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3年4月25日,內蒙古自治區提出關于內蒙古“8337”的發展思路。基于此,本文具體分析了內蒙古地區太陽能產業、清潔煤技術發展現狀及前景,并根據各自的現狀及前景,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旨在為優化內蒙古地區能源消費結構,緩解能源供應緊張局面,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清潔能源 太陽能 風能 現狀 對策建議
一、內蒙古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現狀
2013年4月25日,內蒙古自治區提出關于內蒙古“8337”的發展思路。其中,“八個建成”中,首先就指出“第一個建成”是把內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務華北、面向全國的清潔能源輸出基地。內蒙古自治區是全國能源大區,內蒙古的太陽能、風能資源十分豐富,僅次于西藏,居全國第2位。近年來,煤炭原煤、天然氣、石油等資源已得到了大規模開發,而太陽能和風能的大規模開發仍處于起步階段。
(一)內蒙古太陽能利用發展現狀
1.太陽能資源蘊藏豐富。內蒙古自治區是全國能源大區,太陽能資源極為豐富,太陽能利用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根據《內蒙古統計年鑒》資料,內蒙古的太陽能總輻射量在5000-6400兆焦耳/平方米之間,年日照時數為2600-3400小時,僅次于西藏,居全國第2位。由于內蒙古現階段正處在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不斷提高的發展階段,能源需求尤其是清潔能源要求成為一項緊迫任務。因此,太陽能作為一種清潔可再生能源以及其強大的開發潛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2.太陽能資源開發發展現狀。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的煤炭、天然氣等資源已得到了大規模開發,而太陽能資源的大規模開發目前仍為空白。目前,人類使用的能源最主要是非可再生能源(例如煤炭、石油等)約占能源總消費量的90%左右,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只占10%左右。我區自能源消費以來,煤炭就占能源消費的2/3以上,相比而言,我區的太陽能資1ZrIWGvOuyrA4PevU1eLuQ==源在大多數地區可利用價值非常高,目前的開發利用量與其資源量相比還只是冰山一角。
據預測,21世紀以后,太陽能以其清潔、可再生和高效利用等優勢將成為全球主要能源之一。另外,太陽能還可以轉換成多種其他形式的能量,因此應用范圍非常廣泛。例如,太陽能光伏發電適宜分散供電和太陽能熱利用適宜分散供熱的優勢。近年來,隨著全區居民消費能力不斷提高,太陽能產品逐漸得到普及。因此,內蒙古政府十分重視清潔能源的推廣、普及工作,大力倡導太陽能的開發利用。
(二)內蒙古風能利用發展現狀
1.風力發電的區位優勢。內蒙古自治區地域遼闊,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8,東西直線距離2400多公里,南北橫跨1700公里。內蒙古從地里位置上來說是一個高平原地貌,為大風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理位置。另外,內蒙古的絕大部分地區是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正好處于盛行的西風帶,本區的春、秋、冬三季是大風和多風的季節,由于秋末至來年春初,冷空氣活動和寒潮天氣比較頻繁,這就形成內蒙古地區的風大多風。這為內蒙古風能資源的開發提供了有利的地理位置和氣候優勢。
2.風力發電的發展狀況。根據內蒙古氣象科學院的科學估算,內蒙古地區理論可開發的風能儲量達到約80000萬千瓦,可開發的風能儲量也超過了6000萬千瓦,占全國風儲量的25%左右,處于全國各省的第1位。20世紀80年代,隨著中國風力發電的發展,內蒙古地區的風力發電也進入了一個嶄新階段。內蒙古開啟了中國風力發電的先河。80年代,隨著風力發電的推廣和應用,偏遠地區的農牧區的家庭生活用電得到解決。
進入21世紀以后,內蒙古的風力發電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內蒙古電網的風電裝機容量從2005年的8.3萬千瓦起步,2008年達到220萬千瓦,一直發展到2012年的950萬千瓦,發展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如上圖所示,內蒙古電網的風電裝機容量發展逐年遞增,保證其高效、快速和長遠發展是今后內蒙古風力發電的重中之重。
