生踴躍報名。
(四)可以設計一個大學生軟能力集訓營,對創業前的大學生進行集中培訓
該集訓營定期組織一些具有挑戰性的活動,首先,可以進行野外生存訓練。在訓練開始前先做好籌備工作:比如采購食物,確定路線,人員的分工安排等,都需要仔細地規劃。然后,將訓練推進,進入實施階段。在訓練中,大學生不僅可以考驗自身的生存能力,也可以鍛煉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的抗挫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而以上提到的種種能力,都屬于創業軟能力的范疇。其次,在這個集訓營中,可以舉辦一些職場挑戰活動。讓大學生模擬職場情景,讓他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職場的氛圍,熟悉并適應環境,以提高環境適應能力。再次,這個集訓營成員可以招募其他院校的大學生,一起舉辦模擬創業創新活動,以某個項目為出發點,一起研究實施方案,一起研究項目實施的可行性,一起對結果進行預測,以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五)鼓勵大學生軟能力集訓營“走出去”,同時,將國外創業軟能力研究團隊“請進來”,加強彼此之間的聯系和交流
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歐洲的一些國家在創業教育方面起步比較早,因此在創業教育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形成了自身的特點。這些發達國家都非常重視創業軟能力的培養,從政策上給予大力的支持,鼓勵高校創辦創業科技園或者創業發展中心,也要求高校制定的人才培養模式符合創業能力培養的要求。和我國同處亞洲的印度也是一個注重創業人才培養的典型國家,人口規模的急劇變化、大學畢業生的大量增加和創業人才的缺乏導致印度的就業壓力非常大,因此,印度政府非常重視大學畢業生創業創新能力的培養。在高校,他們會精心開設創業相關課程:第一,進行創業教育的教師是精挑細選的,基本都是學識淵博的訪問教授;第二,經常舉辦創業大賽、創新大賽等培養學生創業熱情的活動;第三,鼓勵成立創業發展中心,研究創業發展項目;第四,精心準備課程學習資料,無論是教材,還是講義,內容都盡可能做到科學而合理。可見,加強和國外創業培養團隊之間的交流是必要的。在交流過程中,可以學到先進的理念,也可以借鑒一些科學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對軟能力集訓營的發展非常有益。
三、結語
國家在不斷發展,對擁有科技創新能力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多,但是,國家所需要的人才不僅僅局限于擁有高學歷和高研究水平。在不斷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同時,我們還需要培養他們的抗壓能力,與人溝通的能力等,這對于提高家庭和社會的穩定性以及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軟能力不強已成為當今大學生創業的軟肋,許多人因缺乏交際能力,或不會處理人際關系,或工作無責任心而不能就業或失去已經得到的工作。而有些人卻能以出色的軟能力抓住機遇,領導著一批人為他們工作,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他們超強的軟能力,能讓那些高學歷的員工擰成一股繩,讓高學歷員工的硬能力得到充分發揮。
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高校就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是高校生存與發展的根本條件。大學是一個人個性發展定型的階段,這也是大學教育的精髓所在。大學不是一個單純傳授技能的地方,它是精神發展和能力創新的陣地,是讓人能夠成為一個有發展潛力的人的地方。教師要做到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當然學生也要注意軟能力的培養,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擁有較強的創業軟能力。
參考文獻:
[1]曹煥亞,張曉雁.高職院校提升學生職業“軟能力”途徑
研究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03).
[2]朱紅梅,黃浩,田婉琳.人文素質:大學生創業的“軟實力” [J].學
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12).
[3]杜朝東,韋茵,王沁,張盛超.影響大學生自主創業現狀的
調查分析[J].中國高校科技,2012(03).
[4]尚國超,于欽.關于對大學生就業軟實力的探討[J].知識
經濟,2011(08).
[5]梁妙榮.對大學生就業軟實力問題的探討[J].前沿,2010(12).
[6]譚舸.淺談大學生就業軟實力[J].新聞天地(下半月刊),
2010(10).
[7]齊蓓.淺議提高當代大學生“軟實力”的有效途徑[J].當代
生態農業,2010(Z2).
[8]謝勝強,陳德棉,陳盈盈,顏彥.國外創業人才培養模
式和特點比較研究[J].科技創業月刊,2009(03).
責任編輯:楊再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