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羊肉價格明顯上漲,引起政府和群眾高度關注。一些不合格肉食品借機流入市場,嚴重威脅廣大市民的消費安全。為徹底摸清包頭市羊肉市場現狀,加強對羊肉市場的監控,作者采取走訪、問卷調查等形式,對羊肉市場供應、監管狀況及食品需求進行了深入調查分析。
關鍵詞:肉羊養殖 羊肉市場 供不應求 假羊肉
一、羊肉市場的基本情況
(一)肉羊養殖數量逐步恢復
受有關政策導向的影響,包頭市的肉羊養殖規模有所縮減。2007年開始包頭市實行生態政策,為了保護和恢復草原生態資源,肉羊養殖數量有所下降。養羊業生產方式發生了根本性改變,減少的“草原羊”本該轉化成“農區羊”,但由于轉化需要一個過程,羊產業經過2008、2009年的短期調整,養殖數量逐步恢復,2012年底羊存欄達到272萬只、羊出欄達到386萬只。目前包頭市現有18家種羊場,現有存欄種公羊0.5萬余只;優質肉羊改良率達到65%以上;全市有年出欄100只以上的規模場戶5202個,規模化水平達到70%。尤其在今年,肉羊產業提質工程作為重中之重被列為農牧業四大主導產業轉型提升工程之一。
(二)羊肉價格漲幅較大
在我國畜牧業肉類產品中,畜種結構按比重從高到低的排序為豬肉、禽肉、牛肉、羊肉。受流感影響,前兩種肉類市場受歡迎程度下降,牛羊肉市場接受程度隨之上升。另外,比起豬、雞等畜禽,牛羊的生長周期長、繁殖率低,且牛羊出欄時間具有周期性,但消費者對牛羊肉的需求卻是連續性的,這些因素都加劇了對牛羊肉需求的增長速度遠超牛羊肉供應速度的局面。
由于羊肉市場供求緊張因素,羊肉市場價格仍處于高位運行。包頭市羊肉價格并沒有受到假羊肉事件的不利影響,多在28-33元/斤之間,這跟假羊肉事件之前的價位基本相當,羊肉價格依然堅挺。
從全國來看,羊肉價格也是在不斷上漲。上圖是我國2012年8月15日到2013年8月15日這一年以來的羊肉價格走勢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羊肉的價格雖然會偶爾回落,但總體上還是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從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已從45元左右漲到55元左右,漲幅高達22%。
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分析表明,羊肉價格一漲就是12年。從2001年到2012年,羊肉年平均零售價格由每斤7.55元漲至29.59元,上漲了292%。與同期物價總水平上漲幅度相比,羊肉價格漲幅高250個百分點左右;與同期豬肉、雞肉價格漲幅相比,高150個百分點以上。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對市場中摻假羊肉整治力度的加大,將會使羊肉供求壓力進一步增大,羊肉市場價格恐將仍有小程度上漲空間。
(三)消費者對羊肉需求旺盛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飲食習慣也在發生改變,纖維細嫩、蛋白質高、膽固醇低的羊肉越來越受到青睞。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王濟民認為,消費者對羊肉日益上升的需求,是抬高羊肉價格的主要原因。的確,羊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大補,也是少數民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的主食,即使在內地,很多高收入人群也把這個作為一個優先選擇的產品。