二、內蒙古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內蒙古太陽能和風能蘊藏量巨大,開發風能和太陽能資源的技術不斷得到完善,對于促進內蒙古國民經濟的發展和改善能源不足問題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內蒙古太陽能資源開發的對策建議
1.加強太陽能清潔利用的宣傳和引導
太陽能的利用涉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像太陽能燈、太陽灶、太陽能充電器、太陽能手機等等,太陽能資源的有效利用大大方便了我們的生產生活。太陽能資源是清潔、環保的可再生能源。政府應投入資金和時間讓更多的人了解太陽能的各種有效利用的形式,如太陽能光伏發電和太陽能的熱利用。利用太陽能資源不僅有利于環保,更有利于節約居民的消費成本。進一步普及居民對太陽能熱水器的利用。
2.加快太陽能科學研究和技術進步
一方面,政府投入資金加快太陽能利用技術的開發,使太陽能產業向規模化和集約化方向發展。加大太陽能科學研究的投入力度,爭取掌握太陽能開發利用的自主核心技術,從而更好、更快解決我們的能源危機現狀。另一方面,對自主研發太陽能資源利用技術的企業給予一定的獎勵,以此來鼓勵企業更加積極主動促進太陽能資源利用技術的研發。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積極出臺相關有利于太陽能開發的政策,一方面,積極培養有關太陽能開發的新型人才;另一方面,對引進太陽能開發利用的高端技術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給予豐厚補貼,激發企業不斷創新的熱情和夯實企業實施創新的基礎。
(二)內蒙古風能資源發展開發的對策建議
1.集中開發風能資源豐富區的風力發電
就整個內蒙古來說,風能資源豐富區集中在內蒙古的中西部地區,該地區的風能可開發儲量高達30000萬千瓦,技術可開發儲量也達到2300萬千瓦。加上內蒙古的東西部地區的電網也逐步得到完善,風力發電成本能夠得到有效控制,為電力資源的輸送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2.加快風電場建設
內蒙古地區的并網風力發電場建設開始于上世紀70年代,截止到2012年底,全區的并網風力發電裝機容量突破1000萬千瓦,占全國總量的30%以上,居全國第1位。一方面對現有發電場進行技術和設備的更新能進一步提高風電場的發電能力與效率,例如騰錫勒、朱日和、商都和赤峰等風電基地都已形成年發電百萬千瓦的水平;另一方面,建設新的風電場,能夠提高內蒙古地區風能資源轉化為電力資源的速度,為全區乃至全國經濟發展用電和居民生活用電都提供了可靠保證。現階段內蒙古地區正在建設中的風電場:通遼北開魯縣清河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包頭市達茂旗巴音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和巴彥淖爾市烏蘭伊力更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
3.加強風能資源開發的資金和政策支持
(1)財政補貼政策。對風電企業實施財政補貼政策,例如對風電上網價格進行補貼,這樣能夠保障風電企業的經濟效益,進一步激勵風電企業快速發展,從而風能資源得到很好的開發利用。美國實施對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補貼政策,給予1.5美分/千瓦時的價格補貼。從項目投產補貼期為十年,相當于降低了25%的風電成本。說明補貼政策對風電項目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2)稅收政策。對風電企業實行一些稅收優惠政策,降低其稅收負擔。目前風電上網電價的增值稅率是8.5%,而水電上網電價則為6%,這也造成了風電上網價格比水電高。對風電上網電價制定一個較低的增值稅率也是促進風力發電的一個重要方面。
參考文獻:
[1] 高紅艷.風電產業:內蒙古低碳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J].
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1(7).
[2] 靳沛林,格日勒. 內蒙古太陽能利用與發展對策[J].博士碩士
論壇,2010.
[3] 黃軍英.美國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戰略及對我國的政策啟示[J] .
節能技術,2010(7).
[4] 付麗萍,劉愛東.我國清潔能源發展的驅動力及對策研究[J].
經濟學家,2012(7).
責任編輯:曉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