國內羊肉供需矛盾尖銳、牛羊肉價格不斷攀升等市場因素推動,羊肉生產得到迅速發展。特別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以養肉羊為主的產業得到迅速發展,從而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過去10年間,包頭小肥羊、小尾羊、草原牧歌“三只羊”一路布局大江南北,高峰時在全國的門店達到上千家。這一壯舉在叫響包頭火鍋業品牌的同時,也讓羊肉的消費量和需求量不斷增加,羊肉就此踏上上漲之旅,被戲稱為“羊貴妃”。而如今,正是羊肉事件“傷及”與之相伴相隨的火鍋業。事實上,沒有包頭‘三只羊’在全國的快速擴張,內蒙古錫盟等地的羊肉也走不到南方,也不可能有現在這么大的需求量。草原牧歌總經理史永成告訴我們,過去在南方人看來,羊肉膻味兒太重,并不為大眾所接受。后來,正是包頭火鍋業的興起才帶動了內蒙古羊肉走遍全國,過去兩大草原的羊不僅出不去,而且賣不上價,現在是有多少賣多少。
二、羊肉市場中存在的問題
(一)不斷擴大的需求與羊肉產能不足的矛盾
1.供給不足
農牧業廳2013年4月全區畜牧業生產及畜產品和飼料價格情況統計顯示,全區羊存欄7984.8萬只, 同比增加2.5%。出欄肉羊1102.6萬只,同比增加1.3%。羊肉產量18萬噸,同比增加1.9%。面對愈來愈大的市場需求,目前,內蒙古羊肉產量雖然居全國第一,但要想進一步提高總產量的難度還是很大。
2.需求旺盛
目前人們的消費結構在轉變,羊肉的消費比例會逐年上升,它的價格會一直往上走。 有經濟基礎的保障,才可以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提高食品消費水平。近年來,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膳食結構也悄然發生改變,羊肉已成為老百姓餐桌上的常見食品。羊肉價格近幾個月一直維持在28-33元/斤之間,比上一年漲了20%左右,這跟假羊肉事件之前的價位基本相當,羊肉價格依然堅挺。
(二)假羊肉泛濫
近年羊肉消費市場的火熱與羊肉價格的一路走高使不法分子對羊肉進行摻假、造假有機可乘,假羊肉的出現也正是因為市場經濟中利益的驅動。如今羊肉價格不斷增長主要是因為養殖成本上漲,消費拉動,存欄量較為穩定這三個原因。
1.養殖成本上漲
在走訪中我們得知,羊肉價格上漲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其中養殖成本上漲是最基礎的原因。2007年,養一只羊,買羊羔需400元,每只羊的飼料成本平均為230元,人工成本為20元,加上其他,平均每只羊的成本不到700元;2012年,養一只羊,買羊羔需800元,每只羊的飼料成本平均為320元,人工成本為30元,加上其他,平均每只羊的成本是1300多元,翻了一番,見表1
2 .消費拉動
“羊肉價格上漲是多種因素造成的,除了養殖成本的增加,消費拉動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以前羊肉屬于區域性消費,如今變成了全國性消費;以前是一季消費,如今變成了四季消費,羊肉的需求量在大幅增加。” 內蒙古羊肉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1/5,處在全國第一位。近年來,全國羊肉消費量的增加,是內蒙古羊肉價格上漲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
3.存欄量較為穩定
包頭市的存欄量較為穩定,要想進一步提高總產量,難度還是很大的。
的確,目前羊肉的年產量遠不及消費需求量,巨大的市場空間誘使不法商販為獲得暴利鋌而走險,違法生產假羊肉片。那么,用其他肉替代羊肉,究竟會給違法者帶來多大的利益?以鴨肉為例,活鴨1斤的價格是十多元,而鮮羊肉的價格則是32元,相差1倍多。但是,用鴨肉和羊肉混合的假羊肉充當純羊肉,利潤就會翻3倍,自然成了不法分子“難以抗拒的誘惑”。
根據商務廳市場預測分析,羊肉需求不斷增加的現狀短期內不會改變,各項成本也不可能出現大幅下降,肉羊的存欄量較為穩定,這3個因素共同決定了羊肉價格雖不會出現大幅上漲,但仍將處于高位運行狀態。所以羊肉的供求矛盾依然存在,假羊肉事件可能還會上演,因此,我們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這些確實存在的問題。
三、對提高包頭市羊肉市場需求和維護市場秩序的對策建議
(一)增加羊肉供應量
1.以提高規模化水平和品種改良為重點
在2013年5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總理李克強指出要支持肉牛肉羊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現有畜牧良種補貼等資金,加大對生產大縣的扶持,增加牛羊肉供應。增加羊肉供應量就是破解“羊貴妃”難題最根本的途徑,在生產領域較為有效的途徑是通過科技化、規模化養殖,達到提高肉羊存欄量和羊肉供應量的目的。尤其在2013年,肉羊產業提質工程作為重中之重被列為農牧業四大主導產業轉型提升工程之一,其中包括:提升產業層次;以提高規模化水平和品種改良為重點,依托“群羊”龍頭企業,推進產業化發展,強化技術服務、飼草生產,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加快肉羊品種改良。
2.采取地方品種的選育提高和雜交改良的方式提高單產
為了更好地保障羊肉供給,下一步,包頭市肉羊養殖的主攻方向首先是提高單產,要采取地方品種的選育提高和雜交改良的方式,提高肉羊個體單產水平。在目前的存欄情況下,個體單產提高3公斤,全區就可增加17萬噸羊肉的供給,這也是“十二五”期間我區肉羊改良工作的目標。其次要轉變牧區飼養方式,大力推進生態家庭牧場建設,改善棚圈、貯草棚、青貯窖等基礎設施條件,推行接冬羔早春羔,加快畜群周轉,穩定牧區肉羊存欄。三是要發揮農區糧食、秸稈資源的優勢,選擇生長發育速度快,長年發情,還有多胎的品種,再使飼草料配發、疫病防控等等措施加強,實現2年3胎、1胎多羔,大力推進農區養羊業,增加農區羊肉供給能力,滿足消費需求。
3.走規模化、現代化和標準化的道路
目前人們的消費結構在轉變,羊肉的消費比例會逐年上升,它的價格會一直往上走。農區的設施化養羊業,整體通過標準草對它飼養的飼料,不同的羊從羔羊到育肥、到母羊到懷孕期間,都會統一標準,統一飼養、統一飼料、統一防疫防病、統一飼養要求,統一采購,通過這種養殖,加快了羊的科學育肥,加快羊的成長周期和循環比例,走規模化、現代化和標準化這條路。
(二)保證羊肉產品質量
1.向內蒙古正規羊肉企業進貨
火鍋業一路快速飛奔已有十個年頭,如今,各家企業正逐步從“野蠻”生長階段向深挖核心競爭力的理性階段轉型。如今,站在風口浪尖上的蒙式北派火鍋如何化危為機,為保住原有優勢并延續其旺盛的生命力,仍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尋求創新與突破,此次風波將會迫使企業在發展中作出思考,為下一步特色經營找到理性的出路。
如小尾羊,目前擁有自己的養殖基地,已經實現了由牧場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模式,不會用摻假羊肉,多年來他們一直與四子王旗和錫盟等地正規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眾多需求羊肉的餐飲企業都將羊肉的進貨渠道轉向內蒙古正規羊肉企業,像品尚豆撈這樣的企業也正在與小尾羊進行采購意向的接洽。
2.加大政府檢查監管力度
2013年 5月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發出《嚴厲打擊肉類摻假等行為》的通知,這意味著羊肉行業乃至肉制品行業將面臨全新的洗牌,而以羊肉為主要涮品的火鍋業也不例外。針對進貨和銷售等各個環節進行檢查,從檢測結果來看,市場相對平穩,而且每天都有工作人員進行巡查。通過加大監督監管力度保障食品安全,把住產品的質量安全大門,使羊肉消費更加安全、合理、科學,使符合標準的肉羊養殖生產企業受益。
3.借助媒體的正確引導
目前來看,制假摻假所造成的商業危機牽連的大多是火鍋和燒烤行業,但隨著事件本身的后續宣傳報道,有可能增加消費者對于羊肉產品消費的顧慮,進而波及到養殖行業。希望借助媒體的正確引導和監督監管力度的加強,一方面使消費者對羊肉消費有一個全面、正確的認識,使消費者放心地吃到安全健康的羊肉,更合理科學地消費羊肉產品;另一方面,進一步加大力度打擊假羊肉的制作販賣,抑制假羊肉的生產和流通。
責任編輯:張莉莉